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06章项目通过
「爷爷,您在哪呢?」
「秋斋,有什麽事吗?」
「我回来了,等会去看您。对了,您的办公室里有没有多馀的书柜啊?」
「嗯?你要书柜做什麽?」
「导师送了我好多好多的书,本来我想放到华清那边的家里。不过想了想,这麽多书放家里怕搞坏了,仔细考虑了下,还是放您那边比较放心。」
「行,我让人给你腾个书柜出来。言真送了你多少本书?」
「我大略看了看两丶三百本总是有的吧。」
「两丶三百本?你是把他收藏的那些书都搬空了吗?」
「哈哈,爷爷,对啊!我刚来的时候田导就说了,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他就把办公室里的书都送我,我这不是就要毕业了嘛。」
「好,好,好,哈哈,你让人运过来吧。我这边给你准备好。对了,等我以后走了,我收藏的书跟手稿也都留给你。正好全放一起。」
……
二小时后,秋斋。
耗时久了一些,但没办法。田言真不放心搬运工来弄他的书,于是找了些教授跟学生来帮着乔喻搬书。
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又特别爱惜书本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到了秋斋这边,袁老也没让专业的搬运动手,秋斋留守的教授跟学生们也做好了准备,一点点的将从田言真那里搬来的书跟手稿,整整齐齐的一本本摆进已经准备好的书柜里。
还安排了人专门将每本书都小心擦拭了一遍。
袁正心则把乔喻拉到了另一间房里喝茶。
说是喝茶,但袁正心知道乔喻耐不下性子,一小杯一小杯的喝,而且他那些好茶给乔喻喝也是牛嚼牡丹。
所以乾脆就一个大水杯,随便放点茶叶进去,泡了一杯……
「言真把后续安排都跟你说清楚了吧?」
「说了,让我赶紧毕业,然后明年年初做博士答辩,然后毕业。」
「嗯,先拿华清的博士毕业证,然后去燕北做报告会,燕北大学也会给你一张博士毕业证。留在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做教授,你没有意见吧?」
袁正心缓缓开口道。
乔喻还是喜欢自家爷爷这种沟通方法。
虽然结果是一样,但起码是徵询的口气。
这大概就是菲奖得主,更懂菲奖得主。
「没问题,反正在哪当教授不是当呢。」乔喻立刻答道。
「嗯,等当了教授去把硕导跟博导都申请了。本科课堂就不用去了,这个事我跟言真说了,他也同意。
但是研究生还是要带的。你的那套东西,要传播出去,除了其他人的研究,你也要出把力。别想着什麽都捡现成的。
自己收进来的弟子,如果品行好,又有悟性,培养出来了以后用起来也放心。等你以后就知道了,学术比任何其他事业都更讲传承,尤其是学术思想的传承。」
袁正心悉心的说着他的人生经验。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是这样,总想着能把自己这辈子积累的东西,一股脑的告诉他喜欢的年轻人。
虽然明知道一些感悟跟体会不到一定年纪根本无法理解。
「我懂的,爷爷。您放心,不就是带学生吗?我会的。到时候我还会因材施教。」
乔喻随口答了句。
没人比他更会带学生了。只招收有天赋的,然后把他的学习方法告诉这些学生们,接下来就看他们自己发挥了。
田导就是这样的。
数学到了研究生阶段,反正全看悟性。悟了就是悟了,悟不到他也没办法。
实在不行就跟陈卓阳那样,一辈子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其实也不错。
袁正心笑眯眯的继续泡着自己的茶叶,没有反驳乔喻的话。
乔喻说懂,那一定就是懂的了。
「对了,本科毕业之后到拿博士学位还有半年时间,你打算做些什麽?」
没办法,乔喻又把在田言真那边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认真的听完之后,袁正心仔细思考了片刻,才开口道:「电子计算机量子化?这个方向很前沿,也很新颖。能成功就是国之重器。你有把握吗?」
乔喻展颜一笑答道:「总不会比解决黎曼猜想更难,您说对吧。」
「哈哈,对,对,对!行,我支持你!能做好我去为你请功。你今天坐高铁中午没吃好吧?差不多也该吃晚饭了,叫上你妈妈,咱们吃饭去。」
「那个,要不等会再吃?田导让我赶紧把毕业的申请表给填了。」
袁正心抬起手摆了摆,说道:「那个不急,早一天晚一天都一样。总是要走程序的。先吃饭!」
……
接下来的一周乔喻便开始走起了流程。顺便又向国自然提交了一份申请书。
一周的时间的确能做很多事情,申请书顺利提交,还赶在大一新生开始来校军训的时候,拿到了他的燕北大学本科毕业证跟学士学位证书。
怎麽说呢,就这麽悄无声息的毕业了。
学校倒是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毕业仪式。甚至校长都亲自出席了。
但有一说一,谁家正经儿毕业照全是学校跟学院高层,还有华清的大佬来凑热闹,但一个同学都没有的?
如果抛去这些细节不谈,其实学校还是很照顾他的。专门安排了一位摄影师让乔喻跟着乔曦在燕北校园内到处打卡拍照。
还免费帮他把照片都冲洗出来做了专门做了一个纪念册。还专门安排了一场晚宴只为庆祝他顺利毕业。
总之不该有的,都有了。该有的,没感觉到。
不过其实也不要紧,乔喻还是有办法感觉的。
晚上跟乔曦一起回到家,乔喻便把自己关到房间里,拿出手机拍下了他的毕业证书跟学位证书。
然后通过好友群发给了还在享受暑假美好生活的三位同学们。
顺便@了所有人。
「朋友们,看到了吧,我毕业了。」
「恭喜,恭喜!」
「乔神终于毕业了!」
「……」
乔喻能感觉到三个人反应很平淡。
「我就毕业了,你们不觉得惊奇吗?」
「老大,你都是菲尔兹奖获得者了,学校咋可能不让你毕业?再说,你就算想在我们面前装逼,也要抓下重点吧?
你可以每天发菲尔兹奖章,秀你的奖金,要是你低调不想秀这些,把你解决黎曼猜想的论文念叨两句我们也能理解。
你发给毕业证丶学位证算什麽鬼?学校赶紧让你毕业才是正常的。如果还拖着不让你毕业,我们才要怀疑学校管理层是不是脑子有包了。」
龚家涛的长篇幅吐槽,让乔喻无话可说。
然后余永俊也跳出来了。
「就是,乔神,你平时肯定不看油管的吧?你去看看油管上的吐槽吧!就因为你还是本科生一帮人都在那里吵起来了。
有说你为了装逼无所谓不用其极的,有说咱们燕北为了荣誉故意卡着你不让你毕业的,还有说华夏人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搞大新闻的。
总之你赶紧毕业才是正理,不毕业你又不去上课,拿着个学生身份没什麽意义啊,你又不用去上课的?
而且你真去上课,也是破坏课堂纪律跟课堂和谐氛围你知道嘛?何必让大家都不开心呢?」
这一个个都是长篇大论的,让乔喻严重怀疑他们都是用的微信电脑版,而且文本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就等着他秀毕业证呢。
不过这种污蔑他是不可能承认的!
「我上课什麽时候破坏过课堂纪律了?我跟你讲余永俊,别看咱们这麽熟,你污蔑我,我一样去法院告你啊。」
「不是,乔神,请你摆正自己的身份啊!你是不是还没意识到你已经是菲尔兹奖大佬了啊!你坐下面听课,你考虑过讲台上教授的心情吗?」
发完文字,余永俊这货还直接发了一条语音。
模仿着授课教授的心态,惟妙惟肖的倾情演绎起来。
「我艹,乔喻怎麽来上我的课了?我最近没得罪他吧?他该不是来挑事儿的吧?不然没道理啊?他的数学分析难道还用跟我学?」
你还别说,你还真别说,乔喻听完语音竟然觉得余永俊这家伙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所以他决定把余永俊这番话给保存起来,然后去问问教英才班数学分析的教授是不是这麽想的。
嗯,对了,教数学分析的教授是谁来着?
没等他从记忆里把教授的名字抠出来,余伟也开口问了句:「学校说没说你什麽时候博士毕业?接下来怎麽安排?」
「明年年初,博士毕业。然后回燕北国际数学中心担任教授。」
有人问正经的,乔喻便也正经的答了句。
「能收研究生吗?」
「肯定能啊!让我直接申请博导呢。」
乔喻这句话刚发送,龚家涛便立刻强势插入一句:「义父,您觉得我的资质如何?可还能入您的法眼?」
乔喻想都没想便回了句:「嗯,此子极不要脸,断不能收!」
「别啊,义父,我什麽都会!」
「我也是,乔神,你忘了,我们说好了,让我做你一辈子的跟班啊!」
嗯,乔喻发现了,不要脸是能传染的,可惜余伟的免疫力太强大了。丶
不过他现在懒得在群里跟他们继续聊下去了。而是考虑去油管上看看那些人争论的是不是真有馀永俊说的那麽夸张。
……
就在乔喻待在房间里跟朋友们放肆的吹着牛逼的时候,科技部内审批部门正在加班召开一场闭门会议。
毫无意外的,正在讨论的正是乔喻提交的项目书。这次乾脆没有走正规的程序,主管部门领导亲自审批。
不止是提前做足了功课,同时乾脆从外地调来了专家来做研讨。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召开会议了。
之前已经有了两次线上的讨论会,不过把专家请到京城来线下开会,还是第一次。
「各位专家,还有我们的审核团队,大家辛苦了。首先我代表科技部感谢大家来到京城,参与这次关于电子计算机模拟量子计算的讨论会。
相信大家现在也已经差不多熟悉了,毕竟我们已经组织过两次线上会议,这次特意邀请各位线下深入研讨。
乔喻这个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利用经典计算机模拟量子计算能力,特别是实现Shor算法。技术方面我是个外行,不多做发言。
不过在大家发言之前,我先把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说一下。关于这个项目的意义,背景这些,咱们都已经了解了,不需要再重复。
所以请大家把等会论述的重点放在预估项目可行性跟资源需求这类相关的实际问题。另外本次会议属于涉密会议,会议内容禁止外传。」
坐在主位的领导说完,目光很自然的看向左手边坐的第一位老者,说道:「李真院士,您是量子计算方面的专家,不如还是由您先来开个头吧。」
李真点了点头,然后推了推眼镜后,开口说道:「那我就先发表意见了。」
「在看过乔喻这份计划书之后,这些天又查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目前来说国际上的确有相关的经典计算机模拟量子计算的研究。
通常技术上来说基于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矩阵操作的全幅模拟。这种方法优势是可以准确模拟量子态,但计算资源需求呈指数增长。
另一种则是基于张量网络的近似模拟,优势是可以减少计算需求,但会影响模拟的精确度。看过相关文献之后,两种技术方案都不成熟。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模拟,如IBM的Qiskit丶谷歌的Cirq丶QuEST,已经能模拟40-50量子比特。
但乔喻这份项目目标是要实现Shor算法的高效模拟,这需要数百乃至上千个量子比特,可以说如果成功的话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
不过怎麽说呢……这个奇迹我个人认为比不上黎曼猜想突然被解决这个奇迹。所以如果让我对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做个判断,我觉得可行。」
说完,这位李真院士便关了麦克风,往后一仰,不说话了。
坐在主位上的领导点了点头,下意识的看了眼坐在右手边的另一位明显打算发言的卓院士。
不过很快目光就从他身上掠过,然后在负责会议记录的速记员身上停留了半秒,看到速记员停下笔后,又看向左边坐在李真院士下手的两位工程师。
「陈高工,颜高工,两位是高性能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你们怎麽看?我们目前可以调用的超算资源跟性能,能够满足乔博士的需求吗?」
被点到名的两人互相看了眼,然后很有默契的由坐在靠前些的陈明开口回答起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乔喻博士这份计划书中对超算的要求并不高。不说我们最新的超算性能了,就是老一代的神威都绰绰有馀。
当然要完全实现乔喻博士的要求可能会需要进行一些硬体上的升级。比如采用新一代的告诉互联技术,并优化通讯协议,增加一些高带宽存储。
以及可能需要升级冷却系统这些。总得来说投资并不算大。当然,如果能够直接调用更新一代的超算,花费会更少。而且还有国产替代。
综上所述,如果只是从资源需求这块的可行性来讨论的话,我们也认为这个项目是可行的。」
坐在李院士对面那位卓院士,目光炯炯的瞥了这两位工程师一眼,不过还是没有说话。
主位的领导点了点头,然后接着看向左边后面一位:「祝教授,你做计算数学的,你觉得呢?」
「其实我的看法跟李院士差不多,目前来说国际主流实现Shor算法的核心就是量子傅立叶变换。这项技术它在量子计算机上仅需O(n)复杂度。
但在经典计算机上模拟,复杂度可能上升至O(2^n)。所以说白了,如何降低计算复杂度,才是关键问题。
所以项目目标能不能实现,其实就看能不能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所以归根结底这个项目跟硬体没什麽关系,就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
既然是数学问题……嗯,大家都知道,乔喻博士的数学水平,我是没那个资格评价。但我对乔喻博士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所以我认为乔喻博士这个项目可行度极高。」
……
就这样一圈十多位专家都发完言之后,领导终于将目光放到了一直想要发言的卓院士身上。
「卓院士,你一直在做量子晶片的研究,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的意见呢?」
「我没有任何意见。」卓刚直接摇了摇头乾脆说道。
都不是傻子,主管领导的态度显而易见。
问了一圈都觉得可行,让他还怎麽发表意见?
他的意见当然是不可行!这个项目上马了,那还需要什麽量子晶片?
问题是他是真没想到一帮人竟然都觉得乔喻这个项目可行,他是真没看出来哪里可行了!
但特麽最可气的是,这帮人把这项技术的难点都深入分析了一遍,然后竟然给出可行的意见。
他还能说什麽?把这帮人说的难点重复一遍,然后说不可行?
气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