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寒门宰相 > 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头上按头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头上按头

簡繁轉換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5 09:42:57 来源:源1

第1141章头上按头

王珪道:“集贤,我听说苏子瞻获释后,又作了几首新诗。”

章越佯道:“竟有此事?”

王珪道:“子瞻是你保的。你要多提点提点他,不要再办令你我为难的事了。”

章越道:“史馆,苏子瞻实乃陛下开恩之故,我不过说了几句话罢了。”

“其实史馆也早就看出陛下并无杀子瞻之意。”

王珪道:“本朝有不杀士大夫的制度,虽说未成文,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但就是这番心照不宣,故而才让苏子瞻肆意妄为,妄议朝政。”

章越道:“此确实是苏子瞻的罪过,但也到此为止了。”

“史馆,陛下这番赦免苏子瞻说是看在曹太后面上,但说来也是陛下爱才之心。盛世杀大才于国不祥,此话岂无道理。”

“宁动三江水,不动道人心啊。”

王珪闻言神色一顿,官到他这个位置的人,或多或少都信一些玄学。

王珪道:“仆也是爱惜苏子瞻的才华,但为国家故。”

王珪换了个话题道:“如今交子跌破五成了,民间物议沸腾,不知你有何应对?不是我问你,是冯三元问的。”

章越道:“朝廷已拨了两百万贯钱币,在市面上收购交子。”

章越心道,交子盐钞跌得如此厉害,有些奇怪。除非兰州大败的消息传至汴京,梁乙埋乘势席卷熙河路。

所以提前得知消息的商人们,知道丝绸之路断绝的消息,在市面上提前抛售交子。

但朝廷的消息渠道是最快的,不至于让商人们先知道。

章越继续道:“其实交子和盐钞波动本就是正常之事,只要兰州胜负一出,则波动自会平息。”

王珪道:“叶祖洽办事不利,仆看他不合适在判监之位。”

章越道:“禀史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王珪道:“既你有此言,仆也不好再说。仆也不知道如何替你遮掩,一会陛下问起来民间因交子物议沸腾之事,你打算如何说辞?”

王珪看似好心劝告,其实也是一等威胁。

章越道:“御前我来分说便是。”

王珪点点头一副‘别怪我有言在先’的表情。

两府议事,殿外昏暗一片。

议事中,冯京屡屡批评西夏征讨事及交子大幅贬值之事,认为正是朝廷对西夏政策反复不决,导致了这一局面。

富弼在洛阳发声,冯京便在汴京响应,翁婿二人真是如同一体。

议后章越留身奏对。

看着神色不善的官家,章越明白,官家对章越将权力下放行枢密院是有意见的。就好比将人菜瘾大的新手玩家手脚绑住,让他看着别人打游戏般。

解释了一番交子波动的问题后,官家稍稍放心道:“朕知梁乙埋八十万大军围困兰州时,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到兰州去。”

“但千里之外,本要下语给前线将领,但念及卿言还是忍住不发。”

章越心道,官家就是剁手党那种。控制不住自己的麒麟臂。

章越还以为官家下面要就兰州军情和交子波动的事敲打自己一番,谁料到官家接下来却道:“朕这几日看兰州军情,每夜都难以安枕,头涨得厉害……”

“朕想过了,帝王后事都得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卿要为朕计议。若朕死后,朕的法令和基业如何?”

官家这一句令章越大为意外,谁也没料到官家将自己留身,居然商量的是这件事。

章越立即道:“陛下之寿可享百年,何言眼前之事。”

“就算是未雨绸缪,臣也以为后世子孙必因循制度,基业万万代。”

官家看向章越,自己因焦虑兰州战役之事再度病倒,不过这次得到钱乙诊治后,立即恢复了健康。

所以宰臣们都没有察觉。

不过钱乙告诫天子不能再这般劳碌和操心下去了,否则神仙难药。

但要让官家对朝政放过不管,令大权旁落。他是如何也舍不得,也不甘心的。

但是他念及每况愈下的身子,突然有了今日这一段君臣对话。

官家道:“此处只有君臣二人,这些话你便不要说了。今日朝堂上朕也看见了,天下似冯京,富弼之流还有很多。”

“朕最担心的便是平衡党争,调和新旧两党,以期稳住政局,朝堂上下不要再乱作攻讦。”

章越道:“元丰之年,君臣之分已正,但是强压之下,人心未必服。”

官家道:“诚如是,这些人永远都在,无论变法之初还是如今,要他们承认变法之利永远也办不到,除非朕杀了他们或通通留放至岭南去。”

章越听了不说话。

官家顿了顿道:“不过朕不会这么办,朕连苏轼都舍不得杀。只是朕死后新政怕是难以为继,一辈子心血毁于一旦。也怕重演唐时牛李党争的一幕,使朝堂上撕裂作两半,那时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章越道:“前几日苏轼曾至臣府上言过此事。”

官家听了章越言苏轼上门拜访,一点也不意外,此事他早就通过皇城司的刺探知道了。

不过章越却直接道出,可见对方之‘实诚’。

章越道:“陛下,苏轼之前与臣所言‘头上安头’之语。”

章越将这个典故讲了一遍然后道:“苏轼恰好也问了臣同样的问题。”

官家对苏轼这话不太理解,难以置信反问章越道:‘头上安头’真能消弭党争吗?

章越道:“回禀陛下,苏轼的话确有道理,但是没有用。”

“陛下,党争之争,看似两种价值观之争,背后其实是立场之争。”

“大多数人都是从自己立场看待问题。”

打个比方好比网上网友对一件事分成两派,整天争论个不休。有些网友还讲些道理,但有些网友都是各种夸大其词,编造谣言的。

至于其他吃瓜群众,只是偏听偏信于自己喜欢听到的消息,对于消息真假不仔细辨别。

章越道:“今新党旧党党争也是这般,旧党之官员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看事。”

“旧党之官员,自变法起便一直说新法不好,甚至编出各种谣言抹黑和诽谤新法,这一次兰州大战之事,也是各种谣言满天飞。”

“譬如臣也被编排了话。”

官家也知道,坊间流传章越非要保住兰州,是因为在熙河路有大量的私产,甚至熙河路一半的土地都是章家吴家的。在熙河路交引所里有多少多少的股份。

但章越是否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章越道:“陛下,这些谣言一阵一阵的,过了就算了,之后也无人追究,但对于臣而言却是……”

官家道:“章卿,朕还是信得过你的。”

“臣谢过陛下,苏轼说‘头上安头’,除了讲自身外立场,再安一个头来审视自己的立场。”

“这放在禅宗之中就是内视之法。”

“可大多人不具备于此,若可以抛开立场而谈事实,他苏轼可以办到,但九成的人办不到。”

“苏轼想让新旧两党的官员一起‘抛开立场谈事实’,一起实事求是,可能吗?”

“唯有做梦!”

听了章越之言,官家笑了。

章越道:“何况臣对抛开立场讲事实的人,也不是很赞同。”

“譬如是自家的孩子,再如何如何,父母看得都要比别人的孩子聪明吧。父母与邻居争吵,无论有理没理都是要偏帮父母的吧。”

还有一句章越没说,你苏轼和章惇虽政见不合,但人家好歹救过你的命吧。

官家对章越这话深以为然。

“故臣常常与陛下道,可以偏信却不可以偏听便是这个道理。但臣以为要消弭党争,也是在此头上安头之法中。”

“卿速道来。”

章越道:“此好比佛家讲拜佛,其实佛家是讲究拜自己的,这叫‘因我礼汝’。”

“所以礼佛是教世人懂得敬字。孔子也讲‘祭神如神在’。”

“不仅要敬,心一定要诚。修佛修到后来才明白敬佛就是敬自己,诚佛便是诚自己。”

“因为大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要立了一个像,让你们去拜像。”

“所以要消弭党争,就是要立一个‘像’来。通过此来达到‘抛开立场而谈事实’”

“什么像?”官家问道。

章越道:“一个如神一般的人物,让所有人都信服他,从而镇压住两党的分歧,消弭党争。”

“这天下唯有陛下可居之。”

官家言道:“可朕已是皇帝!”

“还不够!”章越干脆言道。

“那当如何?”官家声音急切。

“改官制、修新政、伐党项!”

官家点点头。

其实这话也是章越对自己说的。

用不在餐桌旁就在菜单上的话来说。

站队是弱者才需要考虑的事,而强者决不轻易站队。

设立皇帝这个位置,可以使他尽管有好恶,却可以避开站队。

可以调和分歧和行中正道。

那么作为臣子呢?

首先你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一开始肯定两边都不高兴,但只要两边一直都奈何不了你,最后就会变成两边都求着你。

这也是自己要走的路。

官家靠位置,而章越只有靠能力。

当你一次又一次的带来胜利,那么很多人就会从质疑变成佩服,放弃思考,而无条件地盲从于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