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娘娘只想寿终正寝 > 58、年贵妃5

娘娘只想寿终正寝 58、年贵妃5

簡繁轉換
作者:微云烟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4 21:42: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死人总不会比活人重要,齐妃很快发现,自家儿子都这个年纪了,雍正却没有让他办差的意思,反倒是先用上了弘历,叫弘历代自己祭祀景陵。

祭祀这种事情,又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干,弘历才十三四岁,结果就能办差,反倒是弘时,二十出头的人了,至今一事无成,他上头有两个被追封的哥哥有什么用,现在的问题是他自己!

最让齐妃破防的是,雍正正式提出了秘密立?制度,在齐妃心里,这无疑是雍正看不上自己儿子的证据。

当然,雍正的说法是,如今几个儿子看不出贤愚,先帝那会儿为了夺嫡,那叫一个血雨腥风,人人自危。但康熙儿子多,养蛊也不心疼,可是雍正如今年岁大一点的儿子就这两三个,其他的都还没上学呢。真要是闹腾起来,折进去了,雍正也吃

不消。

这种事情,苏茵熟啊,只要雍正活得足够长,那么年纪小的孩子就会占便宜了,所以,她对此很是淡定。因为福宜福惠的缘故,她如今跟皇后走得愈发近了起来。

皇后以前的时候,其实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感觉,对她来说,活着是一种惯性,而不是必须,她一生都在失去,还是孩子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嫁人之后没多久就失去了母亲,好不容易有了个孩子,结果也夭折了!丈夫什么的,又不仅仅属于她,

她能一直端着一个标准福晋的模样面对世人,已经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要是换了个人,只怕都要平等报复世界了。

如今长春宫多出了两个孩子,漂亮乖巧,会软糯糯地叫她“娘娘”,会用小手抓着糕点跟她分享,哪怕嘴里都是些车轱辘话,她都百听不厌。她之前很多年都在后悔,弘晖活着的时候,她对这个儿子不够好,因为李氏生了几个儿子的关系,她一

度很是焦虑,总是想要弘晖表现得更好一些,让他用功读书,小小年纪,就让他去拉弓射箭,他抽个陀螺,都怕他玩物丧志。弘晖后来一病没了,她有的时候做梦,就觉得弘晖觉得她不是个好额娘,所以不愿意继续做她的儿子了!每每这般一想,

她醒来的时候泪水几乎都要将枕头打湿一大片。

如今福宜福惠的出现,像是填补了她内心深处的空洞一样,她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弘晖的影子,这让她感觉到了长久的安宁。

身边的人想要让她警惕苏茵这个贵妃,毕竟,乌拉那拉家如今虽说也有个一等公的爵位,可却是她的异母兄长继承,乌拉那拉家这么多年也不曾给皇后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支持,可是,年家如今却是真真切切有个一等公,还不是承恩公,而是正

儿八经战场上杀出来的爵位。苏茵除了个姓氏不如她之外,其他几乎都比她强了。

但是皇后却不这样想,她这么多年又不是白长的,难道还看不出谁好心还是恶意?跟苏茵比起来,哪怕是曾经一心想要投靠她的钮钴禄氏,都是满心的算计。

钮钴禄氏的确不算聪明,但是她这个姓氏就决定了,弘历这个孩子不可能成为乌拉那拉家的外孙,毕竟,钮钴禄氏可比乌拉那拉氏煊赫多了,即便熹妃只是出身钮钴禄氏的旁支,但只要雍正对外说,打算培养弘历,信不信那些原本跟着老八的

许多八旗大姓,回头就跑去拥立弘历?

实际上,雍正之前叫弘历去祭祀景陵,就存了这样的心思。弘历的确是个聪明敏锐的孩子,但如今还是个生瓜蛋子呢,对于朝政啊什么的,不可能无师自通。所以,雍正之前用他,本质上就是离间八旗王公。

要知道,廉亲王一党当初恶心康熙,现在继续恶心雍正,康熙还要顾念那是亲儿子,不愿意背负个杀子的名头,但在雍正这里,真没这些考虑。

事实上,雍正年轻的时候一度跟老八关系挺好,要不然两家人也不至于做了邻居,中间隔墙上海修了扇门,互相可以串门的那种。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兄弟两个就渐渐疏远了,等到后来,雍正就开始觉得老八两面三刀,虚伪阴狠,最叫

他厌烦的是,这家伙有的时候就跟个女人一样,就喜欢搞些阴私之事。就像是你跟小伙伴闹矛盾,他不是跟你约架,或者干脆绝交,谁也不理谁,而是私底下给你造黄谣,那真的是癞蛤蟆落在脚背上,不咬人他恶心人!

像是现在,雍正自觉自己已经捏着鼻子封老八做了廉亲王,你好歹得领个情吧,结果,这位倒是好,朝堂上一副忠君体国的模样,下了朝,各种小动作。

偏生他这么多年来,网罗的八旗王公不知凡几,互相之间早就结成了一个坚固的利益同盟。如今,他就想着让八旗回到之前八王议政的局面里头去,这是雍正根本不能容忍的。

雍正现在就需要将这些拧成一条绳的八旗王公贵族给打散,弘历是一环,隆科多是一环,年羹尧同样是其中一环。

只不过,原本雍正重用隆科多和年羹尧都玩脱了,隆科多不是个知道感恩的,或者说,佟佳氏因为康熙的缘故,富贵了几十年,早就被养刁了胃口,他们觉得一切都是该得的,所以,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隆科多那叫一个嚣张跋扈,原本康熙

年间的时候,这家伙仗着自己是康熙的表弟就已经很张狂了,等到了如今,雍正将他抬举起来,他愈发不知道天高地厚起来,带着小妾李四儿几乎是在京城横行霸道,什么钱都敢收,什么事都敢应承!最重要的是,他还敢跟廉亲王一党搅和在一

起。

年羹尧嘛,就更不要提,几个胜仗打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真把自己当做西北的土皇帝。

好在这辈子的年羹尧还算靠谱,他盘点了一圈,发现自己不是无可取代之后,就老实消停起来,他如今就在忙着修建边墙,建设城池,往西北移民,他之前主政蜀中,蜀中那边这些年人口孳生,正好可以挪出来,免得再为蒙古人所趁。

不仅如此,他还开始在西北那边推行起了摊丁入亩之策,这原本就是年遐龄当年在任上干过的,他如今这般,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雍正一直就是个改革派,康熙多年纵容,如今朝廷上下,早就是一团乱麻,吏治败坏,贪腐横行,这么下去,朝廷钱再多也不够折腾的。

因此,雍正一边各种强调节俭,许多康熙年间兴起的规矩,如什么万寿节千秋节的时候要兴建祝寿道场之类的,雍正一股脑儿给免了,他直接表示,自己不会大办万寿节,皇后那边立马跟上,表示皇后千秋节以后也不大办了。

帝后二人都摆出一副勤俭的姿态,官场上头自然明面上就要收敛起来,要不然的话,皇帝为了节约开支,连生日都不过了,你们下头这些当官的,难道还想要继续奢侈无度吗?

不管别人怎么样,苏茵这边是立马就跟上了。

她本来也不是什么物欲很重的人,再说了,就她这样的身份,再节俭,又能节俭到哪儿去,但是姿态肯定是要摆出来的。比如说,作为贵妃,吃饭的时候,其实也是可以用一部分金器的,那现在金器都收起来,连银器都不用,就用瓷器。甚

至,别说什么牙箸了,连包银的筷子都不用了,就用普通的木筷,隔一段时间换一批,还更加干净卫生。

她这般姿态,齐妃知道了,心里气得骂娘,她平常就靠着点场面维持自己的身份呢,如今皇后贵妃都不肯奢侈,她这个齐妃哪里还能继续保持以前的排场,只得也跟着蠲免了不少。熹妃那边愈发不乐意起来,她之前做个小格格,那点子份例只

能是扣扣索索的,如今好不容易靠着生了儿子混了个妃位,横竖雍正不往她那儿去,她就将自己能用的东西都用上了,但她份还在齐妃之下,上头几位大佬都喊着要节俭,她能如何?只能苦着脸,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先收到了库房里头,换上了寻

常的用具,但看着就不得劲,时不时就要长吁短叹一番。

裕嫔素来跟她交好,刚开始还安慰她一番,但是次数多了,也不想多说了!如今再怎么着,都比在王府当格格强得多,怎么就不知道满足呢?

不管怎么说,宫里头大家都恨不得举双手拥护雍正的决策,这也让雍正愈发意气风发起来,开始了在外朝的改革。

只要年羹尧这个炸弹不爆炸,苏茵就根本不管外朝的事情,现在福宜才刚刚不情不愿地进了上书房读书,她着什么急呢!皇后体谅她想念孩子,便经常邀她去长春宫,也不对福宜福惠隐瞒苏茵是生母的消息,横竖如今这些小阿哥,大多数时间

其实都是跟着乳保,宫里头原本也有孩子互换养育的先例,所以,即使两个孩子后来大一些了,也没因此产生什么怨怼之心,觉得苏茵就偏袒福沛,他们如今反而都觉得,有两个额娘是件挺好的事情。

总之,不管别人怎么样,苏茵这边是真的岁月静好,还带着皇后开始养生。

皇后如今有了奔头,见苏茵煞有其事地跟她说什么养生之道,还是挺乐意听一听的,活着就有无限可能,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全都白搭!

雍正也没想到,苏茵会跟皇后这般投契,他私底下问苏茵,苏茵有些尴尬,期期艾艾地说道:“臣妾就是觉得,皇后娘娘就像我娘一样......”

雍正顿时傻了,算算年纪,没错,他跟皇后都可以做苏茵的爹了,他不免哭笑不得:“你这是嫌朕老了不成?”

苏茵忙说道:“哪有,只是皇后娘娘慈爱,对臣妾素来宽容,我额娘在家也是这般。万岁爷您如今正龙马精神呢,要不然,福宜他们几个怎么生出来的?”

雍正听了,不免龙颜大悦,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只要还有生育力,足以证明自己宝刀不老了!就像是康熙,最后那几年就再无儿女出生了。

雍正没有在意苏茵似乎潜意识里头把他当爹,甚至这般想着,他居然还有些兴奋,看着苏茵的眼神一下子就变得炙热了起来。别看影视剧里头,一帮子帝王将相都在寻找什么真爱,实际上,别说雍正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就算年轻那会儿,也没

这个想法!说白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唯有权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什么情情爱爱的,算得了什么,一朝皇权在手,什么样的美人得不到!若是失去了权柄,那么,哪怕天下第一美人在身边,也不是慰藉,而是祸患!就像是当年那位董鄂妃,

哪怕史书上写得语焉不详,但雍正心里知道,那位的确原本是宗室命妇,就因为被顺治看上了,所以,她的丈夫最后又能如何?

在雍正心里,别说年氏家世出众,娘家得力,光是她给自己生下了三子一女,就是极大的功劳,至于她心里怎么想,又有什么要紧的。

皇后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这事,不免一笑,继而又有些怅然:“是啊,要是我的弘晖还在,比年氏还大一些呢!”她甚至想着,若是弘晖还在,年氏会不会有可能变成自己儿媳妇,这般一想,她都忍不住笑起来。之后看到苏茵的时候,虽说没有

开口揶揄,但对苏茵,却是愈发亲厚了起来。

这边皇后与苏茵的联盟愈发显得坚不可破,而因为各种消息,弄得进退维谷,举止失措的弘时也犯了糊涂。

雍正还是挺看重弘时的,弘时是他唯一一个成年的儿子,自然是得大用的,因此,登基不久,便开始带着弘时参与朝政,原本想着,弘时便是庸碌一些,但是跟着看一看,学一学,总能学到些眉高眼低的。

结果一来二去,弘时没有跟怡亲王走得更近,反倒是被廉亲王给忽悠了过去。

别的也就罢了,论起体察人心,廉亲王是真的挺擅长。雍正定下了秘密立?制度,廉亲王敏锐地感受到了弘时的不满,因此,就用言语将这种不满放大了,让弘时愈发生出了怨愤之心来。

雍正气坏了,你宁可相信你阿玛的政敌,也不相信你阿玛!你跟着老八厮混,有什么好处。

做亲爹的若非到了那个份上,只会觉得是外人带坏了自己儿子,因此,原本就看胤?不满的雍正愈发对他挑剔起来,一年的功夫,雍正已经将胤?身边的诸多党羽贬的贬,流的流,还有一部分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早就立马滑跪了,顺便争先恐

后地将旧主卖了个好价钱。

如今的胤?,也只好在小处恶心雍正了。雍正越是骂,他回头就在弘时那边挑拨离间,各种茶言茶语,弄得弘时愈发心怀怨恨,他年纪又不大,根本不知道掩饰,何况面对的还是戒急用忍了N年的雍正,只叫雍正愈发恨铁不成钢。

原本雍正都想着,这个儿子没出息的话,好歹也是养了这么多年的实质意义上的长子,回头先封个郡王,再叫下一任皇帝加封为亲王,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结果如今瞧着弘时一副全天下都对不起我的模样,雍正顿时就没给他封爵的心思了。也不许他再去前头听政,叫他去上书房念书。

弘时气坏了,他其实就是典型的没有经受过毒打,但凡他见识过当初康熙怎么玩弄一帮儿子的,就知道雍正因为自己儿子少,对他已经很客气了!

但是,光一肚子不满也是无用,他手里无权,也没胆子真的跟亲爹对着干,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回了上书房。

如今尚书房年纪最小的是福宜,另外,雍正还将各家王府年纪差不多的侄子也给提溜进了宫一起读书,另外还有康熙几个年纪还不大的阿哥也混在其中,要不然,这上书房人就太少了一点,连牌桌都支不起来。

弘时被排挤了,他年纪最大,原本也没在上书房读过书,毕竟,雍正登基的时候,他就快二十岁了,这个年纪的时候,他的堂兄弟们好几个都开始办差了。如今他二十出头的年纪,居然又跑回上书房读书,还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模样,一帮半

大的孩子,一部分这个时候还不怎么懂得敬畏权威,另一部分却是人精子,就弘时如今这个样子,只怕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大家都是宗室,怕他作甚。

加上弘历如今已经意识到,弘时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他可是前几年就进了上书房,早就跟一帮堂兄弟混熟了,如今还有个跟自己一起长大的弘昼,同样是个胆大包天的性子,他们两个如今在上书房里头就是孩子王,只要稍微一个暗示,就有一

帮人愿意听从。

当然,这些小屁孩也没搞什么恶作剧,纯粹就是冷暴力,根本不理会弘时,弘时这个年纪,以前读书时候的伴读哈哈珠子早就各自有了前程,不可能再跟着他跑到上书房来读书,被一帮小屁孩孤立之后,他连发火都不知道朝谁发,毕竟,他这

个年纪了,跟下头小的计较,就显得小肚鸡肠,要是还计较不过人家,那就是废物点心了。

弘时当初在王府做三阿哥的时候没受过的委屈,在变成了三皇子的时候,短时间内成倍地砸到了他身上,齐妃理解不了他,她只觉得儿子这么多年在王府好好的,怎么做了皇子反倒是不能讨他皇阿玛的欢心了!她嫌弃儿子不中用,又胡乱出主

意,让他赶紧跟福晋一起,给皇上生个嫡长孙出来,皇上就算是如今看儿子不顺眼,总归看重孙子的吧!不见当初康熙废了太子,还将孙子弘皙留在身边抚养?

福晋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岳丈写写文章可以,在朝堂上也没真的实权,下头弟弟简直都是讨债的,连着刚进上书房的福宜,看弘时的眼神都像是在看珍兽苑里头的大马猴。

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挫折的弘时已经开始濒临崩溃,但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乃至廉亲王在他逃课出宫喝闷酒的时候,又开始给他灌输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廉亲王拿自己的事情来做比较,他表示,自己做皇阿哥那会儿,也是什么都要上进,他要叫先帝看到自己的好处,看到自己的能干,所以,那会儿,许多难办的差事都被他顶下来了,可最后又如何呢?先帝不说他才具不足,却拿他的生母是辛

者库出身来说话!这简直是笑话,那会儿宫里除了废太子和老十,大多数皇子公主都是包衣妃嫔乃至江南民女所出,辛者库也是内务府的一份子,怎么就卑贱了?

像是现在,弘时面临的就是同样的情况,齐妃就算是抬了旗,本质上还是包衣出身,而且还是包衣里头的汉包衣,若是雍正没有别的选择也就罢了,偏生下头还有个八旗著姓所出的弘历。廉亲王没提福宜他们兄弟几个,毕竟,这几个也太小

了。他们一帮兄弟当初夺嫡的时候,也从来没正眼看过十四阿哥以下的哪些阿哥,便是十四阿哥,其实年纪上头也仅仅就是抓住了夺嫡的尾巴而已。而福宜他们出生的时候,雍正都四十多了。

所以,在廉亲王口中,雍正就是倾向于让母族有个好姓氏的弘历做太子,所以弘时才干什么都不对。

弘时相信了廉亲王的说法,他几乎要崩溃了,他可以忍受因为自己无能,而被自己的皇阿玛放弃,却不能忍受仅仅就是一个出身,一个姓氏就被否决。你要真的瞧不起自家额娘,你当初干什么跟她一下子生了三子一女,还请封她做侧福晋呢?

结果等你当皇帝了,就觉得自己母子不合适了,所以额娘被汉军旗出身的贵妃后来居上,自己也开始动辄得咎,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