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杰 (2)

武帝寄奴 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杰 (2)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6 22:50: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去年受命守句章时,我点名要了两个人,一个是虞丘进,另一个就是刘荣祖。虞丘进身经百战,可以协助我治军、参谋;而神箭手刘荣祖则能想用在非常时期。

在句章时,就是刘荣祖每天教士兵们练习射箭。只可惜那时弓箭不够用,一直没有让刘荣祖和他的弓兵营出战。直到我与刘牢之合兵破敌之时,才令刘荣祖带弓兵营携火矢参战。

这时,一个县吏走到我和鲍陋面前说:“当初筑城时,我和诸位同僚对于城池之设计非常不解。海盐城弱、筑城人少,为何要空花力气造一些不实之物。如今经过这一仗方才明白,原来这城池亦是杀敌之所。刘司马之能,非我等俗人所料。”

“切不可这般说。海盐非寻常城池可比。既然是军事堡垒,那么自然一切都为着防贼、灭贼。寻常的城池中那些无用之物尽除,利于攻守之物增置。无非是如此而已。我因常与孙恩、姚盛等战,颇识其习性,因此这样的设计也全为对付孙恩贼兵。所幸建而有所用,乃是托国家之福。”

尽管我话说得谦虚,但自己也深为海盐城的布局而自豪。

海盐城师法的是吴郡的格局,然而又没有完全照搬。吴城是伍子胥采用棋盘格局筑成,其中也参法了八卦方位。然而他用的是正八卦,城中道路依南北向、东西向而建;我用的是奇八卦,即是改变了八卦的方位筑城。外城的城门并不位于城墙的正中,而是依次有几十步到百步的偏移。

这是师法了《墨子》中所述的自然力量思路。虽然这样的布局本身不可能产生什么力量,但是对于信奉天师道的贼众而言,这个格局能够让他们以为我们借助了某种力量。

吴城的水、陆城门,都是为了把敌兵阻挡在城外;海盐城的水、陆城门,却是为了把敌兵困在城中。

最复杂的部分其实是在城中。整个城的地面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有的地势高、有的地势低。这一点是我参考了小溪寨的格局。那时候曾经构想过,假如贼兵攻破寨墙之后,在寨中如何制敌。所幸贼兵并未攻破小溪,但我认为当时的构想完全可以在海盐来使用。

依地势建的路也是时而向上时而向下,而路的下方或上方还可以贯通别的道路。这一点倒是参考了吴城水道通过桥梁在陆道之下贯通全城的格局。这样一来,使得海盐城成为天下唯一一座道路纵横交错、却又两两互不贯通的城池。

也只有在海盐城这样的军事保垒中才可以构筑这样的道路。因为海盐城是没有百姓、没有商铺、没有集市的。它所拥有的,只有军营。这些道路,这些迷宫,正是我们杀敌的利器。

守城的那段时间,我不顾将士的怨言,频频调兵在城内穿梭,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熟识城内的道路。而对海盐城不熟的敌军置身其间,既如身处丘壑、更如身处迷宫。

即便敌军整队而行,也是首尾不相连,左右不相顾。这样的情形,便于把敌军大股兵力分散开,以便于我们以少敌众。

海盐缺石料、大米等筑城的资料。不过,因为我有当年筑城的经验,所以设计出用木头搭筑稳固桥梁的架构。墨子在七百年前都可以制作会飞的木鸢,诸葛孔明在两百年前都可以制作会走的木牛流马,用木头与夯土造桥当然并非难事。

筑城所需消耗的物力与人力是巨大的。我们先是将外城的城墙筑好。在与贼兵周旋的同时,对外城进行修缮、加高、加固。最初的海盐城,只是一个空洞而巨大的防具,而逐渐完善的海盐城,则演变成了一个攻具。这就是我们不在城外作战,而把贼兵引入城内歼灭的原因。

由防具变为攻具的过程,是极富想象力的。我让所有的士兵每八人一组,由一位什长统领。这组人同吃同住同攻同守,也一同修筑他们自己住的房子。这样可能让士兵们互相熟悉,以便实现“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坚强作战力量。

这种战队的首创者,是春秋时期辅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他凭借三万人克制天下,就是巧妙的在军队中采用了“什伍制度”。后来,商鞅将这个制度扩大到民间,从而使整个秦国成为一个全民皆兵的大国。在海盐,我只是把十个人改成了八个人而已。

对于城内的居所,我也颇费了些工夫。自以为还算是独具匠心。因为,我并没有规定居所要建成什么样子,只是给予每一组士兵一个划定的地盘、一定的木料与土,由他们自己建房子,想建成什么样子都成。

正是要利用这种造型不一的房屋来使这个八卦城变得更像迷宫、更加奇特、更加与众不同。进攻的利器,有时候就需要有一些创想,就像我把自己的兵刃设计成稀奇古怪的模样一样。这样的稀奇古怪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让它极尽所长。

自开始建城之时,这个设计就饱受争议和质疑。尽管如此,军民们还是依照我的想法把海盐城建好了。

将城外贼兵诱到城内来歼灭,确实是一个冒险之举。一旦失败,我个人的名誉受损倒是其次,一个多月的辛苦将会白费。

因此,这一仗全胜,我内心的欣喜自然是无人能及的。自建海盐城之初,我就希冀能像伍子胥建吴城,能城尽其用。现在看来,这个独特的城池果然不孚我望。

由此,我不禁想到,倘若能将城池的攻守效用应用到阵式上,那一定是一项创举。

海盐城就像是一个方阵,防守时可以阻止敌军突入,进攻时则是诱敌深入,在阵中歼敌;小溪城是借用河流的走势使敌人难以靠近城墙,同时又在城外布置游击部队扰敌。这两种城池完全可以变化为阵法。

目前没有时间来研究像城池一样的阵法来,不过假以时日,我一定要多研究古往今来的阵式,看看能否融会贯通,以自己的想法来布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