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巅峰学霸 > 第162章 师兄,不如这次搞次大的

巅峰学霸 第162章 师兄,不如这次搞次大的

簡繁轉換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09:44:2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62章师兄,不如这次搞次大的

因为刘师兄负责的课题,乔喻这个星期经常会去了解一些关于实验室的事情。

然后便发现很多关于实验室过于玄学的吐槽,真就是什麽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诸如各种实验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上午比下午成功率更;雨天的开锅反应跟晴天总感觉不是一回事;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二硫化钼需要不停换人,否则就长不出来-—」

这足以说明实验室里有很多不可知的故事在持续发生,所以乔喻思考的时候不止是刘浩遇到的这个问题,还有更多的问题。

比如这些实验室玄学到底是怎麽产生的。有什麽办法能让玄学转化为科学。

为此这段时间他是真阅读了许多关于化学的综述性文献。然后思维局限了。

现在他在arXiv上找到的这篇论文也是综述性论文,作者署名是AlbertC.J.Luo,工作单位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的机械工程专业。

这所大学乔喻没怎麽听说过,不过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位教授应该也是海外华人。

论文主要讲的就是论述一种将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引入复杂动态系统,探讨模态几何优化解决非线性系统中关键问题的可能性。

论文中一段话深得乔喻的喜欢「动态系统诸如如化学反应网络丶材料自组装等等行为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研究方法难以解析高维非线性行为。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引入为将几何工具应用于动态系统研究提供了可能。

将动态系统状态映射到模态空间,利用模态距离和模态卷积,量化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捕捉功能热点,从而提供了从动态行为到几何模式的统一描述——.」

真的,看到这篇论文,乔喻的脑子真就突然被激活了。

他怎麽就没想到自己的这套数学公理体系还能往应用上靠呢?

而思维一旦打开,乔喻的想法真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毕竟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这套公理体系如何运作的就是乔喻本人了。

虽然他设计这套公理体系是为了解决数论问题,但既然这套框架显然不止能解决数论问题。

具体到刘浩这次课题遇到的难题,多维变量的相互耦合,分子间的弱作用力对性能影响显着,

但表现为非线性,参数优化复杂性··

那麽作了映射之后,通过模态距离搭配现有数据,分析不同分子相互作用对凝胶性能的非线性影响。

参数问题可以定义为寻找模态空间中,模态密度最大的区域,这代表着最佳实验条件。

将材料的自修复行为映射为模态路径上的周期性分布,找到修复效率较低的热点区域-」·

理论上似乎可行?

有了这个想法,乔喻也顾不上去研究陈师兄发来的论文了。而是直接又点开了软体,开始进行实验室数学模型设计。

目前实验室最重要的三个参数状态,反应时间,分子相互作用量,材料响应强度,分别用α丶

β跟y指代。

那麽映射公式就是r=(α,β,Y)。

在其中增加一个权重因子,通过对实验室结果分析之后再给出具体值。

那麽直接套用模态距离的定义:d_M(r_1,r_2)就可以直接表示为:

接下来就是评估非线性效应的累积贡献,这一块需要用模态卷积来操作,同样是先套公式,直接可得:

通过这个公式分析空间中的高密度区域,这样最终可得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为:

显然,优化公式中函数X就代表待优化的实验室参数。

当然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公式花费了几个小时时间,把公式推了一遍之后,乔喻又仔细思考了一遍他的想法。

感觉在数学上没什麽问题,但能不能指导刘师兄的课题他其实现在还不太确定。

毕竟这是一个构想,不过好在他手上还有些许多从实验室打包的数据。

唯一的问题是,这涉及很多复杂的计算。说起来不管是他还是陆教授都认为目前刘浩课题组的数据量不够。

但这里说的「不够」其实是在数学家看来,能体现出一定规律的数据量不够,而不是数据总量不够。实际上半年时间赞下的数据总量还是很多的。

现在乔喻处理问题的办法,用行话解释就是在高维模态空间中,寻找最具代表性的低维投影,

减少对全数据的依赖。并试图从这些不成体系的数据中,寻找到潜在的规律。

通过最小化d-m的值,来找到规律性最强的路径,并根据模态热点,指导后续实验设计,并从新的实验室数据中,补充关键参数范围的数据。

这个方法其实有些笨,虽然可以藉助超算,但需要有能理解这套方案的人根据已有数据去调整每个权重参数。

难度不大,但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如果换了以前乔喻闷着头就干了,毕竟做好了能赚钱但现在乔喻觉得他已经过了需要耗费自己的时间赚辛苦钱的阶段了。于是思考片刻后乾脆给刘浩打了个电话。

「乔喻,你可算给我打电话了,是拜托你的事有眉目了吗?」

语气中能听出很重的期待感,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周实验室的情况并不算好,肯定还没有特别好的结果。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

因为如果实验室里传出了好消息,他的作用好像就没那麽大了。

「这个还没有,不过我有了一个很厉害的思路。现在的问题是光靠我一个人没法继续下去,所以我需要有人来帮忙。

这个人选需要对我的广义模态数论体系,以及框架内的各种概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泛函分析方面的内容。你有推荐的人选吗?」

乔喻直接问道。

很显然这个问题没给对面的刘师兄带来半点困扰,回答的飞快。

「那个—-如果我有好的推荐的话,就不会守实验室里了。这麽说吧,课题组的人数学成绩大概都一般般。

你要说微积分丶线性代数丶统计学这些,大家都还过得去。但要说到泛函丶还有你那套数论内容的话—...咱们就别开玩笑了。

别人我不知道,如果我这些都能学好的话,硕士阶段就考数学研究生了。绝对不可能继续在化学专业待着。」

好吧,没有出乎乔喻的预料。

毕竟化学这玩意的确不需要数学成绩非常优秀。平时需要计算的大概就是分子结构丶化学反应速率这些东西。并不需要更高端的数学知识。

毕竟化学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公认的四大天坑专业之一,如果还对数学要求过高的话,大概真能把最后一批对这个行当热爱的人拒之门外。

乔喻顺势给出了意见:「这样啊,那我倒是可以找个不错的人选,不过这需要把你们实验室的数据也交给他。问题不大吧?」

「啊?是本校的还是外校的?」

乔喻答道:「我一个师兄,不知道你认识不?陈卓阳,也是田导的学生。年初刚毕业,去了津大,不过最近已经准备跳槽隔壁南大了。」

「哦,就是另一篇论文那个一作对吧?那应该没问题。哎,其实真要说起来我们那些数据也没什麽好保密的,反正也没什麽用。

但没办法,你也知道这种横向项目,合同约定实验室的数据理论上都属于甲方的。所以最好还是能签一份保密协议。」

乔喻能听出刘浩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他倒是能理解的。

之前就听田导跟他介绍过,这种企业跟学校实验室合作的横向项目,甲乙双方分工很明确。

而且因为一般都是甲方全额出资,所以对权责划分跟数据归属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也是很多横向实验的结果不能随便**文的原因,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答案挺好的。

于是乔喻乾脆的说道:「没问题,是要签电子档合同还是需要我陈师兄来学校一趟?」

『签个电子合同备案就行。人就不用来了,本来就是帮我们的实验室做事,也不好意思太麻烦陈师兄。」

乔喻立刻答道:「那就更没问题了,不过刘师兄,这次我用的方法有点新,所以我用的方法可能也需要先保密,你那边也能理解吧?」

「额—··当然,这个肯定能理解。

乔喻继续说道:「另外,接下来我的方案是陈师兄把现有数据处理完之后,还需要你们实验室完全按照我这边的要求进行项目实验,然后把数据都给我们,这个你们那边也没问题吧?」

「放心,只要能帮我们尽快找到头绪,这些都是小事。对了,这周我们又有些数据,需要给你送过去不?」

乔喻答道:「这个暂时不用。我估计手头上的数据暂时够了。等前期的结果计算出来再说吧。

回头可能需要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数据。可能会需要补充一些实验条件。」

对面刘浩问道:「那个——-乔喻啊,你这个新方法大概多久能有效果?」

「那得看陈师兄的工作效率了。他要是快的话,我觉得下个月初说不定就需要你们提供一些新数据做一些验证。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一丶两个月之后大概就能给出有效的操作指导。不过这中间需要一些算力的支持。」

乔喻给出了一个他预估的时间。

「算力这块没问题的。甲方那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专用的算力系统,要不我直接把地址跟帐号给你?」

「不用,我等会会把陈卓阳的微信推给你,你直接给陈师兄就行了。我们这边计算方面主要是他来负责。

先就这麽说吧。等我先跟陈师兄说好之后就再给你推微信,然后你们去沟通。」

「好,好,好,那我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乔喻挂了电话,立刻便给陈卓阳去了一通电话。

这个时候乔喻想的已经不止是帮着刘浩搞定他们这个课题的问题。

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个生财之道。

如果这套方法真的有用的话,他以后完全可以广收顾问费。

搞化学的,搞材料的,甚至一些物理实验,出现瓶颈找不到方向了,完全就可以请他来用这套方法针对性的建模。

如果组建一个专业化的团队,进行模块化作业的话,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

最重要的是这套系统搞出来之后能明码标价。针对可不止是横向项目,就是那些纵向项目跟面上项目也能谈。

从研究资金里拿出来一些做顾问费又不丢人?

这下业务范围不就广泛了吗?实验室丶各大企业研发部门丶还有那些纯粹的研究者-——·

只要是那种前期建模困难,解析复杂的项目都能接。甚至在等陈卓阳接电话的时候,乔喻连一整套商业模式都快构思的差不多了。

真的,这一刻,乔喻都有些感激那位张元翎教授了。

还好他的中肯评价坚定了他把项目书撤回的决心。毕竟按照项目资助的一系列要求,如果拿了科研资金,他用这套研究成果做的衍生科研服务归属就不太好谈了。

但现在这些都属于他个人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做出来的话,起码这几年,能赚不少。

只要他能证明可以让很多相关试验少走弯路,能更快的拿到结果,他相信很多课题组是绝对不介意出点顾问费的。

毕竟之前一个那么小的催化剂项目,人家张教授都直接给他打了两百万的顾问费。

这简直一片是深蓝的蓝海!

最重要的是,前期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完全轻资产运行。

毕竟实验室都是人家自己建的,他们则能通过人家实验室出的数据,来不断测试跟完善自己的这套模块系统。

于是,当陈卓阳接了电话之后,乔喻便立刻极为兴奋的说道:「喂,陈师兄,有没有兴趣这次跟我玩次大的?!」

时间倒回一分钟前。

虽然已经是下午快五点了,但陈卓阳还在午睡中——

中午吃过饭,他在微信上跟乔喻聊了几句之后,就直接躺床上睡着了。

没办法,这段时间的确太辛苦了。平均每天睡觉时间肯定没超过六小时,而且这段时间精神还一直亢奋·—

不过今天他已经把现阶段的任务都完成了,而且通过邮箱完成了提交。人顿时放松了下来。

结果这一觉就直接睡过去了,直到持续不断的手机铃声把他吵醒,

迷迷糊糊的把电话拿到耳边,手机刚刚自动接通,就听到乔喻精气十足的那句话,真就是直接强制把他大脑唤醒了。

下意识的再次问了句:「那个—」小师弟,你刚才说啥来着?」

「我说有没有兴趣跟我玩次大的!这次是正儿八经的大项目,如果我们能搞定的话,绝对能大赚一笔!」

再次听到这句话,陈卓阳顿时不困了。直接一个鲤鱼打挺,就从床上蹦了起来。

真的,乔喻让他加入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课题组的时候都没这麽夸张的说要带着他玩次大的。

结果是从八月底立项的项目,十一月初就带着他起飞了,论文直接上数学年刊,还让他拿了个一作!

如果这在乔喻看来都不算大项目的话,这个能大赚一笔的大项目,能有多大?

总不能直接带着他拿菲尔兹奖吧?

好吧,这有些夸张了,陈卓阳不太敢想。但乔喻都说要玩次大的,他现在只想知道能有多大!

就算是画饼,乔喻画的饼的确真让他吃到了!

「有兴趣!怎麽可能没兴趣?小师弟,我早跟你说过了,你说啥我干啥!别说搞大事了。你就是想把津大给炸了,我现在就想办法弄炸药去!」

陈卓阳立刻回答道。

好吧,这个表态有些夸张了——-如果是真的话,他大概还是会犹豫一下的。

「别闹,陈师兄,我是那种会教唆人犯罪的人吗?不过这次的事情如果做好了,真的很有前景。我先跟你简单说下-—-不过那种化学实验室或者物理实验室你去过没?

广陈卓阳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答道:「没有。」

「没有也不要紧。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做试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那麽好解决。我这个项目就是构造一套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框架。

这套框架能够给他们提供数学框架跟理论支撑,在数据不那麽充足的情况下,提供建模指导,

帮助他们节省成本跟时间,并收取顾问费。」

陈卓阳整个人顿时陷入一种很茫然的境地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天早上他还在做推进那套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研究工作,他不过是睡了个午觉而已,乔喻又要开始搞什麽实验室框架了?

于是小心翼翼的试探道:「那个———-」-小师弟,你说的这些我大概能理解,但这一块我其实完全不懂啊!」

「不需要你懂别的,你是懂我们的体系就行。这麽说吧,我这套应用框架就是用的模态空间,

通过模态间距跟模态卷积来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判断跟分析。

前期可能比较麻烦,因为我们需要不断试错,但好消息是有个实验室能无条件配合我们的工作。而且我已经把相关的东西推导的差不多了。

所以你现在要做的跟之前一样,用他们实验室的数据带入框架里去计算各个不同的权重参数,

用我们的技术说就是去测试模态点的密度。

总之我会给你写一份说明书,你就按照说明书上来就行了,跟之前做的工作也差不多。如果这个项目做好了,我们可以面向全世界的实验室提供类似服务!

我都想好了,最基础的服务就直接把客户提供的实验数据映射到模态空间,构建一个基本模态路径,提供初步规律分析。

高级服务可以针对关键瓶颈优化各种实验参数,甚至提供重要数据点预测服务。至于更高级的还能提供全流程顾问服务。

除了以上所有的服务之外,还包括提供高维投影的降维分析,帮助分析最优各个阶段最优选试验调价你。这种还能根据项目进度按阶段收费,甚至成果导向收费,你觉得怎麽样?」

嗯—

陈卓阳脑子挺乱··—

他知道乔喻是喜欢钱的,但他真不知道乔喻竟然这麽喜欢钱!

所以所谓的搞大事,并不是菲尔兹奖,而是生财有道?

说实话,如果可以选的话,陈卓阳其实更想继续跟着乔喻做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更深入的研究。

怎麽说呢,陈卓阳属于那种对物质并没有太高要求的人。

跟物质比起来,他更享受那种做出了数学成果,被万众瞩目的感觉。

也不是说陈卓对钱完全没兴趣,

主要还是他并不觉得自己能赚到什麽大钱。这也是他想在高校任职的原因。

只要能评上教授,这辈子大富大贵很难,但生活总不会过不下去。

不过转念一想,他去了南大之后,就是副教授了。人生的目的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南大看重的大概就是他跟乔喻的关系—.

于是哪怕并不太看好,陈卓阳还是一口应了下来:「那个,小师弟,你说的这些能不能成我现在不知道。不过你需要我做什麽,直接说就行了。只要我能完成,肯定不会拖你后腿。「

『我就知道关键时刻,还是师兄你靠得住。那行,等会我会把你推给燕北化学院的刘浩师兄。

你先跟他签一份保密协议。

然后你就去查收邮件就行了,我会给你写一份说明,你按照我的说明去处理那些数据。对了,

记得找刘浩要超算帐号。

帮他们做事情,你可不能自己贴钱。另外,只要这次能把他们的结果做出来,你也别一直把工资给我了,自己收着吧。如果遇到什麽问题随时跟我联系,行,就这样了,我先挂了啊!」

说完,对面压根不等他再说话,就直接挂了电话。是真的雷厉风行,让他连客气两句的话都没说出来。

陈卓阳愣了愣,然后抬起双手揉了揉脸。他有种感觉,能让乔喻这麽激动的项目,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不会太轻松·

接触了这麽长时间,小师弟的性子他还算了解的。估计跟邮件一起来的,大概还有能用缸装的鸡汤。

不过也无所谓了,他现在挺喜欢喝乔喻的鸡汤。

当然乔喻从来不会觉得他说的那些话是鸡汤的,因为他就是那麽想的。

研究素数是为了赚钱,搞出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是为了尽快攻破素数问题的难关。

所以现在发现他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推向应用化,也有赚钱的潜力,自然要尝试一下。

能成功的话,他就可以拉上老薛一起弄。老薛手底下还有好几个博士生,完全可以组个团为一些找不到方向的实验室提供优质的顾问服务。

如果顾问生意很好的话,真有利润的话,说不定还能成立个公司,直接雇佣一些数学博土,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就能直接上岗。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乔喻发现这个商机之后,脑子再次开始了飞速的运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天体运动丶还是粒子运动,又或者各种各样的变化,其数学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个世界绝对的随机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存在,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无非是有些藏的深,有些藏的浅。

所以他的思维应该更加开阔一些,不能局限于现在手头上这一点点事情上。

一位知名的年轻数学家只是一个身份而已,这个身份可以为他提供许多便利,但不能因为这个身份而局限了思维———

虽然脑子里转的很快,但其实乔喻手上没停下半点。

先是直接把陈卓阳的微信推给了刘浩,让他们去交流那些关于实验室数据保密协议的事宜。

然后飞快的写了一份说明,顺手跟其他材料打包在了一起,用邮箱发给了陈师兄。

当然实验室数据乔喻并没有给陈卓阳发过去。那是刘浩跟陈卓阳商量好之后再决定的事情,他不会越组代厄。

当人有了追求,时间往往过的飞快。至少对于乔喻来说,简直是没什麽感觉,十一月就过完了。

十二月的燕北不但天气变得愈发冷了,校园内的气氛也愈加紧张起来。

没办法,期末考试季又到了。

对于绝大多数高考发挥优秀,考入燕北大学的同学来说,燕北大学的生活是梦想的开端。

但每年总有一部人,踏入燕北大学的校园后,却只感觉这是噩梦的开始。

身边都是同龄人中的者,当大家放到一起拼成绩的时候,那种压力是一般普通大学根本无法感受到的。

尤其是能考上燕北大学的,大都还是心高气傲的主儿,从重点班上被老师哄着的者,到大学里沦落为路人甲乙丙丁—

那种心理上的落差,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有人熬过来了,涅重生,也有人熬不过去,然后收到一张警告函,乃至一张冷冰冰的劝退通知。

很多人说考上名校被劝退是因为沉溺游戏,其实这麽说并不完全准确。

因为其中原本很优秀的学生沉溺游戏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想要逃避现实。

很多人信心崩塌之后总是需要一个寄托的,无非是游戏是最不伤人伤己的方法之一而已。

当然,那些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不会觉得很轻松。

毕竟如果想能有个更好的未来还要拼绩点,六十分万岁这种心态从来不属于这里。

就在这种稍显紧张的气氛下,乔喻终于收到了陈师兄的消息,化学实验室那边第一阶段的数据终于处理的差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