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30、第 30 章

青梅煮酒(科举) 30、第 30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梅二郎年纪小,又是刚启蒙,待遇比他姐姐小时候读书时还好,他只要学半个时辰就可以跑出去玩一刻钟,不仅如此,他还能吃上各色点心。

都知道二郎这个小胖墩是个吃货,梅二郎才开始读书那几日经常唉声叹气,对他来说唯一的安慰就是好吃的。

每次课间休息时,梅二郎跑去孙家后院找师娘要点心吃,还能喝上师娘亲手榨的各种果汁水,师娘还把他抱在怀里夸奖,夸他聪慧,夸他记性好。

慢慢地,一个多月过去,先生和师娘家好吃的点心勾住了梅二郎的心,师娘的夸奖叫他忘记了读书的辛苦,如今他每天早上起床就想去先生家读书,比他姐姐小时候还积极。

于氏私下笑着跟丈夫说:“渔娘也是个爱吃的,二郎比渔娘还爱吃,给他一块点心,换他背一页书,他可乐意了。渔娘小时候可不行,叫她背一页书,至少两块点心。”

孙浔又是叹气又是摇头:“师弟和师弟妹都不是这样的人,怎么生的两个孩子都这般嘴馋。”

“孩子嘛,馋嘴也没什么,只要不缺着他们什么,叫他们吃够,自然就不馋嘴了。”

孙浔对读书看得很重,用点心换圣人言,有些荒唐。二郎还是个喜欢听好话的,孙浔觉得这也不好。

于氏笑道:“你忘了渔娘小时候说的话了?”

孙浔哪里忘得了,当年渔娘还是个五六岁的小丫头,冬天冷不肯来读书,被于氏拿一块山药糕哄来,孙浔生气,训了小丫头一顿。

五六岁的小姑娘没被孙浔训哭,她吃着香甜的山药糕,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她说她不是圣人,学习又那般苦,付出之后有所收获才是最好的结果。她知道读书好,若是先生肯多多奖励她,多夸她,她对读书会更加有兴趣。

孙浔当时就愣住了,没想到一个才启蒙不久的小丫头能说出这番话来。

“夸奖比训斥孩子有用!”

“若是勤学苦读不能带来好处,又有多少人肯吃读书这个苦?别说那些大道理,就算你说了孩子也不懂?”

于氏笑道:“你就别记着老古板那一套了,让孩子乐意学,且学的进去,这就是好法子。”

“罢了罢了,以后我都不说了。”孙浔也不管了,反正也管不了,只要二郎吃了点心能认真把书背了就好。

“哎,就是这个道理。咱们好好保养身子,咱们教大了渔娘、二郎,再过些年,你还能教一教渔娘的孩子,下一代孩子该喊你师公了。”

孙浔低声嘟囔:“也不知道是小娘子还是小郎君。”

于氏拿帕子遮住嘴笑,走了。

王苍和贺文嘉如今在家读书,两三天会来一趟孙家跟孙浔请教功课,他们两人的书案还留在书房。二郎继承了他姐姐渔娘的书案,因温子乔如今每日也要来读书,书房里单独给他添了一张书案。

王苍和贺文嘉的书案摆在后面,温子乔和二郎坐一排,成了同窗。

温子乔和二郎读的书不一样,孙浔要教两个学生读书,学生少了,事情倒是比之前还多些。

讲完一堂课孙浔累了,去院子里散散。

见先生走了,二郎伸出小肉手,从腰上挂着的布袋子里抓出一把炒得干脆的花生米塞嘴里,他的小嘴动起来,就跟一只贪吃的小松鼠一般。

感觉到右边的视线,二郎机敏地转头,发现温子乔在看他。

二郎知道这个人住在自己家,勉强算自己人吧,二郎想了想,万分不舍地忍痛分了两颗花生米递给他。

温子乔连忙摆手拒绝:“我不吃,你留着自己吃。”

二郎立刻收回,半点没跟温子乔客气。

温子乔顿时被逗笑了,没想到自己这位小同窗如此稚嫩可爱。

吃了两把盐炒花生米,二郎口渴了,他看了眼远处桌上的茶壶,又看了门口,他的小厮不在。

“你口渴了?可要喝水?”

二郎乖乖地点头。

温子乔起身给他倒了杯温水,二郎道谢,小手捧着茶杯喝起来。

二郎喝完了,温子乔又帮他把茶杯放回去,两人之间好似有了某种默契。

“先生刚才讲的释义你可听懂了?”

二郎嗯了声:“大半明白,不明白的我都记下来了。”

当了一段时日的同窗,温子乔也摸清楚了小孩儿的脾气,立刻夸道:“二郎真聪明。”

二郎微微扬起小脑袋,有些小骄傲,我爱听,你再多说点。

没等温子乔继续吹捧,孙浔回来了。

“都歌好了?继续上课。”

“是。

二郎还是个五岁孩子,学的东西没有温子乔多,半下午他就下课归家了,温子乔还要继续学。

二郎回到家先去见了母亲,林氏问问他今日学了什么,可开心之类的话,见过母亲后他去西跨院书楼,最近他姐姐都在书楼里忙活。

不用人抱,二郎自己把着木栏爬上二楼,今天他姐姐没在桌案上写字,在躺椅上看书。

花了一个多月的工夫,渔娘剩下的游记已经修订完了,今日叫人装订成册,她躺在窗边椅子上正在看,看完了后,她心里有些犹豫。

“姐姐,没有名字。”

渔娘把弟弟抱起来放腿上,搂进怀里:“书名嘛不着急,你说爹会不会花银子给我出书?”

二郎不知道。

渔娘又唉了声:“也不知道我的游记好不好卖。”

书坊是自家的,书铺也是自家的,要是亏了银子,亏的都是自己的,心疼。

“给先生看。”

渔娘捏捏弟弟的小肉脸:“肯定要给先生看,先生不看过,我也不敢拿去给爹看。”

渔娘今天上午就把书装订好了,明明装订前她心里还十分激动,等书装订好后,她心里却生出一丝胆怯,有点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情。

就跟上一世她曾听说过的,那些在网上写书的作者一样,写的时候啥都敢写,一旦有亲朋好友问到他们的笔名,个个捂紧了马甲,生怕自己写的东西被熟人看到,社死当场。

渔娘嘛,她一咬牙,一跺脚,把书交给阿青。

“送去主院给我娘看,你先别回来,等我娘把书看完了再回来告诉我。”

阿青忍住笑:“主子,您的这本游记还是挺厚的,今天夫人估计看不完。”

“那能看多少是多少,你一个时辰后再回来告诉我。”

“好,奴婢这就去。”

阿青大概猜出了主子的意思,连忙捧着书下楼。

阿青下楼时,渔娘抱着弟弟坐起身,话到嘴边又咽下去,随后躺回椅子上,哎哟,送出去就送出了嘛。

咱写得好,不怕人看。

林氏知道女儿去年冬日从保宁府回来后,一直在修改她曾经写的游记。上月在师兄那儿结课,休息了一段日子后,更是整日都在书楼里忙她的书。

林氏收到女儿送来书的还有些惊奇,她以为女儿的书装订好了,应该会先送去孙家给师兄看。

林氏放下茶杯:“下午无事可做,正好看看渔娘的游记写得如何。”

阿青退到一边:“奴婢在屋里伺候着您。”

“你不回去?”

“禀夫人,小姐叫我在您跟前等着,等你看了之后再回去报她。”

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女儿,林氏再明白女儿的脾气不过,听到这话,她眉头一下扬起来了:“怎么着,她怕她写得不好?不好意思给我看?”

“除了小姐,您是第一个瞧的,小姐应是很在乎您的意见。”

“那好,阿青就在屋里等着吧。”

“是。”

林氏不是苛刻的主母,阿青也没站着,轻手轻脚去明秋跟前坐着,明秋在纳鞋底,她帮着理线。

渔娘陪着弟弟在院子里玩儿,有些心不在焉。正院里,林氏看女儿的游记看得已经入迷了。

游记里写到的秀丽山川,人间百味,每一处古迹的前世今生,每一处的风物都是如此的厚重迷人。

保宁府、嘉定州、重庆府、龙安府、松潘卫......这些地方林氏都曾去过,游记里写到的美景她也曾看到过,在游记里描写的风光,比她记忆里的强百倍。

林氏对游记爱不释手,一路看下去,不知不觉外面的天色暗了她都没发现。

梅长湖一脚跨进屋里:“怎的不点灯?”

“天黑了?”林氏从游记中抬起头。

明秋和阿青端着烛台过来:“夫人,傍晚了,奴婢刚把烛火点上。”

林氏低下头又看书,梅长湖衣裳也不换,笑着走到林氏身边坐下:“看什么书,这么入迷?”

“渔娘刚写好的游记。”

“写好了?”

梅长湖想看书,林氏不给:“我还没看完,等我看完了再给你。”

“渔娘写得这般好看?”

林氏嗯了声,语气中有几分怅然,又有几分骄傲道:“观其文,知其人。渔娘写的游记锦绣绝伦,又气势雄壮开阔,可见我的渔娘学识渊博,又是个豁达之人。”

“你可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林氏气得要打他:“你读书不如我,我说的你敢反对?”

梅长湖连忙哄道:“渔娘是咱们的女儿,我这个当爹的自然盼着她好,可她这游记要拿出刊印,要拿出去卖的,赔钱了可怎么办。”

“渔娘的游记写的这般好怎么会赔钱?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卖得不好,也是那些买书的人不识货,渔娘写的游记就是好。”林氏气势汹汹,颇有些不想讲理的模样。

“好好好,渔娘的游记写得好,你先拿给我瞧瞧行不行?”

“哼,你拿去看。”

梅家做的就是印书卖书的生意,梅长湖看过的书多如牛毛,游记自然也涉略不少,渔娘写的这本游记嘛……..……他挑不出错来。

挑不出错,再说其中的好处,梅长湖觉得,这本游记中**迭起的情绪尤其抓人,即使写日常风光,也能从文字间看出写书人对风光的热爱。

梅长湖笑叹:“看得出来,渔娘真心喜欢出游。”

“哼,别说废话,你就说写得好不好吧。

梅长湖珍惜地翻书,又放好:“拿去给师兄瞧瞧,师兄若是也说好,我就把书送去书坊叫他们印出来。”

“先别忙,等我看完了再给师兄送去。”

渔娘正等着阿青回去禀报,说好的一个时辰,两个时辰都过去了,阿青还没回来。

眼看要天黑了,快到用晚食的点了,渔娘牵着弟弟磨磨蹭蹭到主院,一进门就被她娘搂在怀里亲香,嘴里喊着乖乖心肝肉的,说她的书写的太好了。

“你爹是个不中用的,没想到咱们家继承你祖父衣钵的竟然是你,可真叫为娘我高兴。”

渔娘眼睛放光,她写得有这般好吗?都配跟祖父相提并论了?

“哎哎哎,你们娘俩高兴归高兴,踩我一脚什么意思?”梅长湖为自己委屈。

林氏才不管他,低头对儿子说:“二郎呀,多跟你姐姐学学,以后也要认真读书,继承你祖父衣钵,可知道?”

“好。”

二郎嘴上说好,心里想的却是,祖父读书时喜欢吃什么点心呀。

林氏隔天下午把游记看完了,游记送去了孙家。

过了两日,孙浔把游记送回来,他亲自给游记写了书名《山河畅游?巴蜀》。

“你先生说你写得好,希望你以后能悠游大晋朝其他地方,以后写出江浙篇、西北篇......”

梅长湖笑叹:“乖女儿,以后继续努力呀!”

“好嘞!”

渔娘此时心里有信心极了,挥笔在硬皮封面写下自己的笔名:江湖浪人!

梅长湖瞪大眼睛:“没名堂,你写的什么?你一个姑娘家,怎好用这个名字?”

“哼,咱们不说,谁知道这游记是我写的?”

把书塞她爹怀里,渔娘推着她爹出门:“您帮我送去书坊,催一催雕刻的大师傅们,一定要把我的书排在前头,怎么说我也是咱们家的小姐是不是,插个队没关系吧。”

梅长湖被女儿推着往外头走,也懒得说她了,只交代:“你先生叫你有空多读读书,别忘了他给你布置的功课。”

“哎哟,我知道了,先生布置的那点功课,随便就做完了。”

何况还有一年呢,不着急。

完成一件大事,渔娘又浪了起来,等印书的这段日子,渔娘带着丫头护卫回清溪村住了大半月,上山下河地玩儿,雨后去山上捡菌子,天晴去河里捞鱼,玩到七月才回县里。

渔娘回来时从张家买了许多包蛋,给各家贺家送了些,又给淼娘送了一篓。

渔娘去邓家,邓丁香看到她笑得跟傻子一样,还说娘正馋嘴,张家的包蛋她指定爱吃。

“淼娘什么时候馋嘴过?你可别乱说。”渔娘替小姐妹正名。

邓丁香笑道:“你不信我,你自己问问她吧。”

渔娘跟邓丁香去邓家后院,许久没见娘了,今日一见......渔娘震惊:“你怎么胖了这么多?”

淼娘有些不好意思摸摸脸:“我胖了很多吗?”

邓丁香连忙哄道:“不胖,怀孕的妇人都是这样的。”

“啥?怀孕了?什么时候怀上的?”渔娘声调都拔高了。

“春天的时候怀的,如今淼娘的肚子已经三个多月了。”

渔娘连忙过去,手伸出去又缩回来:“我能摸摸吗?”

淼娘拉着渔娘的手放到她肚子:“其实肚子还不明显,我娘说要再等等才显。”

渔娘肯定地点点头:“我只摸到你肚子上的肉。”

淼娘气得不叫她摸肚子,渔娘笑着挽着淼娘胳膊:“好哇,你都三个多月了,你不跟我说。”

“我想跟你说的,只是爹娘他们说,没满三个月前不要往外说,怕惊了肚子里的孩子。前些日子满三个月了我正想告诉你,又听说你去清溪村了。”

渔娘也不介意:“这时候知道也不晚,你最近喜欢吃什么,我给你找找?”

邓丁香连忙道:“这是我的事,不用你操心。”

“哼,我给的是我给的,跟你没关系。”

森娘还真有想吃的,她想吃梅家厨娘做的安东萝卜干,一想到安东萝卜干的滋味,此时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安东萝卜干是安东的一道传统名菜,梅家正是从淮安安东迁来的,家里厨娘都会做这个。

“这个容易,阿青,你回去拿些送来。”

“哎,奴婢这就回去。”

邓丁香还要回药铺忙,淼娘和渔娘也不管他,两人说话说得正热闹。

“你告诉我你怀孕的好消息,我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

“什么好消息?你家给你定亲了?”

“那算什么好消息,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渔娘压抑不住得意的心情:“早的话这个月月底,慢的话下个月月初,我的第一本书就要刊印出来了,到时候我送你一本。”

淼娘惊喜地握住她的手:“恭喜!”

“哈哈哈,同喜同喜。”

“你可告诉王家公子、贺家公子了?”

“没呢,不着急,等我的书出来了,叫他们自己去买,我才不送他们。”

贺文嘉此时已经知道渔娘的游记要刊印了,因为他在家读书容易走神,他爹又拿渔娘训他。

“你爹我没盼着你跟渔娘一样出书,只叫你坐在家中读书你都读不进去?”

贺文嘉:………………啥?他爹刚才说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