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寒门宰相 > 一千四十一章 吕六的心事

寒门宰相 一千四十一章 吕六的心事

簡繁轉換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5 09:42:57 来源:源1

五月陕西下了一场小雨。

吕惠卿披着斗笠蓑衣策马,在延州视察民情。

吕惠卿是办事极为干练之人,任何事情都是要亲力亲为,地方上的官员向他禀过事后,他并没有轻信,经常还要实地考察过一番,对对方说的话一一核实后,方能心底有数。

在他的任上,事无巨细,绝无拖延之可能,到手便办,立即就办。

下面官吏被他这雷厉风行的手腕给镇住了,不敢有些任何怠慢,而且以往那套糊弄上官种种手段,丝毫都骗不过他。一旦被他查出有任何办事不牢或欺瞒之处,必有重罚。

吕惠卿除了能罚人,也是能赏人能用人,破格提拔举荐下面官吏。

所以他被罢相知延州两年以来,虽称不上延州大治,但也是刷新政治,民称其便。

不少官员都对吕惠卿刮目相看,对方虽是人品堪忧,但简直是打不死的小强,丝毫没有被贬谪后的失意,满腹牢骚,反而比任相时更积极办事。

吕惠卿政绩传到朝廷后,官家对他赞叹连连,至于他最大的政敌章越,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官家面亲称赞吕惠卿为‘能臣’。章越也同意官家的提议,让吕惠卿兼任鄜延路兵马都总管,使得对方这位鄜延路经略使名副其实,真正的军政大权一把抓。

如此吕惠卿干劲更足了。

吕惠卿今日骑马来到田边,看着是一片茂盛的木棉地。

随行军骑立即将当地保长,保丁全部唤至,百姓们见有官员来,虽不知多大的官,但一见四处都是甲骑拱卫之状,一个个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只是干站在泥地里。

吕惠卿本人则脱了蓑衣摘了斗笠,走到木棉地里将一颗一颗木棉树看过。

吕惠卿看了这一幕心后,当即吩咐道:“让保长来说话!”

两名军士左右挟着保长扔在了吕惠卿面前,保长战战兢兢看着眼前这位身形瘦弱,一脸精明干练的吕惠卿。

保长虽猜测不到眼前这貌似大马猴的男子,竟曾经是堂堂相公之尊。

一旁的兵卒道:“相公问你一句你答一句!”

“是。”

吕惠卿看了一眼光脚满腿是泥的保长道:“入春后可见得官吏下乡?”

保长道:“见得。”

“嗯?”吕惠卿眉头一皱,他三令五申在春耕前不得有官差下乡打扰百姓,居然有人敢犯他的禁令。

“何时?”

“就在今日!”保长谨慎地答完后,顿时屁股给人踢了一脚。

左右骂道:“刁钻!”

吕惠卿笑了笑,众人见此方敢笑了,保长也笑了。

旋即吕惠卿敛去笑容,问道:“保正,此地的木棉种得如何?”

保长道:“今年二三月谷雨是立种,要等大暑立秋时摘实。”

“你可知木棉不计入户等?”

保长答道:“晓得,之前县衙里有公人说过种木棉树不算户产,日后重新造册不按此计户等。如今棉布正是好卖,所以我们乡里正好有几块闲地,便种了木棉树在此。”

吕惠卿微微点点头。

自实行免役法,青苗法以来,不少陕西百姓为了免升户等,都把自家的桑树都给砍了,把牛给杀了。就是怕官差将这些纳入户等的计算。

但陕西四路唯独延州一路种木棉树不在此列,没有算入户产。

这是当初吕惠卿答允章越的,要在延州一路推广木棉。对于答应过的事,吕惠卿办得一向是十分尽心。

如今秦州,长安有商人专门收购这些,并染制成棉布通过熙州市易所销至青唐,西夏以及内地。

吕惠卿专门看过这棉布,他年少时穿过这棉布裳衣。这棉布称为吉贝布,其实海南传来的黎锦。用黎锦所制的吉贝裳衣穿在身上可谓格外暖和。

他拜相后,下面的人送过他一床绵衾,就是棉花所充的被褥,夜里盖在身上也不怕寒。他询问人方知这绵衾是人以竹为小弓,牵弦以弹绵,令其匀细再填充入被褥中。

现在吕惠卿到了延州任上还在用这绵衾,晚上连汤婆子也不用,否则就是再名贵的罗衾,亦不耐五更寒。

这自己这堂堂使相都稀罕之物,如今在陕西,听说苏杭都开始大力推广。

要知道绸衣锦服是不足以御寒,普通百姓更没有这些只能用草及芦花御寒,一个冬天后,饿死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连杜甫当年也只能苦吟‘布衾多年冷似铁‘,这位大诗人也只能以布为被,忍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但这棉布推广不同了,听说连秦州城里的士人都用得起了。

棉布最难的便是脱棉籽,这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行,但听闻章越发明了一等机器专门来脱棉,现在如今秦州,长安城中都有不少数百上千织户,如今棉布已是在陕西大量之地生产。

吕惠卿对保长叮嘱道:“这棉花在于纺纱织布,其比采桑无采养之劳,却有必收之效,比之苎麻,免缉绩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汝可明白?”

保长半懂不懂地连连点头。

吕惠卿见自己这番用心良苦的话不被保长理解,也是不以为意。

吕惠卿继续问道:“你不必怕,有什么要说的尽管说,本乡有无奢遮人物?”

说到最后一句时,旁人心底一寒。

吕惠卿治地方有个习惯,每到地方都要找【奢遮】人物的麻烦,若对方识相,乖乖配合便罢了,若不识相,轻则下狱,重则没命。

左右都是熟知吕惠卿性格的人,他这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下,很可能就是一户豪强破家。

保长道:“本乡穷困没什么奢遮人物,便是有也去了县里。”

吕惠卿道:“若有便告诉我,我来替你们除害。”

问完吕惠卿便让人牵过马来。

吕惠卿上了马后又对保长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不要顾忌。”

保长道:“去年乡里收成不好,两税加上青苗钱,役钱,日子便难了,不知可否迟缓则个?”

“不知好歹!”左右欲骂,吕惠卿止道:“我若允你一乡迟缴,旁乡也要迟缴,我如何自处,朝廷更是为难了。”

“不过今年五等户的役钱免了。”

“太好了!”保长喜出望外,说完向吕惠卿叩头道:“草民这便多谢相公了。”

吕惠卿看得不是滋味道:“我不许官差打扰你们春耕,允你们种木棉不计入户产,有奢遮人物便替你除之,这些事你都不来谢我,反而却谢免役钱这是何故?”

保长一脸喜色地道:“相公有所不知,咱们乡里甚穷,十户有九户都是五等户,免了五等户役如同给咱们一乡都免了役钱!”

“从此家家户户的老人孩子便可每顿多添一口饭吃了!”

吕惠卿看了沉默半响道:“你这不需谢我,要去谢姓章的才是。”

说完吕惠卿按马而去,他还是回头看了一眼,但见保长与乡民们说着什么,用土话说了一阵后,却见乡民人人都露出喜色。

不少乡民蹲在田梗旁捏着地里的土,那等克制又发自内心的喜悦,从一个又一个人脸上荡漾开来。

吕惠卿放眼望去远处是光秃秃的山脉,而广袤而贫瘠田土延伸至眼前,不远处的村落里满是东倒西歪的房子。

大风一起,到处都是黄尘漫漫。

这便是吕惠卿治下的延州,百姓们饥肠辘辘,衣不遮体。

而陕西四路比这更贫瘠的地方,比比皆是。

骑马在侧是吕温卿及吕惠卿两个幼弟吕虞卿,吕康卿。

吕家进士辈出,吕惠卿这一辈十个兄弟,八个中了进士。

如今在吕惠卿在延州为使相,便让几个兄弟入幕中,既是上阵亲兄弟,也是栽培的意思。

但见马上吕惠卿道:“章度之请让孟子配祀,又修孟子正义,不过是为了【以民为本】这几个字罢了。”

“【以民为本】这句话我听过却从来没见过,除了三代之时,这历朝历代下来老百姓,老百姓算得什么。真是可笑。”

吕康卿最年幼为兄长愤愤不平言道:“细民们只知道小恩小惠,他们不知道兄长的功业在哪里。”

吕惠卿道:“这也不算是小恩小惠了。”

说完吕惠卿下马在路牙子坐下。

“这募役法丞相,我与曾子宣用心最多,如今被他改了过来。可笑丞相宁信章越的一番鬼话,却不信跟随他多年的我。如今他这最是得意的免役法……被章三改了,他当多么悔恨莫及。可笑,实在是可笑。”

吕惠卿愤愤不平地骂了一通,先骂章越,又骂王安石,最后颓然道:“如今章三已成了气候,第一步是免役法,下面便是青苗法、市易法了。”

吕温卿道:“咱们兄长无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章三虽免了五等户役钱,但听说官家是不太高兴的。官家迟早还是要起用兄长的。”

吕康卿道:“没错,平夏才是最要紧的事,要夺取了横山,一切都不在话下。到时候兄长回京拜相,章三就要反过来看兄长的脸色,那时候……”

吕惠卿点点头道:“你们都说得不错,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章三正得志,咱们且先看他脸色便是。”

“我迟早是要回京,夺回这一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