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 第288章 朱元璋:朱棣这个逆子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第288章 朱元璋:朱棣这个逆子

簡繁轉換
作者:摆烂的阿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4 10:30:37 来源:源1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胸前有些压抑,问道:“你为什么会觉得,东厂就一定会烂呢?”

朱高燨笃定的说道:“因为东厂是由宦官为构架组成的,爷爷曾明确的说过,宦官不得干政,爹,你忘了这茬了吗?爷爷说的是对的,以儿臣来看,由宦官掌权的东厂,最多不过二十年,就会烂到骨子里,成为一块长在大明身上的腐肉。”

朱棣不理解:“听你的口气,东厂烂就烂在宦官上了,你为何会对宦官有如此偏激的想法,你可知,朕所任命的东厂提督是谁吗?”

朱高燨还真不知道:“是谁?”

“汤承。”

朱棣反问道,“你觉得汤承会有问题吗?”

朱高燨摇了摇头:“若是汤公执掌东厂,我没有意见。”

汤承虽也是宦官,但不能拿汤承去和寻常的宦官所比较。

这位虽然身居高位,却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不结党,与寻常人对宦官的刻板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由汤承来执掌东厂,这倒是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朱棣来说,汤承就像是朱高燨身边的吕朝阳,忠心,残忍,手段高效,是最适合干脏活的人。

“这不就得了。”

朱棣耸耸肩,道,“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何会对宦官有这么偏执的想法,但事实是宦官也是能用的,况且宦官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如郑和,如汤承,这些宦官比起朝臣来说更值得为之一用。”

他打天下的时候,一些宦官和尚出过力,譬如姚广孝、郑和,因而在他的心中,宦官还是比较可靠的。

朱高燨问道:“除了这二人,还有哪个宦官值得一用?”

朱棣尬住了。

除了郑和这个六边形战士之外,貌似也就只有汤承能委以重任了。

剩下的宦官里,没一个能报上名字的。

朱高燨幽幽的说道:“宦官可靠,是因为他们和宫里绑在了一条船上,皇帝兴则宦官兴,他们的一切都是皇权所赋予的,如果皇帝想要收回他们的权力,甭管他们在人前有多显赫,做事有多张狂,在皇权面前,他们所谓的权势滔天就跟纸湖的一样,一戳就破,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诚然如此,纵然是后世那位鼎鼎有名的九千岁魏忠贤,看似权倾朝野为所欲为,可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天启帝朱由校所赐予的。在天启帝面前,魏忠贤不过是他用来收敛皇权的工具。

需要魏忠贤的时候,他是九千岁,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是一只随时可以碾死的爬虫。

崇祯继位以后,轻描澹写的便让魏忠贤灰飞烟灭。

他道,“爹啊,你有没有想过,像郑和、汤承这样的宦官能有几个?宦官是无根之人,他们无依无靠,唯一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只有权与利。无论是权力还是利益,宦官想要得到这两样东西,能倚靠的就只有皇权,所以他们才会拼了命的去巴结皇帝,像条哈巴狗一样卑躬屈膝。”

可纵观古今,重用宦官的朝代,哪个不是饱受其苦?”

西汉以秦朝皇室孤立之鉴,大封同姓诸侯,末了闹出七国之乱,又被外戚篡了。东汉到桓灵拉起宦官抱团取暖斗外戚,然后赘阉遗丑南面称尊,宦官进了太庙,开千古未有之局面!”

宦官掌控了神策军的唐朝,自李辅国起,权势涛天,废立皇帝几在一念之间,被逼宫的唐顺宗,被毒死的唐宪宗,被杀死的唐敬宗,甘露之变时被劫持的唐文宗,被逼称宦官为阿父的唐僖宗,晚唐几乎就是一部皇帝的血泪史!”

自古以来,君与臣是站在对立面的两个角色。

君主的臣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博弈,相互争斗,君主希望臣子能跟家犬一样听话,臣子希望君主能老老实实的当个吉祥物,这本就是相互冲突的,谁也可能服气谁,就算有哪位妖孽君主能用神乎其神的手段短暂的控制住群臣,在他死以后,总可能他的后世君主也人人如他是个妖孽。

这个对立的关系,持续了长达数千年,历朝历代皆如此。

在权力的斗争中,君臣各有优势。

君主是理念与法统上的至高者,君权神授,君主的话既是神谕,忤逆君主就是大逆不道有违天命。

臣子则是持之以恒的希望约束皇权,然后希望君主能把皇权让出来,让臣子来治理天下,他们最大的优势莫过于“量”,人多。

君主象征着“质”,而臣子象征着“量”,因此,皇帝也被称之为“孤家寡人”,他在一个人与全世界为敌。

君主觉得,吾既是天命,应该是我说了算。

臣子认为,你要治理天下,总要用我们的。

所以,在长期以来,臣子其实是立于一个不败的位置。

君主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便只能寻找外援:

——宗藩。

但是后来发现问题很大……都是一个姓的人,万一他权力大了,那比臣子带来的威胁还大,臣子也就是将君主架空而已,宗藩是真敢造反的。

对于宗藩来说,一旦当他得到庞大的权力以后,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搞死君主,他就能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

这尼玛也太恐怖了,君主觉得,宗藩是肯定不能用了,但是不找外援的话根本就打不过群臣,便只能另择外援:外戚与勋贵。

但是这两个都也有各自的弊病。

勋贵和外戚,都很容易尾大不掉,而且也容易和臣子勾结。

王莽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这位仁兄之所以能够上位,除了外戚身份这个最重要的天然优势外,跟他无可挑剔的品行密切相关。当王氏家族上上下下沐浴皇恩,玩命享受时,王莽却甘守清贫,资助弱势群体,一心求学悟道。

皇帝一看这兄弟可以啊,这么自律,肯定能成事,行,就用他了。

王莽果然能成事,他不仅压住了皇帝的敌人,还压住了皇帝,顺便篡了个位自己当了皇帝。

吃了教训的君主,意识到外戚与勋贵并不可信,但外援总还是要找的,找来找去,君主选中了宦官。

宦官好啊。

第一,宦官和朝臣势同水火。

第二,官宦是皇帝的家奴,身边人用的放心。

第三,宦官大概率是不会谋反的——因为没有后代。

“这世上,就没有绝对靠谱的事,也没有绝对靠谱的人。”

朱棣沉声道:“虽然宦官也有很大的隐患,但比起宗藩、外戚、勋贵来说,宦官已经算是很靠谱了。”

他听的明白朱高燨所说的话,模拟过一次大明朝从强盛到衰亡的他,再清楚不过宦官干政对大明朝带来的危害。

即便如此,他依然要这么做。

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了,比起其他人来说,宦官已经是矮个子里i挑了个高个子,都是烂人,那就从烂人里挑一个最好用的。

朱棣叹道:“你明白我的苦衷,我也理解你的担忧,咱爷俩啊,都是为了大明朝着想,这事,你得依我。”

朱高燨转念一想,自己的态度确实是有些咄咄逼人了。

皇帝刚刚设立了东厂,他现在就打上门来的要逼着老爷子撤销东厂,这还让皇帝的颜面何在?朝臣会怎么想?

朱高燨退而求次的说道:“爹,依您的意思也行,但是您也得依我一件事才行。”

朱棣龙颜舒展:“成,只要你不说要撤销东厂,我答应你十件事都可以,你说吧。”

朱高燨想了想,道:“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我之前也说了,东厂的存在,与锦衣卫的存在是有冲突的,他们干的是一样的差事,但很明显比起锦衣卫,东厂更加的受宠,长此以往下去,锦衣卫必然会成为东厂的附庸品。届时,锦衣卫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了,而东厂也会成为甩不掉的尾巴。”

朱棣略微有些不悦:“听你这话的意思,你还是想撤销东厂?”

“不,我只是觉得,想要让东厂和锦衣卫不产生纠纷,得把他们的作用分开来算,我想了四条原则。”

朱高燨道,“第一,东厂的行动可以是秘密的,比如刺杀某国的国君,不受律法之束缚,亦不受道德之束缚。而锦衣卫的行动,是为了维护律法的威严。”

第二,锦衣卫可以在大明境内实施稽查、拘捕,但东厂却没有这个权限。”

第三,东厂的行动,以军事为主,而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打击犯罪,以及对境内的官员进行监督。”

总而言之就是,东厂是大明放在关外应对其他国家的机构,是杀人不见血藏在黑暗里的利刃。而锦衣卫设在国内对付官员的机构,除了干脏活以外,还有执法者的身份。”

朱高燨必须得承认,自己剽窃了阿美莉卡的创意。虽然阿美莉卡的创意本身就有着问题,但大明就没问题了吗?想在封建时代整出来完美的制度,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距离阿美莉卡建国还有三百多年,三百多年的时间,大明朝早就将日月旗插在北美了,哪儿还有阿美莉卡什么事。

朱棣听的一愣一愣的:“这还叫东厂吗?”

他设立东厂,是用来制衡锦衣卫,用来监视百官的。

结果被朱高燨这么一改,好家伙,直接给东厂丢到关外去了,这何止是改了个面目全非?这他妈是除了名字没变,剩下的全都给变了!

“爹,大明,不是你的大明,也不是我的大明。”

朱高燨平静的说道,“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为了大明,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大明需要我去死,那我现在就可以持刀自刎。”

他已经很顾忌老爷子的想法了,如果不是为了老爷子的颜面,不出三日,他就会撤销了东厂的存在。

但顾忌,并不代表无底线的容忍。

如果老爷子再这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朱高燨不介意让亲爹提前退休。

……

“娘的,咱早就说了宦官不得干政,没人听啊,都拿咱说的话当放屁了!”

脑海世界里,朱元章气的牙疼。

作为一位布衣天子,朱元章对权力的控制欲极强,他决不允许有任何人威胁到皇帝的权力,在他心目中,皇帝就应该是像他这样的,一个人就能把所有事解决,除此之外,剩下的都是皇帝的工具。尤其是对于宦官,老朱更是严防死守,明令告知后人要警惕宦官干政。

在他的威严下,洪武一朝的宦官简直老实的不要不要的,不但不敢平日里私自和外臣说话,更不敢出宫置办田产,和地方官员有半点交集。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才死了没几年,宦官就又开始死而复生了。

朱棣,你是真该死啊!

“爷爷,别激动,别激动!”

朱高燨一看老朱这急眼了呀冲出去打人,连忙上前拦住,“我爹他也是为大明着想啊,莫冲动,莫冲动。”

朱元章抬手怒道:“反了他了,连咱的话他都不放在耳朵里,好他个朱棣,以前咱还在的时候他老实巴交的,咱才没了几年啊,他就飘得双脚离地了,你别拦着咱,咱得扇他两个**兜子让他清醒清醒!”

朱高燨大惊:“使不得啊爷爷,你要是拿我身体去扇我爹,这不成了大逆不道了吗?您这还让我爹怎么看我啊?”

“什么狗屁的大逆不道,爹打儿子天经地义!”朱元章气冲冲的说道,“他但凡敢说个不字,咱当场就抽死他!”

朱高燨好一阵拦阻,这才使怒火重烧的老朱冷静了下来。

朱元章深呼了一口气:“其实,咱现在想想,朱棣这个逆子说的也不错,咱也有些执迷了。不是所有的朱家皇帝都能像咱一样,一个人就能对付得了所有人,后世的朱家皇帝里,总有些脑瓜不聪明的平常人,想要让皇帝牢牢的抓紧权力,就得找些着外人的帮助。”

不过,朱棣这个逆子没你想的那么深,他算的是用宦官收拢皇权来压制群臣,而你想的是,如何在压制群臣的同时,也压制住宦官。”

老朱看事的眼光向来独到而又精准,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以后,他一眼便看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一叶障目。

他之前只看到了历朝历代宦官干政祸国殃民的局面,却没有想过,不是人人都是无所不能的朱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