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寒门宰相 > 一千九十三章 宰相夫人

寒门宰相 一千九十三章 宰相夫人

簡繁轉換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5 09:42:57 来源:源1

章越拜宰相后,虽值国事之际,没有接受庆贺。

但是家里也拦不住亲戚往来。

一辆写着‘杨’字灯笼的车马停在章府府前。

杨氏在儿媳张氏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杨氏看着章府的门第驻足看了许久。

杨氏想起了当年千里迢迢,从扬州至浦城见章实,章越的事,希望他们能接受自己的条件,接受章惇改籍之事实,消除兄弟二人心底的怨气。

身为前翰林学士杨亿的族亲,杨氏自幼也得过杨亿悉心的教导,曾被叹息若不是女儿身,也是可以出来做官的。

杨氏是很自负的人,从她成婚后,车马仍用着‘杨’字标识的器物便知道。

而且杨氏也是持家有方,如今章俞的家业,一大半都是杨氏赚来的。甚至章俞章惇仕途上一些要紧的关系,也是杨氏出钱打点的。

不过杨氏千料万料也没料到一点,章越居然可以一飞冲天,官至宰相。连章直也年纪轻轻,官居一路经略使。

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初杨氏眼底章越固是可造之材,但不如章惇远矣。

人家章俞肯从九天之上伸出一只手,扶你章越登高一步,但你却因一己意气给拒绝了。身处蓬蒿,却不懂得借势而上,这就是最大的不智所为。

哪知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天不负少年志,一介寒门竟凭自己中了状元,而今……

杨氏承认自己看走眼,看着章府门前贺客。当初自持为章府的贵人,今也成了贺客中的一人。

看着这些匆忙急切的贺客,仿佛章府门前这条门槛,只要跨过去便可以一步登天了。

“母亲,小心。”

杨氏点点头对张氏道:“今日章府贺客如云,也不知能不能见上一面。但既是来了,也就当走亲戚了。”

张氏恭顺地称是。

她知道章越之妻吴十七娘对杨氏从来是不待见的。

当然大户的闺阁人家面上都是春风,但是软钉子或一点细故,总是让你如同生吞了黄连一般。

徐氏不由心道,当初章越的婚事,不是杨氏在其中撮合的吗?

怎么十七娘丝毫没念自己婆婆的情呢?

难道女子都是这般忘恩负义之人。

杨氏,张氏步入了章府,得知章越今日宿直,并不在府中。

杨氏心底有些失落,章越这些年对她一直是恭恭敬敬,年节问候都不落下。若她今日来,章越再忙也会见自己。她本待是见一见章越,也为章惇以后铺一条路。

到了章越这个位置,不暗中下绊就已是天大的人情了。今日来章府拜会的官员,亲眷,大多也是表达一个态度。

见不到章越,那么见见于氏和十七娘也是可以。

杨氏和张氏经过垂花门,再穿过一条抄手游廊,便到了偏厅里落座。

偏厅里布置得整齐,大朱红色的幔帐,满地铺了柔软毡毯,墙脚盆景里的富贵树,及万年长青的绿竹,以及一色八成新的家具。

上了的茶则是‘小龙团’。

这一切处处预示着一个新贵之家,有些仓促,准备不足,但一切又那么欣欣向荣。

几个接待伺候人的女使出来给杨氏告罪。

杨氏心底虽不满意,但面上仍是淡淡地笑了笑。她很善于与这些贵人身边服侍的人打交道,以符合她们口味来说话,让她们有等错觉似与他们的主人平起平坐了一般。

章府的女使说话都很有分寸,并没有因主家如何如何便飘了,这令杨氏看到章府规矩之严,正是一个家族正在冉冉上升之势。

对方走后,杨氏便与张氏挑剔,方才章家礼数哪里,哪里不够周全,哪里哪里器物摆放不够得体。透着人家毕竟还是骤然上来的,底蕴说到底还是不够的意思。

张氏听了就是浅笑,也不搭话。

片刻后于氏在儿媳吕氏搀扶下来了。

两边坐下说话,于氏当年与杨氏有芥蒂,但这么多年也淡了。

问询了身子后,二人也是感慨岁月不饶人。于氏是章家长媳,吕氏是长孙媳,乃支撑起一家门户的人,其实她们来见已是足矣。

但杨氏还是打探道:“十七房里不知是哪家客人?”

于氏道:“是鲁国公府的客人。”

杨氏方才明白,自己错怪了。

鲁国公府就是曾公亮的府上。

于氏解释道:“好像听十七说鲁国公身子不太好,怕是日子不多了,故想要个良谥配享,也是荫庇后世子孙的意思。”

“所以借着今日登门道贺三郎拜相,她的家人便找到十七了,也是念在同乡的情谊上,帮一帮忙的意思。”

一旁张氏也是释然,为何十七娘没见自己,确实有更重要的客人。

杨氏道:“我听说鲁国公时日不多了,虽说其子出任枢密副使,那是因为舒国公推荐的缘故。”

杨氏心道,官家本人是一直不喜欢曾家父子。

“听说官家曾将曾公亮比作张汤之张安世,言其不能持廉。”

众人听了这才恍然。

于氏笑道:“所以这便托一托十七了,也太看得起咱们。”

杨氏和张氏听了都出意味深长的神色,连曾府这等昔日的宰相府邸,都要上门请托。哪怕曾孝宽还是当今宰执。

什么昔日的宰相,都不如现任的宰相好使。

吕氏打量着杨氏心道,这女人果真厉害,可惜却治家无方,否则也不会弄得章越和章惇二人至今失和。

坐了坐后,于氏吕氏便见其他的人去了。

杨氏对张氏道:“章家也不怠慢你我,只是今日确实不如从前。”

“要换了二十年前,以我的性子又何必到此看人脸色,但如今身子都埋半截入土了,不如当初了。”

“你记得一句话,咱们妇人家在外别人所给脸面,全是夫君所赐。”

张氏点点头,旋即见杨氏眼角有泪光问道:“母亲怎么了?”

杨氏摇摇头道:“没什么,一转眼那么多年过去了,若姐姐还在世,看得她的子孙如此出息,今日也是欢喜得不得了吧!”

张氏见杨氏泪盈于睫,轻轻合住杨氏的手。

今日十七娘穿着一身贵气的红衫,脸上虽有些疲惫,但神采奕奕,容光照人。

这一刻张氏更深切地体会婆婆所说,女子在外的脸面都是夫君所赐的道理。

章越是乌发宰相,十七娘更是年轻,比起那些白发苍苍而得诰命的宰相夫人而言,她们用珠光宝气的发簪宝钗和各式华服来装点自己。

跟着夫君多年终于熬出头的沧桑,自要用身外之物来掩饰。

但十七娘却不用如何打扮,他自小生在宰相家,人家从小便有贵气。

张氏暗中打量心道,若我也是她这年纪成为宰相夫人,定也是这般盛气。

杨氏一脸笑容地向十七娘道了贺,十七娘笑道:“三郎今日宿直,改日我让他登门拜访姨母。”

杨氏心底一喜,今日十七娘对她态度比以往好了许多。

都身为宰相夫人了,也不该再纠结着过去了。

杨氏道:“丞相今不同往日,陛下委托以军国大事,不该为此奔走一趟。”

十七娘闻言笑了笑没有接话,而与张氏说话。聊了几句,十七娘心道,杨氏倒也识人,觅得这般贤淑的媳妇。

这般好的媳妇可以兴旺家里三代。

张氏不知十七娘心底对她评价如此高,但她为人一向谨小慎微。二家有隔阂,张氏平素与十七娘交往不多,这一次方才真正接触到。

从名义上来说,二人其实应该是妯娌的。

但是兄弟两家,如果一家兴旺发达了,若不帮衬帮衬,另一家心底是会落下芥蒂的。何况另一家当初还是落难的时候。

如今眼看着人家飞黄腾达了,这边再回过头来,就纯看人家想法了。

说了几句话,十七娘便不失礼数地送客了。

虽说了不到半盏茶功夫,张氏看着杨氏神色甚是不错不由问道:“母亲,明明人家对我们并非亲近,为何你却如此欢喜。”

杨氏笑吟吟地道:“你知道,看人家家中主母的态度,便可知她家官人的态度。”

张氏笑道:“可是母亲,我听说在章府,章丞相是事事要听夫人主事的。”

杨氏失笑道:“是啊,但在这么大的事上,她不会自己拿主张的,肯定是要问过官人的意思。”

“什么这么大的事?”张氏问道。

杨氏笑道:“你莫要与我揣着明白装着糊涂,你不愿惇哥升任宰执吗?”

张氏惊喜道:“能固然是好。那她怎会知道?”

杨氏道:“惇哥儿任过三司使,又出任翰林学士有段日子,官家对惇哥儿非常赏识。只要三郎不反对此事,惇哥儿总有一日可以进入枢府。”

张氏点头道:“故而十七明白我们心意,便见了一面。”

杨氏叹道:“惇哥儿能不能为宰执还要看他的造化,但三郎只要不在这事阻碍惇哥儿,咱们便承他的情了。”

顿了顿杨氏对张氏道:“你回去将洛阳东郊外那五十亩上等庄田作为贺礼,明日将地契送至章府。”

张氏道:“章家恐怕不会收。”

杨氏道:“送不送在我,收不收在他,咱们求个放心。”

张氏知道此事关系章惇日后前程,点点头道:“媳妇知道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