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寒门宰相 > 一千一百七十章 我能未雨绸缪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七十章 我能未雨绸缪

簡繁轉換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5 09:42:57 来源:源1

殿中。

冯京坚持不可救援,这也是他一贯的态度,反对轻易与党项产生争执。

“上一次在兰州大捷,杀了梁乙埋不过是巧胜而已。此不可一而再再而三。”

“此事若假,救援归义军则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兰州有再度丢失之忧。此事若真,区区数万汉人,真正又济得什么事?”

“反而有背信弃义之危,党项有了用兵的口实。仅仅凭几个商人的口信就要冒此风险?”

章越听说梁乙埋死后,李秉常架空了梁太后实现了真正的主政。他通过不断亲睦宋朝,给宋朝使臣出手十分的大方。

同时李秉常也收买了不少宋朝读书人,后面听说了富弼曾经主张二十年不言兵事,于是梁乙埋的使者每次来大宋,都问富郑公何在?富郑公安好吗?

后来听说冯京是富弼的女婿后,又是三元及第后,当场表示非常的崇拜。

他说咱们国主李秉常倾慕汉学,对于冯京这般三元及第的英才十分仰慕。

反正是一顶高帽子送上,当然以冯京的智慧不会这么简单就着了套了。

不过在意识形态方面,冯京与岳父富弼,司马光保持一致,那就是认为官家和章越二人不要再折腾了。

即便在兰州大捷后,冯京消停了一阵后,但今日却说得非常坚决。章越记得以往的冯京一贯都点到即止的,为何今日如此坚决,难不成是不想干了吗?

章越知道自己办了中书官制详定司,招揽了不少年轻,且胆识过人的官员,其中对军事的改制上触犯了枢密使冯京的利益。

其实冯京如今年老多病,真有几分退意。何况冯京确实代表了一些持重官员的意见,

章越道:“陛下,臣看此事不能因诱伏之事,而不解救这些归义军的后人。”

官家问道:“卿有何高见?”

章越道:“陛下,臣看当如此部署,令熙河路各州戒备,令苗授出熙州自兰州孤质堡一线布防,令王廓率湟水,兰州,黄河之水师沿庄浪河溯流而上,打探归义军的消息。”

“最后命兰州并派出一旅以轻骑渡过黄河以十里为限,接应归义军,同时秦凤路和泾原路各调兵马至界上为援。”

听了章越所言,众臣子都知道他一切已是腹有良谋,不作任何无准备之事。

官家又惊又喜问道:“朕早知熙河路凑备水师,竟已可横舟逆流而上的地步吗?”

章越一直不想暴露在熙河路建立水师的意图。

将来他是要沿着兰州从黄河一路乘舟而下,最后攻打灵州的。这些年他已是暗中命人将从兰州至灵州这一段黄河的水文情况弄清了。

日后作为舟师济粮,甚至进兵之用。

让党项人知道他有水师肯定会倍加提防,他以后从兰州通过水路进攻灵州的意图。

章越道:“陛下,从熙宁五年起,朝廷攻取了熙州后,臣便在熙州设立水师以作为转输之用。当时已有水师五百余人。”

“这些年从洮水,湟水的屯田处,不断以舟济粮,供给重兵驻扎在兰州熙州会州的兵马作为粮饷转输之用。故而水道上一直有水师侧翼安全。”

“熙河路民风彪悍,还有两百万土民,这些土民平日看起来与大宋很亲善,可是一旦发生什么事,朝廷还是不能太指望这些人的忠心。所以臣从川蜀就近招募了舟师,平日既可自卫,也可运输粮食。”

“众所周知党项人是肯定没有舟师的,如果我们出动舟师,沿着庄浪河而上打探接应应是无忧。”

“庄浪河河流主要是降雨和冰雪融化,只有七月到十月水量可以行舟,其他都是枯水期或断流。臣算过时间这一趟也算是正好赶上。”

官家听章越之言还有什么话说,人家章越腹有良谋,什么都想在了你的前面。

就在冯京还猜测归义军归降是真是假时,章越就已经创造好了一切的条件,谁料到舟师派上用场了?

章越也没全说实话,因为庄浪河水文情况不太好,用舟师去接应还是有些风险的。

官家道:“章卿未雨绸缪,特意在熙河路这等地方为朕操练了一支水师。”

“一切照卿谋划的去办。”

章越走下殿后,冯京道:“章公,归义军居凉州已久,早已是党项化,其今日降我,他日又叛如何?”

“反复无常,性常多变,以后恐是祸根。”

章越听冯京所言,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郭药师。

历史上郭药师降宋时候,话也说得很好听,比如说自己身在辽地多年,但始终是以汉人自居。

反正这个民族认同感的话,宋徽宗听了也很受用。话说回来,其实每个皇帝都一样。

最重要的是宋徽宗的意图与官家和章越如出一辙。他也需要郭药师这样一个榜样来招揽幽燕的汉人。

宋徽宗对郭药师是非常信任的。

章越道:“归义军部族不过是上万之众,若是降宋只有仰我鼻息而存,其实说到底还是国力的强弱所在。”

章越对冯京的建议道:“冯公好意,仆心领了。”

冯京闻言叹了口气,颇有良言不用的遗憾。

之后圣旨加急传递至兰州。率领兰州水师的王韶之子王廓。

王廓此人继承了父亲的野心和大志,负责操练水师之事。在朝廷令下让王廓率领水师北上庄浪河接应时。

兄长王厚眉头紧皱,他不是没想过这个情况,但庄浪河只有四个月能通航,而宋军的舟师只是在湟水,洮水行舟,对庄浪河的水情并不熟悉。

一般情况下北上,会遭到党项人的拦截,防止宋军窥探虚实。不过王廓得令之后还是欣然应命,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

王厚也只好由着这个弟弟冒险。

黄河从积石军而始一直可以通航。

至熙河路势力范围抵至积石军范围时,已是在上游开始修建堤坝灌溉民田,同时不断地疏通河道,修建了码头。

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运粮所用。

熙河路缺粮,所以朝廷为了避免转输之苦,高价从民间买粮。同时招募番人弓手授田屯田。

其实与章越的思路借鉴了北魏名臣刁雍。

当时北魏在灵州设镇,刁雍提出在黄河上游积极屯垦,之后通过黄河水运运粮至沃野镇。当时刁雍首次尝试在黄河上用木船运粮。

经过汉人数年的经营水道,从积石军至兰州这一段水运已非常成熟,当地番人经常驾舟至兰州附近用粮食或者其他商品与宋人换丝绸或棉布。

而这些番人有时候还偷偷在庄浪河水期时,至党项人那交换走私商品。

对此宋朝和党项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因为宋朝和党项是通过和市交易的,这些青唐如今属于半独立于宋朝治下,他们与党项人交易,宋朝也不太好管。

现在王廓也是驾着舟师从黄河上游,以青唐番人商人的名义至庄浪河河边一座镇上。

一路舟船行来都是遍目所见黄河北岸,无数的青稞麦田到了硕果累累的时候,好一番丰收的景象。

商人对王廓道:“以往宋与党项交战时,党项生怕宋人来抢夺,都要提前抢割青稞,绝不至于眼下放在田里。”

王廓听了商人言语道:“百姓和我们商人非常期盼和平的,党项与宋朝几十年来的战争,最受苦的还是两家的老百姓。”

“但是庙堂上的诸公怕是揣着自己的心思,战火一起,两家就再无安宁可言,可惜这和平光景不过半年。”

王廓闻言一哂,他是个立功心切的人,哪将商人这些抱怨放在心底。

王廓率领舟师抵达庄浪河边党项人的军镇时,党项人见突然这么上百艘船都是如临大敌。

这商人倒是与党项人贸易多年,说是运送木头到上游供给修建行宫的。

党项人听了也不意外。

宋夏和平后,李秉常改制汉俗,在凉州附近模仿汉人的制度修建行宫。他也是几乎以宋朝代言人的身份,接见西域来的商人。

大意是你们跟我做生意,大可放心。

不过党项人的信誉仍然是几乎为零。

党项士卒听了也不意外,加之商人多年以来与他们打交道,甚至连盘查都没有盘查,就让这支船队北上了。

这时候也确实是宋夏关系最好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两家要从此罢兵了。

商人告诉王廓交涉的结果,颇有感慨之意,言下的意思你看这大好和平局面要被你们破坏了,以后我的生意都没得做了。

王廓本以为要硬闯的结果,如今却顺利向北通行,每行一段路便派人乘着小船上岸打探归义军的消息。

直到舟师溯流而上数十里后,这里已是很难继续前行。

王廓当即带着一半兵马舍舟上岸驻扎,另一半则驻扎在舟船上。王廓在此派人往商路上探听消息。

而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名南下的西域商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一支归义军南下的消息。

从商人口中得知,原来归义军南下后已是阻截的兵马接了数战。

如今凉州正派追兵继续追赶,归义军的处境极为危险。

王廓听了商人的话后大喜,确认了确实有归义军后人南下,这并不是党项人的圈套。他们真的是不忘祖宗回归汉地。

王廓当机立断,他立即命一舟立即南归至兰州禀告此事,让朝廷出兵介入。

而王廓本人则是率领这一半人的舟师冒险北上接应这支南下的归义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