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寒门宰相 > 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万人如海一身藏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万人如海一身藏

簡繁轉換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5 09:42:57 来源:源1

章越写完辞疏,离开章府的这一日,汴京吹着大风。

大风沙下,肉眼几不可视物。

章越以往想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此刻想到是这股好风倒是将自己暂时吹下了相位。

“官人,真不要我陪你去定力寺吗?”

十七娘对章越言道。

章越道:“不必了,少则三十日,多则六十日,我便回来了。”

十七娘失笑道:“官人,还是这般有把握。”

“至少让三哥儿陪你去吧!”

章越道:“不必,他近来文章有长进或是开了窍,在府中好好用功吧!”

“也好!”

十七娘送了章越出门。

章越走出门时,幕僚们纷纷前来相送,看他们的神情似以为章越真的决定辞去相位了一般。

十几名幕僚纷纷道:“章公弃相位而去,若契丹大军南下,如之奈何?”

章越温和地道:“天子自有主张!”

但见张康国上前道:“丞相,小小刘伯均何足道哉,何必为了此人而自罢相位!将此小人流放三千里便是。”

章越道:“刘伯均弹劾我结党营私,私植党羽,若真将他流放三千里,便坐实了我此等罪名!”

“身居高位第一戒,便是滥用权位,成弄权之实。你说得对,我流刘伯均不难。但戒流放刘伯均之心方难。”

“当年唐介当殿狂吠抨击王荆公,王荆公又何尝介意了。”

听了章越如此说道,众幕僚们都是心悦诚服,当今为官之人,甚至一名小吏都是手里有点权力,便想着如何无所不用其极。

而章越身居高位,反思的却是克制自己的权力**。

章越说了这一句,不由感慨叹息,心怀天下兴亡之叹。

他这一番当然是假退,但此时此刻自己倒有了几分弄假成真的意思。

大多数人都是把揽权势不放手,又见过几人真将权势推让的。自己这一次若真弄巧成拙,真的将权位推让出去,绝不会成了一段佳话,反成了一段笑话。

成王败寇,就是这么现实。

在众幕僚的挽留下,章越走到府门前,回头看了一眼相府。

然后章越坐上一辆马车从相府直往定力寺而去。

去定力寺就是寻一个清净,否则官员们必每天堵门,要你重返朝堂,并以此制造声势。故宰相避位一般都是往寺庙中居住。官员们再大胆,也不会去供着太祖皇帝和梁太祖画像的定力寺去敲门求见。

昔日出门前呼后拥,上百人开道扈从的宰相,而今坐上马车却显得格外冷清。

除了一名车夫和弟子李夔外,车马上别无他人。

章越觉得天地一下子清静下来,片刻间又恢复到那无官一身轻的少年时候。

读书人出世和入世,木雁之间或许就是如此吧。

满街之中,有这样上百辆往来,谁也不会注意到其中一辆是宰相所乘。

从言盈天下的宰相,一言一句都备受人瞩目,而此刻身处万千百姓之间,谁也不会留意到你片刻。

章越闭上双目,渐渐找到了一点大隐隐于朝的意思。

难怪是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

章越辞疏,官家收到了。

这当然是走流程,官家目前根本没有罢章越的意思。

若要真正罢一名当朝宰相,不是这个流程。一般都是先派人逐步替换或拿下,对方分布在各个中枢要害的党羽。

等真正到了罢了他不会使朝廷停转后,最后才让他走人。

这是一个从下到上的流程。

更何况如今各个衙门中枢位置,经常都是走马灯般的换人,就算新替补上来的人选不用多久也能执掌权力。

不过以上说的是天下无事的时候。

眼下是怎么局面,辽国党项大军压境!

不过眼下见彗星凌空,官家下诏,以星文变见,避正殿,减常膳,静居修德。

正在避殿减膳的官家看到章越的辞疏,揣摩着章越的意思,不用多想肯定是挽留。

这也是君臣故事。

宰相一辞职,你皇帝就马上批,这不是赶人走吗?一般要三辞后,这会见分晓,到底是天子是真心想留,还是宰相真心想走,官员们就判断出了。

这一系列拉扯最少都是十几日,一个月的。

官家有一个念头,趁着章越不在朝。他将与辽国议和的大事定下,再让章越回朝。

想到这里,官家立即召见了新任枢密使孙固。

孙固与官家几十年君臣,从潜邸时就伴驾在旁,自是关系比较亲近的。

官家对孙固道:“只要不让出凉州,如何能换得辽国退兵?”

孙固言道:“辽国以如今党项国主乃辽主女婿之名索地,名分确实在其之手。实是一点也退让不得。”

“臣一时也想不到拿什么条件来交换。”

“不过有一条臣是知道,这些年开边虽有领土所得,但耗财赋弊民力亦是如实。只要拓边望宠之臣仍在,宋辽宋与党项一日不能平和。臣请先罢去吕惠卿、沈括、王厚三人之职,以老成持重,识得大体的臣子易之。”

官家一听心道,这哪成。

官家咬咬牙,当即道:“只要宋辽能够太平,朕可以委曲求全,忍一时之辱。”

孙固拜下道:“陛下以大事小,实乃乐天保天下的英明之举。”

“臣为天下幸之,为万民幸之。”

孙固虽给自己戴了一顶高帽,但官家道:“朕不要听这些话,朕要卿拿出细故来!”

孙固闻言道:“治乱者当先治心……”

细故就是具体办法,但官家听了半天孙固没一点细故,都是一番大道理。

官家摆了摆手道:“辽国泛使马上就要入京,朕改易卿来处分谈判事如何?”

孙固道:“陛下,臣以为辽国所持的乃铁骑可随时饮马黄河,直逼京师之势。这汴京虽好,但不如蜀中,江南安宁,只要陛下作出迁都之势。辽国见我有这等决心,必不敢索要太多。”

“无论如何,陛下的万金之躯才是最要紧的。”

官家听得目瞪口呆道:“辽军还未南下,朕这就要迁都了。”

孙固道:“朝廷精兵都集结于西边,河北兵马无力阻挡契丹铁骑南下!”

孙固离去后,一旁御前处分军事的李宪道:“陛下,当今之时怎可弃能臣,而用庸臣呢?”

官家道:“卿有所不知,章卿实令朕有些畏惧。朕永远料不到章卿下一步是什么!”

“譬如这一次可密令韩忠彦挑衅辽主,差一点令两国交兵。”

李宪道:“陛下,臣以为丞相所思有理。”

“到了此刻,唯有表示与辽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气势,若再如以往般卑微求和,辽人反会小看我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