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 第377章,《觉醒年代》的选角以及回北电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377章,《觉醒年代》的选角以及回北电

簡繁轉換
作者:柳白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26 04:24:13 来源:源1

在结束《源代码》的拍摄后。

李轩就‘看着’眼前的‘柯阳’离开自己的身体.....

和原来的‘源代码’所表达的内核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但似乎,这就是自己所想表达的内核东西。

...

林言的电影在各大影展接连获奖,却始终没有在国内拿到最佳影片。有人替他惋惜,说这部作品明明打动了无数人,为何偏偏输给了流量与票房?林言只是笑笑,把奖杯轻轻放在书架最底层,仿佛那不过是生活里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苏婉看着他,忽然问:“你不遗憾吗?”他摇摇头,目光落在小满正在涂鸦的画纸上??那是她画的一家人,四个人手拉着手,站在一座会发光的房子里。林言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轻声说:“我已经拿走了最重要的奖。”

那天夜里,林言翻出旧硬盘,里面存着他早年写而未拍的剧本草稿。有悬疑、有爱情、有荒诞喜剧,风格各异,却都像隔着一层雾,看得见情绪,触不到灵魂。他一条条删去,直到光标停在一个名为《穿剧本》的文档上。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能进入故事里的那晚,颤抖着敲下的第一行字:“我不是疯子,我只是活得比别人更真实。”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忽然笑了。原来早在多年以前,他就已经写下了答案。

第二天清晨,林深照例端来热牛奶,却发现林言已经在阳台上坐了很久。晨风拂过他的发梢,手里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十年前他们在片场的第一张合影,那时苏婉还戴着实习生的工牌,林言穿着皱巴巴的衬衫,笑得没心没肺。林深站到他身边,没有说话。良久,林言才开口:“你说,如果我们回到那时候,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林深接过照片看了一眼,平静地说:“会。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你成为你的必经之路。”林言侧头看他:“你总是这样,一句话就把我心里的结解开了。”林深笑了笑:“不是我聪明,是你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偶尔需要一个人提醒你记得。”

苏婉起床时,发现客厅多了台老式放映机,是林言从仓库翻出来的。她说:“你还留着这个?”林言点头:“它放过我们第一部合作的短片。”那天下午,他们把幕布挂在客厅墙上,小满兴奋地跑来跑去帮忙调整焦距。当画面闪烁着浮现出来时,三人都安静了。那是一部十八分钟的学生作业,讲一个导演在梦中穿越进自己未完成的剧本,试图拯救那个因车祸死去的女主角。镜头粗糙,对白生硬,但结尾处男主角跪在雨中嘶喊“我不想再写悲剧了”的那一幕,竟让如今的林言红了眼眶。苏婉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原来你早就想改变故事了。”林言握住她的手:“可那时候,我还不会穿进去。”

那天之后,林言开始动笔新剧本。这一次,他不再犹豫,也不再反复修改开头。他直接写下第一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活着。”故事围绕一个作家展开,他能通过写作进入不同的人生,每一次穿越都让他更接近真实的自我。而在现实世界里,他有一个从不说话的影子,名叫林深,总在深夜为他煮牛奶,陪他看完每一个结局。剧本写得极快,仿佛那些文字早已存在于某个时空,只等他唤醒。苏婉读完初稿后沉默许久,最后只问了一句:“这次,你是想告别吗?”林言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低声说:“不是告别,是和解。”

拍摄再度启动。这一次,林言坚持要在实景地取景??那个他们最初相识的影视基地。那里早已荒废,杂草丛生,斑驳的墙上还留着当年剧组贴的海报残片。苏婉站在曾经的摄影棚前,指尖抚过褪色的“杀青大吉”横幅,忽然觉得恍如隔世。林言走过来,握住她的手:“还记得我们在这里熬过的通宵吗?”苏婉笑着点头:“你一边改台词一边啃泡面,我说你这样会胃穿孔,你回我说‘死也要死在剧本里’。”林言也笑了:“现在想想,那句话挺中二的。”苏婉靠在他肩上:“可我喜欢那样的你,炽热,不顾一切。”

小满成了片场最小的“工作人员”。她穿着迷你版的导演马甲,手里举着玩具摄像机到处“取景”,逗得crew一阵阵笑。林深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带着保温壶和毛毯,默默坐在角落。有新人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工作人员,他摇头:“我是来看他的。”那人又问看谁,他指了指正在调试镜头的林言,眼神温柔得不像话。后来整个剧组都知道了,那个安静的男人,是林导的“定心丸”。

拍摄进行到第七天,一场重头戏需要林言独自在空荡的老屋中表演回忆片段。镜头要求一镜到底,从青年写到中年,情绪层层递进。导演组担心难度太大,建议分段拍摄,但林言坚持一次完成。开机前,他闭上眼,深呼吸三次,然后缓缓睁开。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是林言,而是一个被岁月磨砺过千百遍的灵魂。他走到墙边,轻轻撕下一块墙纸,露出底下层层叠叠的旧日涂鸦:有名字、有日期、有歪歪扭扭的“我要当导演”。他伸手抚摸那些痕迹,声音沙哑:“原来我一直都在这里,从未离开。”

镜头结束时,全场寂静。几秒后,掌声雷动。副导演眼眶发红:“这已经不是表演了,这是生命本身。”林言走出屋子,阳光刺得他眯起眼。林深立刻上前,将外套披在他肩上,递上温水。林言握住他的手,没说话,只是用力捏了捏。他知道,刚才那一幕,他真的回到了过去??不是演,而是穿了进去。他看见年轻的自己在墙角写剧本,听见苏婉在门外喊他吃饭,甚至闻到了那年夏天特有的槐花香。十分钟的镜头,他活了整整一天。

当晚,林言发起了低烧。苏婉守在床边用湿毛巾敷他额头,小满趴在旁边嘟囔着“爸爸快点好起来”。林深坐在桌边,一页页整理今天的拍摄笔记,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梦。半夜林言醒来,看见他还醒着,便轻声说:“你去睡吧。”林深摇头:“我陪你。”林言望着他,忽然说:“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你不是一个角色,而是真实存在的人,你会是什么样子?”林深抬眼看他,目光平静:“我就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你需要我。”林言怔住,随即苦笑:“你总是这样,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最深的道理。”

三天后,林言康复归队。最后一场戏在海边拍摄??男主角站在悬崖边,将写满故事的笔记本投入海浪。风吹起纸页,像一群白鸟飞向远方。苏婉饰演的妻子走来,轻轻握住他的手:“接下来写什么?”他微笑:“写我们正在过的日子。”这一幕拍了三遍,每遍都完美,但林言坚持重来。直到第四次,夕阳正好沉入海平面,金色余晖洒满沙滩,他回头看向镜头外的林深,忽然脱稿说了一句:“谢谢你,让我一直有故事可写。”全场静默,导演最终决定保留这句即兴台词。

杀青宴那晚,大家喝得尽兴。有人提议让林言讲几句感言,他站起来,手里握着一杯茶??他已戒酒多年。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些年还能保持创作的热情?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写。我的妻子、女儿、朋友,还有那个总在背后为我煮牛奶的人,他们都是我的笔尖,我的墨水,我的光。”他顿了顿,看向林深,“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早就迷失在某个剧本里,再也回不来了。”林深没有起身,只是举起茶杯,对他微微一笑。那一笑,像是穿透了所有虚构与现实的界限。

几天后,林言收到一封来自偏远山区学校的信。是一位老师写的,说她带学生们看了他的电影,孩子们第一次讨论起“记忆”和“爱”这样的词。有个孩子写道:“我也想写一个能让妈妈流泪的故事。”末尾附着一张全班合影,每个孩子都举着一张手绘的“给林言叔叔的信”。林言坐在灯下读完,久久未语。苏婉走来,看见他眼角有光,便问怎么了。他把信递给她,只说了一句:“原来故事真的可以照亮别人。”

从那天起,林言开始每周抽出一天时间,远程给那所学校的孩子们上写作课。他不用教材,只让他们写自己最想记住的事。有个女孩写奶奶去世前给她织的最后一双袜子,有个男孩写父亲离家打工前留在桌上的半块巧克力。林言认真读每一篇,写下批注,有时还会录一段语音回复。小满常常趴在他腿上看电脑屏幕,指着某个名字说:“爸爸,这个哥哥写的和你电影里好像。”林言摸摸她脑袋:“因为他们写的,都是真的。”

林深依旧每日相伴。某夜暴雨突至,停电的瞬间,林言正写到关键章节。他正要起身找蜡烛,却见林深已点燃一支备用台灯,静静放在他手边。灯光昏黄,映出两人影子交叠在墙上,宛如一幅旧照片。林言忽然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写了,你会走吗?”林深摇头:“不会。因为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还在。”林言低头继续打字,嘴角微扬:“那你得陪我久一点,我打算写到一百岁。”

春天来临时,新电影入围国际电影节。评审团评价它“以极简的叙事抵达情感的深渊”。颁奖典礼上,林言捧着奖杯,面对全球直播镜头说:“这个奖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所有在平凡生活中坚持记录的人,属于每一个相信爱能穿越时间的人,属于那个在我每次迷路时,都会默默递上一杯热牛奶的人。”台下,林深静静鼓掌,眼里有星光闪动。

回国后,林言把奖杯放进小满的玩具箱。她抱着它咯咯笑,说要拿去幼儿园炫耀“我爸拿的金娃娃”。苏婉笑着摇头:“你爸真是越来越不在乎这些了。”林言靠在门框上,望着妻女嬉闹的身影,轻声说:“真正在乎的东西,从来不需要放在高处。”

某个深夜,林言突然惊醒,发现自己躺在一片雪白的空间里,四周漂浮着无数未完成的剧本碎片。他认得这个地方??那是他意识深处的“故事库”,只有当他濒临崩溃或极度疲惫时才会进入。远处,一个模糊的身影朝他走来,穿着笔挺西装,眼神锐利,正是十年前的自己,那个一心只想拿奖、成名、征服世界的林言。“你过得真失败,”那个年轻的他说,“你放弃了商业大片,选择了家庭和平凡,你现在不过是个小众导演。”林言静静听着,然后笑了:“可我现在写的每一个字,都发自内心。你当年拼命想写的‘伟大作品’,其实就藏在这些琐碎日子里。”年轻林言愣住,身影渐渐淡去。

他醒来时,天刚蒙蒙亮。林深已在厨房忙碌,锅里热着牛奶,香气弥漫。林言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下巴搁在他肩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过去的我骂我没出息。”林深转身,擦干手,轻轻抚过他眉间:“那你告诉他了吗?真正的出息,是活得像自己。”林言点头,眼底湿润:“我说了。而且我还告诉他,我有你,所以不怕迷路。”

日子继续流淌。小满上了幼儿园,每天回家都要讲新学的儿歌。苏婉接了一部新剧,但仍坚持每月回家陪家人。林言的新书出版,书名就叫《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首印十万册三天售罄。读者说这本书让他们明白,人生不必轰轰烈烈,只要真诚地活过,就是最好的剧本。

而林深,依旧每天清晨为他煮一杯热牛奶,然后坐在窗边看书,等他醒来。有时候林言会看着他,心里涌起一股说不清的情绪,像是感激,又像是依赖。“你为什么从来不问我要去哪?”他再一次问。林深放下书,看着他:“因为你去哪里,我都会在。”林言笑了:“听起来有点像小说里的台词。”他点头:“也许吧,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林言看着他,轻声说:“林深,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他轻轻笑了:“不是谢谢,是约定。”林言点头:“是啊,是约定。”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城市灯火依旧明亮。而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一直写下去。因为写作,不只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信仰。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只要我还在写,我就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而林言,苏婉,林深……他们都是我。而我,也终于活成了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