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刘寄奴 > 第九十章 庙算

家父刘寄奴 第九十章 庙算

簡繁轉換
作者:孙笑川一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09:4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太极殿内。

刘穆之等人早已恭候在大殿两侧。

年初时刘裕便令全军加以操练,整顿军备,时隔多月,众人脸上皆是面露喜色,就算是当初秉持着休养生息的张邵,也不得不认同当今之下,乃是天赐良机。

待刘裕三人入殿,不知何时,那殿中央竟摆下了一张能够比拟刘府那张食案的长桌。

长桌之上,是各个州郡的位置,兵力的位置。

当秦国的消息抵达建康后,刘裕便派人连夜赶工的制出这张大图来。

“主公!姚秦败于我大晋藩国,灭国之兆盛矣!”

还未等刘裕走到桌前,傅亮便止不住笑的朗声说道。

杨盛虽是向晋廷称臣,但其本质上还是自成一国,而秦国有着十倍于仇池的国土,百倍于仇池的百姓,却败于仇池,这不是亡国之兆,还能是什么?

“建康城外有祥瑞降世,又为世子所获,秦国亡兆毕现,而我大晋有瑞鳞所佑,发兵必胜!”

这些场面话俗套,可却也最能鼓舞人心。

饶是不苟言笑的蒯恩,也露出大喜之色来。

刘裕见众人情绪高涨,也是笑着走到首位,将手衬在桌边。

文武分左右站,而刘义符则是站在刘裕身旁,正对着案上的战略图。

江东之所以又叫做江左,除去水势的因素,便是因天子与大臣观图时,一个是正着看,一个是反着看。

在刘裕与刘义符的视角来看,便是江东,在刘穆之、王镇恶等人的视角来看,便是江左。

朱龄石以手指向秦西之地,进言道:“赫连勃勃为哀兵所退,但其兵马却未北撤,而是驻扎在杏城。”

听得朱龄石提及了赫连勃勃,在众人中最不起眼的刘义符眉头微皱,娓娓道来,“赫连勃勃不与秦军交战,定然是为了等我军攻占秦地后,趁我军立足未稳,关中人心浮动之时出击。”

“他这是要坐享其成。”

听刘义符说完,众人皆是沉默了片刻。

大伙都还未商量如何攻伐秦国,刘义符便说着占领秦国之后的事。

刘义符说完,要论谁是最动容的,那定然是傅亮。

要论开酒盖,谁能比得过这位豫章世子?

傅亮还依稀记得当初刘义符坠马,他火急火燎的赶到府中禀报于刘裕时,自己喋喋不休的说着秦国必亡诸如此类的豪言。

可他不懂兵事,说过了,便会让刘裕嫌烦,而刘义符所言,却真正恰到好处。

朱龄石在一众将领中最为活络,他当即笑应道:“世子之意,仆等都明白,只是如今要商议的,乃出兵大事,商讨安抚关中人心,还为时尚早。”

刘义符说的没错,可也不能让还未能说话的婴儿吹箫啊。

众人都觉得刘义符是为了讨喜才出此言,但后者脸色却极为认真。

刘义符平时会在心、行上怪罪刘义真,可说到底,首因还是赫连勃勃。

在车上时,刘裕与王镇恶谈论局势时,便已经将秦国消息全都透露给了刘义符。

他得知赫连勃勃还是按照着原来的轨迹而行时,那是悲喜交加。

常人言自己乃天命之子,听得多了,难免会有所膨胀。

他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蝴蝶效应影响的范围也就是建康这半大点地罢了。

“诸公莫要轻视赫连勃勃,苻秦、二凉加起来,也不及夏国,赫连勃勃残暴使其麾下畏服,在此时,应该先定下万全之策为好。”

“哈哈!”

语毕,刘裕大笑一声,拍着刘义符的肩说道:“战场时机万变,你想在发兵之前,便谋划攻下秦国之后的部署,目光长远不假,欲速则不达,饭尚且要一口一口的吃,贪多则嚼不烂。

听着,刘义符面上露出惭愧之色,点了点头,应道:“是孩儿操之过急了。”

纵使晋军胜券在握,可时局定然是跟不上变化的,两国之争,战略不可能一成不变。

不然,也不会有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至理名言。

王镇恶打量着这位全然不同的世子,眼中浮现一丝诧异,他看向几位同僚,却发现他们都是一副忍俊不禁,见怪不怪的模样,也不由一愣。

“秦国除去姚绍,姚懿二人,其余将领,皆不足为道也。”

朱龄石说着,便将这姚家宗室二人详细的介绍一番。

“姚绍既能退赫连勃勃于鹛城,还是不得小觑。”谢晦随即出言附和着刘义符。

赫连勃勃当初能胜姚兴,攻克杏城后,生生活埋了两万秦军。

落在他手上的将领,败军,极少能有活下来的。

可饶是如此,他却依然能够连战连胜。

在刘义符眼中,赫连勃勃妥妥的就是黑化且丐版的白起。

白起坑杀赵军是为国所虑,而赫连勃勃坑杀士卒,单纯就是因其脾性。

在众人争论之际,刘裕皱着眉头,仔细的审视着大图,须庚,遂说道。

“镇恶。”

“仆在。”

“前锋的人选,便由你与道济担任。”

“谢主公!”王镇恶喜声应道。

刘裕挥手指着向图中央的一处河流,“你与道济在寿阳集结兵马,沿淮、淝二水北上,直攻许昌,洛阳!”

“诺!”

朱龄石得知刘裕将前锋之位给予了王镇恶,虽有些为朱超石打抱不平,可他也明白,自己弟弟确实不如王镇恶。

相比于让刘荣祖领先军,朱龄石心中平衡多了。

安排完先军后,刘裕顿了顿,又道:“道序,你可有信心独领一军?!”

胡藩往前都是在自己麾下听命是从,如今伐秦,刘裕便有意想培养他一番。

“仆随主公征战多年,深悉领兵之道,请主公放心!”

“好,你今日准备一番,明日快马加鞭赶赴襄阳,领一军人马赶赴新野,与超石进发阳城!”

“诺!”

王镇恶与檀道济从淮南北上为先军主力,胡藩与朱超石则从新野进发阳城,为辅军。

“你此去襄阳,携我令,命沈田子,傅弘之领小股兵马佯攻武关。”

“诺!”

不得不说,刘裕分派众将时,是最让刘义符遥不可望的。

殿内众将听自己父亲的调遣时,从未有片刻的质疑,无不是高声应下。

刘义符相信,哪怕是没有眼前这张大图,刘裕也能游刃有余的发号施令。

此时的刘义符才真正明白何为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安排完江淮兵马后,刘裕又将视线转移向蜀地。

“杨盛攻占下祁山,我军北上,秦国便要两线开战。”刘裕说道一半,令一直站在大殿角落处的宦官上前书写诏命。

“命益州刺史朱林派遣一军,大造声势,佯攻子午谷。”

宦官手中已渗出了汗,刘裕见他书写完毕后,又让他再拟。

两路小股兵马,皆是为了牵制秦军,使其聚而散之。

饶使秦国已经自顾不暇,可若是能以更小的代价攻取秦国,那便要不遗余力的制定策略。

见此,刘义符心中呢喃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等安排完先军与辅军,就该到了这重中之重的主力。

刘裕定然是要“御驾亲征”的,每当在庙算之际,他都会将最难以攻克的战留给自己。

身为主公,啃最硬的骨头,是理所应当的。

要是将主军交由旁人统领,刘裕或许不怕其夺兵权,但怕出变故。

麾下的一兵一卒,都是一战战中磨练出来的。

兵贵精而不贵多。

有时并不是兵马越多越好。

举个例子,就像是一锅白粥中混杂了几粒老鼠屎,虽然不影响大局,可也会扰乱军心,阵型。

那些数万大军交战的场面,并不是所有排成一列冲杀,而是以一个一个方阵为列,前、中、后三军依次序冲杀。

前军一旦溃散,中后两军纵使是以一当十的精锐,也难以力挽狂澜。

“传我令。”

“是。”

宦官得到示意后,拿起另一封诏书。

“令沈林子、刘遵考整顿水师,率水军自彭城汴水出石门,入黄河,攻占洛阳以北的渡口,阻魏军南下。”

沈林子在正月时便得到朝廷的拨款,在彭城打造大小舰船百余艘,此时都不用待刘裕北上,他便可先行切断魏国与姚秦连接的水路,以此掩护王镇恶、檀道济等先军攻占攻占虎牢、洛阳。

刘裕顿了一下,宦官当即又另起一诏。

“令冀州刺史王仲德,都督前锋诸军事……”刘裕指向了地图,“命他领水师自泗水而上,占据黄河以东,防魏军趁机渡河南进,待我领大军亲至后,再做部署。”

“是。”

一道道诏命书写完毕后,刘裕又为北伐诸将领加号晋升。

“豫章郡公刘裕,加任中外大都督!”

“加王镇恶为龙骧将军!”

“加檀道济为冠军将军!”

“加沈林子为建武将军!”

“加王仲德为建威将军!”

“加毛德祖为奋威将军!”

“加胡藩暂任宁朔将军!”

胡藩听得自己只是暂任之后,粗犷的褐黄面庞都不忍红了些许。

“加彭城县公刘义隆为中兵将军,监太尉留府事!”

“右仆射刘穆之,升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马!”

宦官高声的站在阶前,宣读着诏书。

“豫章公,您看可还行。”

宦官呼出一口气,细声问道。

宦官见刘裕颔首应下,遂小步踏上阶去,来到了那位同装饰品一般的大晋天子,司马德宗身前。

“卿…卿这是……”

司马德宗见众人目光射来,又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好在宦官已经习惯了,“陛下只需盖印即可。”

“噢……哦…好……”

司马德宗拿起由锦帛所包裹的传国玉玺,在宦官的帮忙下将其打开。

可不知怎得,或许是司马德宗太过紧张,竟有些拿不住。

“唉!”

传国玉玺在宦官的出手的缓冲下掉落在地,“哐哐”的从阶前滚落而下,一直落到了刘裕的靴前,方才停下。

“这……这!”司马德宗赶忙站起了身解释道:“卿……朕…朕只是一时手滑……绝…绝不是……有……有意……”

刘义符看着脚下那缺了一角,却依然璀璨夺目传国玉玺,瞳孔都不由瞪大了。

刘裕看着脚边的传国玉玺,神色淡然如常。

正在此时,不知是何人碰了一下刘义符的背,他正想转身时,却又停下了。

刘义符身量只及刘裕的腋下,他遂屈身将玉玺捡起,捧给了刘裕。

这传国玉玺经过父子两人之手,在其身后的文武属僚皆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刘裕笑了笑,随手接过玉玺,一步步踏上了阶,将其置放在案上。

“还请陛下盖印。”

“是…朕……朕这就盖……”

司马德宗举起玉玺十数次停下后,羸弱的身躯都开始颤了颤,特别是手掌,抖动的极为厉害。

宦官见他还将手露在袖外,心有不忍道:“陛下昨夜着了凉,要保重龙体才是。”

说着,那宦官将司马德宗抖动的手塞入衣袖中。

此闹剧过后,刘裕又与众人商量的诸多细节,一个时辰之后,方才解散了议会。

殿外,一众属僚如春风拂面般与刘裕等人作揖拜别,快步而行的出了宫。

刘裕还是与刘穆之并肩而行,还是以苦口婆心的口气说道。

“道民啊,我不在建康,你得多加歇息,莫要劳累自己…………”

“主公放心,有世子这位麒麟子的福佑,我无病矣。”

“哈哈哈!”

刘义符站在一旁,见刘穆之的气色要比正月时好的多,也放下心来。

建康建康,建业安康。

刘义符站在殿外,俯视着脚下伟丽的锦绣宫城。

他不知下一次,自己该是以何等的身份,站在此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