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渔民开始长生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边城往事

从渔民开始长生 第一百一十二章 边城往事

簡繁轉換
作者:敢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5 21:43: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冬季来临,桂林郡南方遭遇了洪水,又有灾民到处逃难。

洪水只是直接原因,本质原因还是老百姓粮食不够多,出现问题了没办法在附近解决,只能跑去印象里比较富足的地方。

珠城有土地又靠海,自然是许多流民逃难的地方。

流民不是一两个村的人,如果只是一两个村,附近的官员就可以调动粮食,直接解决问题。毕竟洪水一旦退去,那些田地还是可以再耕种。

而如果逃难,每天走路都可能会饿死、累死人,生病了也没办法得到救助。到了新地方还要卖身给人,而且多半是黑户,要不是迫不得已,谁会做流民呢?

什么?官府鼓励开垦?发放农具和耕牛?

这个信不得。

生地种熟是要时间的,第一年种什么,第二年种什么,头三四年要有规律的轮种,土地肥力才会上来。头几年是没什么收获的。

那头几年吃什么?自然是吃储备粮。

但要真有这么多储备粮,怎么会成流民呢?

田地开垦到一半,坚持不下去了,卖身给大户,连田地也一起卖,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卖身呢。

所以古代一旦成了流民,那就很难再获得土地了。

而流民一旦形成,说明当地官府以及附近官府都没了办法,那数量不会少,至少是上万流民,分批次按照各种路线迁徙。

真正想要摆脱世道运转的无形枷锁和牢笼,如果没有机缘,那就只能靠“藏”。藏住钱粮,藏住本事,藏起技能,如《西游记》所说,遇到三灾利害,只能靠躲。

唐泽穿越第一年就看着沈家默认的下一代家主赊粥,眼下第三年了,终于看到沈家家主赊粥了,虽然还是同一个人。

以前唐泽好奇心强,喜欢打探各种秘事,思考别人是不是有阴谋。

随着修为渐涨,他大多数时候内心清静,对各种事情已经兴趣不大。

长长的队伍等着赊粥,神情冷漠的男子,麻木的女子,板车上铺着厚厚的稻草,上边躺着生病的老人或孩子。

古代百姓不像现代人有那么多吃食,哪怕大乾百姓的吃食强于明清两朝,老百姓大多数也是瘦子,只是没清末排骨那么夸张。

没足够脂肪提供能量,稍稍饿一点就可能晕了,老弱病残在路上就可能被淘汰。

‘受灾的地方距离这里并不太远,走几天路就到了,减员应该不多。看这些人的鞋子,破烂情况也不是太严重……’

‘等等!前边那人鞋子怎么磨损那么严重!他走了多远的路?’

‘他的衣服虽是破烂,但也能看出不是大乾款式!’

沈家家主听着下跪男子诉苦,就要弯腰去搀扶对方起来。

男子突然暴起,手中出现了一把利刃!

附近所有人面色剧变,沈玉郎猝不及防,眼看着匕首就朝着他喉咙捅去!

一道金光闪动,男子脸上是准备得手的狞笑,接着脸颊凹陷,整个人侧身反倒!牙齿和鲜血落到地上,鲜血流入泥土中!

沈玉郎骇得后退了两步,眼神惊疑不定。

这时候他身后才冲出两人,死死按住了倒地的男子。

现场乱作一团。

看到沈家的家丁把现场控制了起来,唐泽这才离去。

晚上他钓完鱼了,拿着鱼获到蔡洪家,边吃东西,蔡洪边和他讲白天的事。

这得从几十年前说起了。

三十年前的时候,皇帝任用了一位大人为宰相,进行各种变法。

各种变法,主持者的目的都是好的,最后基本都坏事,因为执行的人不行。

原因很简单,让世家子弟去割世家的肉给朝廷,怎么可能割得动?除非允许世家子弟去割百姓的来补充自己。

当然,表面上不会许可,但对具体情况会假装不知道。

那时的新政使得老百姓受苦,世家也吃了亏,但大乾朝廷是赚的。毕竟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少拿了,自然有人能多拿。

朝廷得到了钱粮,对阵西夏算是有点成绩。

然而南方李朝这时候也在崛起,趁着大乾在对阵西夏,他们侵吞了大乾许多土地。

大乾以武立国,还是比较刚的,当即派遣大臣收编部落、打造船只,准备南方也开辟战场。

李朝得了消息,抢先袭击,一路攻破安州、廉州、邕州,掳掠大量人口。

大乾朝廷震怒,也不在南方练兵了,以郭仲通为将,率30万北军南下。

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得血流成河,差点打到了李朝国都。

郭仲通减灶诱敌,让敌军误判了大乾军队人数,伏击干掉了李朝太子。

李朝求和,归还了掳掠人口。

此时郭仲通军队也出现了大量问题,北人受不得南方瘴气,军中将士已病倒大半,也是不能再战了。

事情发生在三十年前,当年充当郭仲通军中向导,带大军抄小路偷袭的人,正是姓沈。

唐泽倒了杯桂花陈酿,一口饮尽。

“可惜当时我没出生,不然先登名录必有我姓名!”

安南本是华夏领土,王勃的墓就在那儿。五代十国的时候管不到那儿,有人叛乱,然后自称节度使,蒙混过关。

安南真正完全脱离掌控,还是蔡洪口中所说的三十年前的战争,和谈书里宋朝承认了安南的地位。

但这里是大乾,一切未可知。

“洪叔,你说我们和安南最近还会大打出手吗?”

“估计不会了。大乾防备的一直是北方,始终不怎么把南方当一回事。李朝一低头,朝野就不会再重视他们了。

我听说李朝现在搞了科举,建立了翰林院,打杀了许多为恶的地主,给百姓分了田地,还解散了大部分禁军,让他们务农。

我想未来几十年,他们都会相当平静。和我们的摩擦是会有,但估计就仅限于民间了。”

“这样啊……”

都分田地和搞科举了,那确实安定了。

况且北面的大乾打不动,西夏他们是打得动的,开疆拓土肯定找软柿子。

唐泽有些意犹未尽,总想找机会再揍他们一顿。然而就像蔡洪所说,大乾大敌在北方,所有人的这个认知并没有错。

当夜,沈玉郎携重礼到唐泽家拜门,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