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归义非唐 > 第400章 魏博失利(万字大章)

归义非唐 第400章 魏博失利(万字大章)

簡繁轉換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04 13:49:09 来源:源1

第400章魏博失利(万字大章)

「陛下丶大捷!大捷啊!」

咸通七年八月初八,当田允的唱奏声响起,靠在椅子上,百无聊赖看着眼前伶人唱曲的李漼也来了精神。

他忽的站了起来,伶人们见状纷纷退下,而田允则是拿着捷报走了进来。

「何处的捷报?是否是陇右的?!」

李漼着急质问,但话音落下,他却又想起如今的西北正值秋雨,三军收兵,不可能有捷报。

「陛下,是河南道的捷报,魏博节度使何全皞率军先后收复宋州丶肃州等处失地,在符离县漕运处,大破贼兵数万,杀贼上万。」

田允的捷报令李漼叹了一口气,继续坐回了椅子上。

田允瞧见李漼如此,不由得提醒道:「陛下,如今中原讨贼,全靠何全皞及康承训二人。」

「奏表中,魏博军死伤也不小,您看要不要……」

经过田允提醒,李漼这才反应了过来。

尽管他不愿意资助藩镇,但魏博毕竟是朝廷在中原剿贼的唯二力量,面子上还是得赏赐些的。

这般想着,李漼询问田允道:「户部与度支可有奏表,还能拿出多少钱粮犒赏?」

田允躬身作揖,接着回答道:「库中仅有钱一十二万七千馀贯,绢帛另有三十六万四千疋。」

偌大的大唐,不仅积欠着不少军队军饷,就连国库中可动用的钱帛也少得可怜。

一时间,李漼心中惆怅不已,但他也知道国库中钱帛为什麽会这麽少。

首先就是陇右战事和拉拢黠戛斯丶多康等势力用了不少,随后几次犒赏又用了不少。

除此之外,还因朝廷与陇右作战,香料贸易数额锐减,长安城中商税骤减四十馀万贯。

要知道此前陇右在长安贩卖香料,以及采买商货,长安都能因此获得商税。

制裁陇右后,陇右少了**十万贯的收入,河西少了十几万贯,长安少了四十馀万贯的收入。

这项制裁,无疑使得三方势力都丧失了一个财源,而对于大唐来说,朝廷的现钱并不算多,四十万贯也是一笔很可观财政收入。

只可惜现在随着制裁开始,原本好不容易促成的香料贸易再度破产,为此倒也不是没有人吐槽过朝廷擅起战事,但更多的人还是支持这场战事。

说到底,陇右势力太大了,加之日渐强盛,这次还藉口帮助朝廷夺去了剑南六州,下次说不定就是剑南十州丶二十州了……

陇右是该打,但如今朝廷却打不过,这就让议论声开始渐渐倒向谈和派了。

不过百官也都知道,战事一旦开启,可就不是朝廷想谈和就能谈和的事情了。

交涉和谈这种事情,得看看双方处于什麽位置上。

如今朝廷在前线连战连败,陇右连战连捷。

这种情况下,即便朝廷愿意谈和,陇右也不愿意。

唯有以战促和,方能有谈和的机会。

想到这里,李漼摆了摆手:「赐绢帛十万疋与魏博将士,望其连战连捷,剿灭贼寇……」

「奴婢领旨。」田允恭敬应下,随后退出了咸宁宫偏殿之中。

在他走后,偏殿内的歌舞声再度响起,而何全皞连战连捷的消息,也自然经过了南衙北司的耳中。

北司的亓元实等人不以为意,可南衙的徐商等人却不能不关注。

「魏博多年未曾出镇作战,不曾想竟然还能将贼寇打得如此地步。」

「不过是打些贼寇罢了,若是去到陇右,恐怕下场与宣武丶河中诸镇也没有区别。」

南衙某处衙门的正堂中,徐商毫不吝啬的夸赞魏博的战斗力,毕竟在他看来,魏博武风早就不成气候了,本以为此战会打得比较艰难,却不想竟然还打得不错。

相比较徐商,路岩则是十分轻视魏博,毕竟魏博自从田氏倒台后,武风便一直低迷,战斗力长期处于河朔三镇之中垫底的存在。

对于路岩来说,中原的战事虽然闹得很大,可这也只是因为中原及河东诸镇官兵被刘继隆牵制在陇右罢了。

如果能尽快解决刘继隆,届时十二万大军调回关东,区区黄巢丶王仙芝丶庞勋等贼寇,弹指可平。

「魏博肯南下讨贼,已经十分不错了,若是能调动成德丶卢龙二镇,说不定能讨平陇右。」

于琮眼见二人争论,当即开始站出来打圆场,话里话外都想着请动成德和卢龙。

不过徐商与路岩却清楚知道,于琮想要调遣的,唯有幽州的卢龙镇,至于成德……

建中之乱后,随着成德镇马军遭受重创,其「勇冠河朔诸帅」的名头便变得名不副实了。

幽州镇却也独自承担起了替大唐守边,防御契丹丶奚的艰巨任务,这才是幽州镇保持巨大军队的首要原因。

相比较下,长期驻守边疆,抵抗契丹丶奚人扰边的幽州卢龙镇却保持着自安史以来的武风,且力量强大。

卢龙镇不仅能守卫本镇的边境防线,还承担起了大唐东北部整条防线的统筹任务,经常出兵至河东丶代北来协助防边。

长期在血与火中锻炼的卢龙军队,其军队战斗力自然比甘于安逸的成德丶魏博要强,是如今当之无愧的河朔第一。

不过如今的卢龙节度使张允伸年迈,且性格安于守土,根本无心领兵出境,朝廷自然没有机会调动他南下,更别提调往两千馀里外的陇右作战了。

三镇节度使都不傻,去中原打盗寇是捏软柿子,但去陇右却要真的拼命。

两个多月的时间,河东丶义成丶宣武等诸镇官兵便战死了三万多,代北的沙陀精骑都被打得差点全军覆没。

代北的沙陀人虽然过得落后,但只要装备上官军的军械甲胄,战斗力也并非一般藩镇可比的,党项亦是如此。

结果这些军队纷纷折戟沉沙,而朝廷两个月死伤三万多的消息并不难打探。

这种烈度的战事,即便他们愿意参与,下面的牙兵也不会同意的。

「秋雨还有多久能停下,司天台是怎麽说的?」

路岩质问殿内的学士们,一名学士作揖回答道:「司天台说此次节气虽提前,可秋雨却十分绵长,最少还有一个月才能停。」

「此外,此次秋雨偏西,河南道恐会错过秋雨,遭遇旱情,请……」

学士还未说完,于琮便叹气道:「已经遇上了。」

于琮拿出一本地方官员的奏表,略微头疼道:「江南与关内丶河东丶河北都有细雨,但河南道北部却滴雨未下,怀州等地遭遇旱情,百姓怒而驱逐刺史,老夫已经责令河阳解决此事了。」

见于琮处理好了,徐商与路岩只是微微颔首,随后便置之不理了。

良久之后,还是路岩率先开口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促成与南蛮的和谈,此外邀请黠戛斯出兵陇右。」

「只要能促成西南和谈丶漠北南下,陇右之事也能稍微缓解些。」

王式想要转攻为守来消耗陇右,但若是路岩等人觉得,单纯防守也不行。

哪怕最后拖垮了陇右,但朝廷最少也得丢半条命,并不划算。

唯有请动外援进击陇右,方能让陇右提前崩溃,使得朝廷收复此失地。

反正大唐作为天下之主,邀请外藩入内平叛也不是一两次了,路岩也不怕背负什麽骂名。

与路岩想法相同的,除了于琮还有徐商,所以此事自然便定下来了。

只是黠戛斯与南蛮毕竟距离长安遥远,朝廷虽然派出了使臣,但没有两三个月是见不到成效的。

至少在今年,朝廷是不太可能指望到外援了。

「眼下诸镇调兵两万协防泾丶原丶陇三州,秦州又有王少保六万大军,北边四水川还有李承勋及沙陀八千兵马。」

「山南西道王铎出兵一万袭扰成武二州,李福与高骈所率兵马三万有馀,朝廷在陇右四周仅十二万兵马,还是少了些。」

「朝廷对凤翔诸镇下发募兵旨意后,凤翔丶泾原丶邠宁诸镇皆募兵数千不等,待来年开春,可用之兵不少于三万。」

「若是今年保留西川丶东川钱粮而不起运,两镇兴许能多募兵二三万。」

「届时朝廷用于讨平的兵马,不会少于十八万,只需与陇右僵持,陇右被拖垮亦不久矣。」

路岩侃侃而谈,于琮与徐商虽然觉得这麽做不利于朝廷,但想到朝廷也没有太好办法,于是只能点头默认。

眼见二人点头认可,路岩则是靠在了椅子上,略微舒展几分。

倒是在他们舒展的同时,中原的战事却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康承训围剿庞勋于泰山丶鲁山之间,庞勋几次突围不成,遭受重创。

王仙芝占领了光州丶申州,并依托淮水来抵御忠武军丶淮南军丶义成军的围剿。

三人中声势最大的黄巢则是一路北逃,在明面上被何全皞所率魏博军追着打。

何全皞连战连捷,连摧三军于宋丶宿二州,但大多都是黄巢麾下的流民队伍,并未伤及黄巢本源。

连日的大捷让何全皞及魏博的官兵们放松了警惕,他们追至宋曹二州交界处,距离曹州治所的济阴县不过二十馀里时,再次击溃了黄巢麾下兵马。

黄巢率领数千兵马仓皇逃往济阴县,而何全皞则是率军打扫战场。

此时他已经将黄巢的势力逼回到了曹州境内,黄巢麾下只剩济阴丶冤句二县。

「区区流寇,也敢造次于中原。」

「今日休整一夜,明日某亲率大军,将此贼荡平于曹州!」

战后的原野上,何全皞勒马驻足,脸上不知何人鲜血,溅了大半张脸。

在他身后跟着四百馀名精骑,以及正在俘虏丶屠杀流民的七千多魏博镇官兵。

他们屠杀老弱,将青壮俘虏后烙上奴印,而在他们队伍后方六七里外,还尾随着一支两千多人的行商队伍。

很快战事告歇,上万老弱被屠杀,数千青壮被俘虏。

当木哨声响起,行商队伍立马赶了上来,一名长相市侩的行商上前对何全皞作揖道:「何节帅。」

「这些口马都卖给你了,你做个价,莫要让某麾下弟兄吃了亏!」

何全皞明目张胆的说着,而这行商也不觉得奇怪,而是扫视了眼不远处被俘虏的数千青壮。

「每人作价二贯,节帅以为如何?」

一个青壮的男子不过二贯钱,如此价格却已经算是如今河南道口马行市中的高价了,可见乱世下人命如何低贱。

「好!」

何全皞不假思索的应下,而他身后的那些魏博官兵们则纷纷露出贪婪的目光。

何全皞下令扎营于不远处的乾净原野上,而行商与军中的料粮丶参军等官员则是开始清点起了人口。

小半个时辰后,牙帐搭建起来,行商与料粮官员也走来了牙帐。

「节帅,点齐清楚了,六千九百五十七只,王行商作价一万四千贯尽数买走。」

料粮官的话音落下,帐内的何全皞便点头道:「就按照这个价格,你把钱留下,人带走吧。」

「谢节帅!」王行商笑呵呵的作揖感谢,随后派人带来了一箱子的黄金。

铜钱沉重,一贯便重六七斤,根本不好携带贸易。

相比较铜钱,一斤便抵一百多贯的黄金更适用于这种大宗贸易。

随着一箱黄金被放在了牙帐内,何全皞也没有久留王行商,而是在其带来黄金后,便派人护送他们前去南边的楚丘去了。

与此同时,何全皞对身边的几名都将吩咐道:「每人分十斤,带回去给弟兄们分一份。」

他话音落下,几名都将四目相对,随后分别上前领走了十斤黄金。

八名都将领完后,箱子内最少还有三十几斤黄金,但看何全皞的架势,显然是不准备给他们了。

众人脸上笑呵呵的抱着黄金离去,可心底却将何全皞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们各自回到帐内,却根本不敢像何全皞那般给自己留下黄金,而是叫来了列校,试图将黄金尽数分发下去。

饶是如此,牙兵们到手的黄金却依旧不足一贯,营中骂声不断。

「直娘贼的,今日宰杀俘虏那麽多口马,却只有半贯钱?」

「一人分一个口马都能卖一贯八,多出的钱呢?」

「狗鼠的家伙……」

「就这麽点东西,明日且瞧着谁还听他军令!」

几名牙兵看着手中那小拇指盖大小的黄金,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戾气。

前来分发的列校闻言,避免惹火烧身,连忙撇清关系。

「这黄金某可是全都送来了,弟兄们若是不信,大可往我帐内搜索,若是能搜出刚被切下来的黄金,某愿意摘下脑袋给诸位。」

列校的话,让四周的队长等面面相觑,却又压下脾气道:

「叵耐的杀才,定是那何全皞克扣了钱财!」

「十几年不发威,莫不是以为某等都是草捏的?」

「他这些日子鞭挞不少弟兄,众人都忌恨他,若是动手宰了他,又有几人愿意为他说情?」

「话不可这麽说,如今我等远在曹州,家人还在魏博,不若等回了魏博,护下家人后再动手如何?」

他们明目张胆的在帐内讨论着如何处置何全皞,列校权当听不见,而这些个军头却你一言我一语的定下了何全皞生死。

不多时,他们收下了黄金,并将黄金换成铜钱来分发队内的兵卒。

兵卒们与队头们一样,十分不满此役收获,但经过队头解释,也都将怨气投向了何全皞身上。

兴许是心里怀着怨气,那些得钱太少的巡哨兵卒也只是草草巡哨,根本不如往日尽力。

只是白日刚打过胜仗,在他们看来,贼寇必定躲在济阴城内苟延残喘,舔舐伤口,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来触怒他们。

可惜他们想错了,因为黄巢不仅准备触怒他们,还准备彻底击溃他们。

天色渐渐变黑,夜幕下的魏博营盘与行商的营盘好似两盏油灯,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距离营盘外的原野荒草丛中,十馀名塘兵偷窥了半个时辰,直到摸清魏博的塘骑丶塘兵巡哨范围和频率后,他们才潜伏在夜幕下偷偷离去。

一个时辰后,这十馀名塘兵走出了二十里的范围,直奔魏博营盘西北方向而去。

又走了半个时辰后,远方出现了一片湖泽与芦苇丛,但当他们十馀人到来后,这些芦苇丛中立马站起了无数道身影。

「跟我来!」

夜幕下亮起了火光,有人点燃了火把,但只此一支。

他们在这群人带路下,很快来到了黄巢丶黄揆丶黄邺三人面前。

「节帅,摸清楚了,官兵放哨十五里,每一刻钟变化一次。」

「十五里?」

火光下,朱温那张脸显得极为坚毅,而他面前的黄邺几人听后,则是将目光都投向了黄巢。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黄巢沉吟片刻后才道:「我们在此处有五千人,北边还有林言和黄存的一万七千人。」

「我就不信两万多人,还吃不下八千人。」

「传我军令,慢慢朝官兵的营盘摸索去,战锋队堵住营门,其馀人用火箭和石脂罐丶火把招呼营内,定要将他们烧死在营盘中!」

「再派快马给林言他们送去消息,让他们立即南下,赶在寅时前抵达营盘。」

「末将领命!!」

诸将领命,随后开始摸索着朝魏博营盘前进。

相比较前些日子所率领的游勇散兵,此刻跟在黄巢身后的这五千兵卒尽数着甲,每个人手中都持着长枪及钝兵,还有不少人背负弩具及弓箭。

时间一点点过后,二十几里的路程,他们走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丑时(1点),他们才靠朱温等人的探哨,逼近了魏博营盘三里的范围,依稀能看到远处火光通明的营盘。

三里的距离并不近,至少对于负甲的起义军来说,他们想在不消耗光体力的情况,完成对营盘四门的包围,最少需要一刻钟。

黄巢在权衡,但再多的权衡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耽搁的越久就越容易被魏博的塘骑塘兵发现踪迹。

想到这里,黄巢脸色闪过一丝狠辣,回头便与黄揆二人交代道:「传我军令,木哨声响起则立即朝营盘四门接近,靠近后立马射出火箭!」

「不必追杀逃亡的官军,只需要射出火箭,围剿营盘内的官军即可。」

「只要林言他们瞧见火光,便会立即带兵马南下,坚持两个时辰就能将魏博重创此处!」

「末将领命!!」众人不假思索应下,而黄巢也很快拿起了木哨。

在时间推移中,十几个弹指后,黄巢毅然决然吹响了木哨:「哔哔——」

刺耳的哨声划破了夜幕,魏博营盘四周的巡哨的官兵也惊慌了起来。

与此同时,大批起义军冲向了营盘,所有人都快步走向营盘,不敢奔跑,担心消耗体力后无力反击。

「敌袭!!」

「怎麽回事?!」

「敌袭——」

一时间,睡梦中的无数魏博官兵被木哨及呼唤敌袭的声音惊醒,整个营盘乱成一片。

当何全皞等人从睡梦中惊醒后,立马就听到了叫嚷敌袭的声音。

无数魏博官兵纷纷穿戴甲胄,何全皞等人也在亲随的帮助下穿上甲胄,骑马便要往营外冲去。

他们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当第一批官兵冲出营盘后,起义军便气喘吁吁的来到了营盘外。

他们张弓搭箭,在同袍的帮助下点燃手中火箭,往营盘内射出。

「灭火!」

「不要管大火了,先逃出去!!」

「结阵——」

火焰在营盘内燃起,而何全皞等人则是集结了反应最快的兵卒,穿戴好甲胄后朝南门冲去。

此时南门处已经集结起了不少起义军,他们结阵誓死守住南门。

「冲过去,不想死就冲过去!」

何全皞在马背上指挥身旁数百人冲锋,数百魏博官兵虽说多年不经战事,但操训却并未减少。

他们结成六花锐阵,直接冲向了营门处的起义军。

「杀——」

喊杀之间,魏博官军几乎是瞬息间便击垮了起义军那单薄的防线,但好在这时又涌来了大批起义军。

双方交战于营盘南门,仅仅训练一个多月的起义军,根本无法挡住这群求活的魏博官军。

他们的口子被撕开,何全皞见状立即率领精骑冲锋,扩大这处被撕破的口子。

与此同时,营内无法突围的魏博官军也发现了此处的口子,纷纷朝南门涌来。

原本制定精密的包围歼灭战,最后还是因为硬实力的差距失败了。

何全皞率军突围后,并未慌乱撤退,而是命人吹响木哨与号角,试图聚集逃出来的溃兵,反攻起义军,夺下南门来为营内官军创造突围的机会。

「呜呜呜——」

悠扬的号角声与刺耳的木哨声不断响起,营盘内慌乱的魏博官军听到号角及木哨声,纷纷朝南门涌来。

「杀!!」

何全皞举起手中马槊,逃出营盘的数百甲兵立马结阵,上百精骑为其掠阵。

魏博甲兵们皆六花阵中锐阵,以锋矢阵朝南门的一千多起义军杀去。

一时间,南门处的起义军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境地,双方竭力拼杀,长枪碰撞一处,战场上充斥着喊杀声和枪杆碰撞的声音。

起义军原本还能稳住阵脚,但随着聚集到南门的官兵越来越多,他们也渐渐不支。

其馀三门的黄巢丶黄揆丶黄邺等人察觉到了不对劲,当即分兵前来支援。

一千多起义军再次加入战事,倒下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推移,起义军还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渐渐退下。

当南门被何全皞带兵夺下后,营内的魏博官兵纷纷逃出营盘,而此时营盘已经火海一片。

冲天的火光,便是十馀里外都能瞧见。

「直娘贼,给某宰了他们!!」

将大批官军解救突围后,何全皞立马下令冲杀起义军。

不用他开口,此时的魏博官兵便已经主动上前厮杀了起来。

起义军节节后退,黄巢面色严峻,时不时向北边看去。

时间在推移,倒下的起义军越来越多,战场上的魏博官军也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推移,前来突袭的起义军已经汇聚一处,营盘内冲天的火光将战场照得血红。

所有人的表情都无比狰狞,每个人的表情在火光照耀下,显得如恶鬼附身般。

这里不像人间,更像是所谓的地狱。

厮杀的不是起义军与官兵,而是地狱之中的千万恶鬼。

「呜呜呜——」

关键时刻,北边响起了悠扬的号角声,而魏博镇的官兵听到后,不免一阵骚乱。

「狗鼠的家伙,无需慌乱,他们没有援兵,不过是虚张声势!」

何全皞冷静指挥,他已经在火光下看清了起义军的装备情况。

数千甲兵的数量已经不少,他不相信起义军还能拉出一支甲兵来策应。

只是他虽然相信,但当那号角声不断靠近的时候,他还是不免有些慌乱。

一炷香后,当北方响起密集且沉闷的脚步声,何全皞忍不住朝北方看去。

「杀——」

里许外,由火把组成的火海正在朝此处靠近,魏博镇的牙将们见状,当即对何全皞催促道:

「节帅,贼军一路败北,期间根本没有留下多少甲兵,想来是诱敌深入之计。」

「没错,现在应该立即撤往楚丘,避免着了贼人的道!」

「节帅……」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规劝何全皞,何全皞也被他们弄得有些慌乱。

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撤军:「撤!!」

随着他一声令下,魏博军中响起了鸣金之声,所有魏博官兵且战且退的跟着鸣金声往楚丘城撤退。

「追!」

黄巢的军令言简意赅,他清楚如果己方现在停下,魏博军肯定会怀疑己方实力,继而继续厮杀。

以魏博军刚才的表现来看,虽然远不及他曾经在长安见过的陇右军,但收拾他们绰绰有馀。

正因如此,他选择了率军追击,而他们这一追,魏博军中的不少将领便都相信了他们还有更多兵马和后援,加快了撤退速度。

双方一追一逃,七八里路程就这样过去了,黄巢等人没了力气,只能看着魏博军打着火把撤往楚丘。

「撤,打扫战场!」

黄巢喘着粗气撤军,但是军令下达后,他又看向黄揆:「派一百人跟着官军,避免他们会来偷袭。」

「是!」黄揆连忙应下,随后派人尾随官军而去。

上万起义军开始撤退,当他们撤回营盘时,时辰却已经来到了寅时二刻(3:30)。

夜幕浓稠如墨,营盘处的火光也被留下的林言丶黄存等人率兵卒扑灭。

黄巢下令打扫战场,自己直接走入了一顶还算完好的帐篷中休息。

他只觉得疲惫而躺下,却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最后还是被林言试探性叫醒的。

当他睁开眼睛,天色已经微微亮起了,而他在林言搀扶下起身,随后走出帐篷。

帐外天色微亮,距离他躺下,估计也就过了半个多时辰。

那些烧焦的尸体已经被处理乾净,黄邺眼见黄巢走出来,当即拿出刚刚清点好的文册递给他。

「军中除了家中那些子弟,鲜少有识字的,兴许会有失误,但数量不会差太多。」

「刚才的夜袭,我军死伤三千六百五十七人,官军死了二千二百三十五人,我们俘获了二千八百六十多套官军甲胄。」

「这样算起来,我们的甲胄也够一万人穿着了。」

「节帅,我们现在是撤回曹州,还是南下攻取宋州?」

黄邺在黄巢翻阅文册时解释着,而黄巢在确认无误后,当即将文册交给了黄邺,而后走到一旁的篝火前,感受着火光提供的温暖,缓缓闭上了眼睛。

「暂时撤回曹州,将破损的甲胄修补齐全后,点齐曹州境内的钱粮,准备绕过宋州南下……」

「绕过宋州南下?去哪?」

匆匆赶来的黄揆忍不住询问,黄邺与林言黄存二人也是面面相觑。

对此,黄巢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在篝火中回溯当初的回忆。

他自小磨炼骑射技艺,但兵法却只是看过几本兵书,只有个大概的念头,并不能帮助他崛起。

真正能帮助他的,反而是那些年在长安时,与陈瑛丶杨信胡侃留下的记忆。

他记得很清楚,他与杨信下围棋时,杨信曾说过「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来阐述围棋之道。

当时他还觉得这番话别有深意,忍不住询问是谁说的。

杨信却说,如果大唐的书册古籍没有,那多半就是自家节帅说的,因为他也是在扫盲学习围棋时,听自家节帅说的。

得知是刘继隆所说,当时对刘继隆十分敬佩的黄巢还多问了几句。

黄巢忘记当初杨信是怎麽说的了,但他记得二人说着说着,杨信便说出了与这句围棋术语相悖的战阵之道。

「在围棋中,棋盘里面每一子在计算胜负的时候都是等价的,不管是在中腹还是边角,但现实不一样。」

「中腹的人口丶资源密度往往比边角有巨大的优势。」

「但反过来,由于中腹资源较多,所以各方势力都想在此角逐,故此称呼为逐鹿中原。」

「正因如此,若是在中腹安身立命,则容易四面受敌。」

「居于中间的是否能成功,取决于个人能力,也取决于两方势力的优势和劣势对比。」

黄巢回想着杨信所说的这番话,他知道这不是杨信说的,而是刘继隆说的。

自他起义以来,他突然觉得刘继隆在陇右帮兵卒扫盲的那番话很有道理,隐隐蕴藏着行军打仗的知识,且讲述的十分浅薄,便是寻常农家子弟都能听懂三分。

正因如此,黄巢这些日子仔细想了想,他最终决定舍弃曹州这个四战之地,寻找一处能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自己既然不做流寇,那就必须有坚韧的信念来选择并保卫自己的起家之地,做好被官军围剿的准备。

如果能扛过官军的几轮围剿,在围剿中不断壮大的话,那起兵最大的难关也就能渡过了。

他没有自信能在曹州守住官军的围剿,而且曹州附近的流民也因为自己的缘故被官军屠戮一空,自己呆在这里,只能困死。

相较于曹州,他更倾向于南边的淮南道。

那里不仅有王仙芝可以替他分担官军压力,也有长江和大别山能为自己提供兵败休养处。

所以他这几日打的主意就是利用此役来击败魏博镇的官兵,使得诸镇官兵对自己胆怯,沿途不敢阻拦自己。

届时自己也可以通过缴获魏博镇官兵的甲胄来壮大,随后南下前往淮南道西边的蕲州丶舒州和黄州。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州,第一是因为它们紧邻大别山与长江,又有善于造船的工匠能为他造船渡过长江。

即便官军聚众向南征讨,他也可以从容撤往江南西道,在湖南及江西等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想到此处,他便与黄揆等人说道:「撤回曹州,两日后挑选出南下精锐好工匠,带齐军属及工匠亲眷南下!」

「是……」

黄揆等人不想离开生养自己的曹州,但他们却不敢反驳黄巢的决策。

于是两个时辰,这不足两万的大军便撤往了曹州,而仓皇撤退的魏博军也撤到了楚丘县。

此时的何全皞狼狈不堪,只因为魏博牙兵各个沾亲带故,他率领南下的这八千官军,其中有五千是州兵,三千是牙兵。

阵没的州兵,按照标准抚须几十贯钱就足够,但阵没的牙兵却不能这麽草率。

上千牙兵包围了县衙,众人推举都将韩君雄向何全皞讨要个说法。

韩君雄被众牙兵都将推举,心中虽不愿意蹚这趟浑水,但面对这些把手按在刀柄上的家伙,他只能硬着头皮走入县衙中。

他被县吏带到了正堂,此时的楚丘县令丶县丞站在何全皞身旁,满头大汗。

何全皞见到了他,当即质问道:「韩大郎,某家父子对汝如何?汝为何率众军逼某?!」

韩君雄闻言也是无奈,心道这何全皞根本没有其耶耶丶阿耶的手段和心性,反倒是志气不小。

若是他安分守己待在魏博,现在哪里会惹出这种事情来。

「节帅,您应该知道,这并非我情愿走进来的,军中兵卒是什麽性子,您也清楚。」

「此前您连战连捷,带着弟兄们赚了不少钱财,即便责骂弟兄,打杀些军将也无人威胁您。」

「可是如今您打输了,弟兄们的钱财都丢弃在了营盘内,此次南下不仅什麽都没拿到,还白白折了六百二十二名魏州弟兄。」

「魏州的老弟兄个个沾亲带故,您若是以普通钱粮补偿,他们未必愿意,届时你我恐怕都得葬身此处。」

「依末将所见,不如向朝廷讨要二十万钱帛,尽数分给南下的弟兄们,再另外准备一份送给阵没的军属,如此才能把事情稳住。」

「此外,这南边的事情,我们何故掺和,拿了钱帛后就给北上才对。」

韩君雄倒也算开门见山了,何全皞则是听得面红耳赤。

要知道他当初就是为了获取朝廷支持,提升自己在军中威望才选择的南下。

如今不仅战败于黄巢等贼寇之手,原本好不容易提升的威望也一扫而空,他如何不着急。

若是牙兵们只要钱帛,拿了钱帛后还愿意与他围剿黄巢,那他倒也乐意向朝廷索要钱帛。

只是就牙兵们的意思来看,自己若是不同意回乡,自己今天恐怕是走不出这楚丘县衙了。

想到这里,何全皞咬牙道:「你带牙兵北上,某率州兵留下如何?」

「这……末将需要问问外面弟兄们的意见。」韩君雄也十分为难。

何全皞见他为难,衡量后还是点头道:「你去询问吧。」

「末将领命!」韩君雄作揖应下,随后转身走向县衙外。

一刻钟后,他脸色难看的走了回来,作揖道:「州兵的弟兄得知此事,也跟着过来了,他们都要回乡。」

「狗鼠的家伙,他们当某是什麽?!」

何全皞忍不住低声嘶吼,韩君雄则是面露难色。

良久之后,何全皞还是屈服了,他低头道:「某会向朝廷请赏,但朝廷犒赏拨发前,我们还得尽力剿贼才行。」

「这……」韩君雄根本做不了主,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末将去问问弟兄们意见。」

「去吧!」何全皞只觉得憋屈,但他还真有点怕那群家伙冲入县衙,把自己的脑袋给摘了。

好在这次事情顺利,韩君雄不多时便走了回来,作揖道:「弟兄们都同意了,但这次您不能再禁止弟兄们寻乐子。」

所谓寻乐子,无非就是劫掠钱财罢了。

何全皞脸色难看,但最终还是点头屈服,答应了牙兵们的条件。

随着他答应下来,原本包围县衙的牙兵们纷纷散去,而何全皞也只能在韩君雄的监督下,向朝廷写下了请赏的奏表。

韩君雄拿到奏表,离开前看了眼楚丘县的县丞和县令。

「该说什麽,不该说什麽,尔等知否?」

县令及县丞连连点头,韩君雄则是满意的拿着奏表离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