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刘寄奴 > 第三章 北伐

家父刘寄奴 第三章 北伐

簡繁轉換
作者:孙笑川一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09:4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武侯出使江东时,曾对吴主进言:“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数年后,吴主筑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

后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

建康作为晋都,以宫城为中心,宫墙三重,外周八里。

东南西北垒城数座,皆屯有重兵,比起固若金汤之襄阳城,也不逞多让。

马车从大司马门而过,值守在城门处的禁军甲士本想上前阻拦,但当车帘掀开,又自觉的往门旁退去。

穿过城门,便是两里长的御道,道路两侧旁柳枝随北风飘摇。

三两成群的宫女宦官们放缓了脚步,屈身颔首,待车马侍卫远去后,才恢复原状。

马车停在南掖门前,刘裕下了车,身后传来铁甲振动发出的哐当声。

待傅亮就位,刘裕这才往太极殿走去。

“茂宗、干木可在?”

“徐司马与张参军已在殿内候着了。”

刘裕没有回应,微微颔首后,有条不紊的迈过台阶,武士占据阶道两列。

殿内,左右两侧站着数人,皆是头戴进贤冠,身着深红绛纱袍,内衬白色单衣。

早已察觉殿外动静的张邵、徐羡之向刘裕作揖行礼。

同一时间,刘裕也向正上方拘坐在御塌之上的司马德宗作揖。

“陛下。”

“卿…卿免礼。”

这位至高无上的大晋天子,面对着阶下年近半百大臣时,口齿不清,双手紧紧托于膝前,头顶之上的通天冠微微晃动。

司马德宗语毕之后,扫了眼其腰间的佩剑,抿了抿干枯的嘴唇,不敢再直视刘裕,只能看向大臣们,讪讪地笑着。

安帝口吃愚笨,连春夏秋冬都无法区分,天子威仪早已如同司马家之气运般,荡然无存。

礼仪不可废,该走的过场还是得走,即使这次议事与他毫无干系。

“咳…咳咳!”

左前列为首的中年人面容清瘦,肤色略显苍白,正握拳及口鼻间,止不住的咳嗽两声,刘裕见状,有些动容。

“道和这是?可要……”

刘穆之抬手拒绝,声音带着些许嘶哑说道。

“偶感风寒,静养几日便能痊愈,劳主公费心了。”

刘裕依然担忧道。

“唉,应当以身体为重啊。”

说完,他又示意殿门处仆从点燃烛火,紧闭门窗。

比起其他功臣,刘穆之在刘裕心中是无可替代的,朝中大小事务皆任其一人决断。

刘穆之名义上任右仆射,实际上却担丞相之职。

一番安排后,众人才各自站位,等刘裕居于首位,刘穆之才稍有喜色说道。

“姚苌弑主篡位,秦立国不正,太子姚兴继位后,施政贤明,几番鏖战,这才有了当今疆土。其子姚泓,软弱无能,又体弱多病,姚秦为四国所围,赫连勃勃大胜其军,蚕食秦地,秦举国震动,内外人心不齐,关中之地唾手……咳可得!”

刘穆之娓娓道来,愈发兴奋,气色也随之红润。

殿内众人,除了听到弑主篡位的司马德宗,其余人无不亮眼看向刘裕。

秦国明主病逝,国内动荡不安,看似岌岌可危,但关内之地,依天险雄关而守,自周朝起,便是京畿之地。

前秦苻坚大帝,举全国之力南下,八十万秦军在淝水败于八万晋军,苻坚仓皇而逃。

此后,前秦分裂,北方征战不止。

自衣冠南渡后,关内饥荒不断,征战不止,比起人口,富庶,只怕将长安与洛阳绑在一块,都不及半座建康城。

关中有秦岭,扬州有长江,皆有天险所依。

但守归守,要想夺取关中,并非易事。

“右仆射所言极是,天赐良机不可失,北伐之事,应当早做筹谋。”

傅亮当即附和,徐羡之、张邵随即表态。

“关中乃华夏之龙脉,占据关中,方能睥睨中原,继而平定北方,天下一统!”

只要是读过书的,都明白关中意味着什么。

扬州吴郡富饶,不能总览天下,晋朝割据半壁天下,仍不能掌控地方豪族世家。

就比如西蜀之地,山脉环绕,地处西方,离建康甚远,纵使刘裕西征灭亡谯蜀,使其重归晋地,也只是名义上。

在刘裕发兵讨伐前,蜀地割据于晋,常有叛乱自立之事。

如今就算一时安稳,不过是表面之上。

一旦往水中抛下一块石子,都能激起千层浪花。

刘裕在数道火热的目光照耀中,身处在阶下的他仿佛才是真正的在位天子。

血气涌上心头,没有男儿能眼睁睁看着建立万世之功而面不改色。

他屈身向司马德宗行礼。

刘穆之等人也着随刘裕一同请司马德宗降旨。

“臣早欲北上,奈何时机不至,今日诸位同僚皆与臣不谋而合,还请陛下能应允臣筹备北伐之事。”

额头冒着冷汗的司马德宗见状,屁股坐不住,连忙站起了身,说道。

“卿…卿…要北伐,朕…朕当然该应允。”

等他说完,刘穆之便将早已拟好的诏书递给身旁的宦官,宦官又递向司马德宗。

等传国玉玺盖在诏书之上,此次小朝会,才得以告终。

…………

郡公府算不得大,摆设陈旧,院落相隔过道略显狭窄,只够三人通行。

“您还是回去吧,夫人要是得知……”

“你说母亲禁止我出府,那我在府内走动走动总行了吧?”

见刘义符说出此话,芩芸秀眉微蹙,停下了脚步。

走在前列的刘义符感到些许不对劲,转身看去。

只见芩芸快步上前,将手背抵在刘义符的额上。

感受到阵阵冰冷的刘义符,

“怎么了?”

“世…世子变…变聪慧了。”

贴身侍女的身份,往好了说,就是母亲关心儿子,坏了说,便是为了能够找个能时刻盯着儿子的下人。

芩芸是自幼起被张氏买来给刘义符当作贴身丫鬟,女奴出身,在扬州比比皆是。

那些曾经的士族之首,如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其门下奴仆,佃户,工人多达数以万计,更别提那些训练有素,披甲执锐的侍卫。

在晋朝治下,特别是扬州吴郡一带,能够拥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少之又少。

庄园经济像是一把双刃剑,朝廷能从中取利,也能深受其害。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可不单是说说。

而刘义符自昏迷醒来,多年养成的习惯消失,芩芸当然能察觉出来。

其中,就比如走路的姿势,时不时的有意由内八转外。

身边人最难防,但也最知心。

平日里一根筋,十分单纯的世子竟然说出那番话来。

芩芸霎那间,甚至以为是刘义符病情加重,在高烧下说了糊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