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刘寄奴 > 上架感言与卷末总结

家父刘寄奴 上架感言与卷末总结

簡繁轉換
作者:孙笑川一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09:4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作者11月末发书,到现在1月差不多两个月了,原本我想早一点上架,但剧情没推到那里,就一直写到九十一章了。

发书之前,我对于东晋末,南朝初这段历史也是一知半解,决定写刘宋呢,最主要的是因为作者觉得刘裕真的太可惜了。

历史总是在重演,刘穆之虽不及王猛,但地位与王猛差不多。

刘裕夺取关中后是打算继续往西北打苻秦、二凉,或是夏,但建康的状况大家也知道,刘穆之病逝后没人能接替他。

刘怀慎、刘道怜那几位宗室没那个能力,刘裕即使拉一批寒门,拉一批将领出来后,门阀统治力大不如以往,但即便这样,依然还是有死灰复燃的情况。

关内四战之地,民生凋零,扬州,建康蒸蒸日上,刘裕也五十多岁了,他知道刘穆之死后肯定是一统无望,没有道理留继续在长安,于是就火急火燎赶回去准备了。

对于关中留守安排,最大的锅肯定是刘裕背,他南下之后,家底都干没了。

像跟随刘裕从头走来的将领,很多都已经年纪大了,没办法,刘邦只有一位,刘裕比他能打,但统一天下,不是靠能不能打,更需要时机。

王镇恶、傅弘之、毛德祖、朱家兄弟、檀家三兄弟…………

麾下的能打的实在是太多了,其中一半生老病死,一半陨落在关中,到刘义隆上位,能站出来的就只剩下一个檀道济,又刚好遇上了拓跋焘,这不操蛋吗?!

作者补课的时候就觉得有一种英雄尽的既视感。

元嘉之治功绩是不假,可拓跋焘率军长驱直路打到长江对岸飞龙骑脸,这屈辱也是实打实的。

写历史嘛,除去爽,也是为了弥补遗憾。

对于这本书,作者不说呕心沥血,也算竭尽全力。

我是三月末开始写书的,第一本就是奔着签约去的,写了本汉末的骑砍文。

写了系统之后呢,签是签了,但不是我想写的,所以也没下多少功夫,加上踩雷太多,直接暴死了。

当时三十万字上架,追读两三个人(有一个还是我自己),所以拿全勤就直接完本了。

虽然不堪入目,但毕竟是为了练笔,个人认为,这应该不算太监吧?

汉末完本之后,我就想开新书,然后去扫榜,转了一圈没有符合口味的,正好老狼开新书了,写的是北齐,主角也姓刘。

那个时候我就想,像什么三国、汉末、明末之类的经典大作太多了,我一个笔力文笔节奏样样不足的小扑街,要是去写那些热门题材肯定完蛋。

网文作者就像是厨子,既然我厨艺不够精湛,那就去搞特色菜,做一做小吃也挺好的。

特色菜,肯定是比较冷门的,食客吃的少,或是没吃过,肯定想尝尝咸淡,这样,我就瞄中了晋末。

这本书的预期呢,我是觉得二十万字上架就算成功,谁曾想到数据超出预期。

哪怕是面对直接开骂的评论,作者虽然会红温,但还是能接受的,毕竟黑红也是红,要是连骂我的人都没有了,那大概已经凉透了。

…………

说说第一卷吧,因为我在开书前,是存有二十章的,大概五万字左右,本来我是觉得屯多点,能够应急,当我知道部分情节大家不喜欢,我却已经写完了。

开头写女配是原本是为了带出设定,没想到写多了,芩芸人设就是傻白甜,但她对主线、支线包括对主角的作用只能停留在情绪价值上,写多了确实喧宾夺女主了。

正宫选司马茂英,除去遵从历史之外,还是有其他因素,宋要得国正,包括什么玄学气运之类的,屠司马氏肯定是下下策的。

作者虽然也瞧不起司马氏,但出于功利因素,羞辱司马氏,让他从万人之上跌落到万人之下,算是优解。

写历史肯定离不开后宫,女主的话暂定就是司马茂英,但她的戏份应该要到关中平定之后。

主角入关后,我会尝试写几个女配(大的),身份的话,要么是宗室,要么是关陇大族,反正肯定是会有作用。

要不是很多书友骂作者,作者也悟不到这一点,主角这个身份,写女人,就应该将政治放在首位,其他的什么性格、样貌之类的次之。

也有些书友骂的我无厘头,就比如刚认识谢晦那一章,很多人说你这格局不行,人家那是没办法,你这样做怎么怎么的,他们但凡翻到第二章,或是看到后面,大概率就不会喷我了。

主角要拉拢谢晦,他不可能上去就舔吧?像谢晦这样年轻些的还好,如果是王镇恶那样的,你再怎么舔都没多大用。

那些从朝堂底层的宦官,权臣,外戚大部分能够从微末到架空皇权,那都是因为惯的,要么是宠信宦官,宠信妃子。

总之在作者的理解下,你要收人,特别是对那些个人精来说,首先就是要施压,仗着刘裕第一继承人的身份上一波强度再说,类同于打一巴掌给一甜枣。

前几万字的要说大概就这些,写到后面反而顺的多,但是群像的事作者还想再说一下。

我原本是想打算穿插着写的,奈何作者有强迫症啊!

不说别的,就说九十章的章节名,除去几章之外,都是两个字言间意骇的概括,如果穿插着写,或是断章断一半,别说大家,我自己都难受。

说到底,还是因为写多了。

之后爆更的话,我正好清清存稿,将自己的视角跟大家对齐,这样一旦有问题也能及时改正。

一直写着主角的话,其实没那么多好写的,我以为像这种争战的场面会比日常之类的剧情好一点,但写多了,确实不如专门写主角身边的剧情,我自己看的时候,也能感受的到。

有些剧情我写出来自己觉得爽的,大家也应该会爽。

我并不比大家懂多少,有多少文化,如果有点子、或是想看的桥段都可以评论一下,能写的我就写。

再谈谈谥号与国号。

之前取圣武谥号的话其实还是因为作者中二,刘恒能将文字带上新高度,主角也能啊!

书是服务于大家的,我也不可能自砸饭碗,听人劝吃饱饭。

国号的话,后面我会借着一段剧情做出解释,在这里也说说吧。

跟随刘裕打天下的人,也就是基本盘,没有人是因为刘裕要匡扶汉室才跟他的。

刘备能打这旗号,是因为汉还没亡啊!

复汉怎么可能比得上开国?

大家出生入死的,为的就是个从龙之功,以汉建国不是不可以,但相比于开国,逼格肯定小一点。

刘裕和刘备两个人完全不能比,大家不能抛开时代背景来讲情怀。

上一个复汉的是刘渊,距离416年已经有一百多年,四五代人了。

况且,匈汉和蜀汉都只能算是诸侯国,匡汉早就过时了。

刘裕打着汉室的名号,还不如打着晋室的名号。

大部分百姓都是不识字的,更别谈什么历史了,他可能知道自己曾今是晋人,是晋朝的子民,但汉也太久远了,你喊着复汉的旗号,百姓没有概念,那些南北士族大概也就看乐子,不可能说会有什么人心所向。

包括我写徐坞的剧情,大部分人在乎无非是吃饱穿暖那几个事,包括作者本人也是这样的。

思政课上,老师说的天花乱坠,就是……呃……怎么说呢……

做人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好。

道理都是一样的,要让天下归心,不是说要喊什么口号,而是要看怎么做。

如果主角得人心,他即使是打着复楚名号也一样的。

有部分剧情比较煽情文青,或是有些刻意,还是因为作者阅历太浅了,虽然作者现实中要比同龄人成熟的多,但对于年长于我的书友,难免会感到刻意,这个我尽量改正。

再讲讲主角的一众弟弟,女主,谢晦这些人。

作者从一开始就是想让他们逐渐成长的,不单是年龄,能力,也包括手腕,认知之类。

沛县为什么能出那么多开国功勋,是因为天分吗?

无非是成长与时势相辅。

谢晦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谢安,司马茂英也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吕雉。

在末尾,还要感谢一下我的编辑无书。

他说质量大于一切。

有的时候我状态不好,硬着头皮写的话,难免质量下降和大量灌水。

因为作者每天要上下学,回家累的话我就睡一觉再写,尽量保证好状态。

娘的!写着写着我竟然写了一章!

说到这里,作者也算是对大家以诚相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明天上架。

屑作者在此向诸君鞠躬!求个首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