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34章 与虎谋皮

武帝寄奴 第034章 与虎谋皮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哈哈”桓修大笑着说,“德舆啊德舆,你竟全然不解太尉与我之良苦用心。刘牢之败逃之后,你与何无忌亲见桓公陈情。桓公对你二人已是信任有加。否则,以你、无忌与刘牢之的关系,怎能不追究?

可叹你竟还将自己与孙无终等比。实是辜负太尉一片惜才、敬才之心。我虽是太尉亲族,但我毕竟久在朝中,与太尉并不如卞、殷等人亲近。因此,我与其说是太尉之近亲,倒不如说与你一样,是大晋国臣民。我所念者,为国尽忠而已。”

我顺着他的话说:“听将军一言,的确是解了我心中之忧虑。我未解太尉与将军的深意,实是惭愧。我等北府将士皆是忠贞于大晋国的。然北府各将领连连受制,北府军心自然有影响。连我本人亦有猜疑,何况众将士。”

桓修从床上坐直身子,膝行到我面前,然后又盘腿靠近我坐下。他把桓玄这几个月在建康整治朝政,使君臣同心治国的例子一件一件的说给我听。同时告诉我,建康的吏治、财税、治安等远远强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当政之时。这一切无不证明桓玄乃治国之才。

桓修又说:至于近期北府将领频频出事,并不是说桓玄要治理北府,而是恰逢偶然。

建康周遭是北府的势力范围,一旦情急用兵,当然是调北府兵,而不是从江州、荆州调兵。一则是因为荆州远,二则是怕调荆州兵进京会使旁人怀疑桓玄有以武力征服朝廷之嫌。能者多劳,劳者多误。勤于做事的人,自然免不了会做错事。而桓玄治军一向严谨,当然首先会责罚带兵的将领。

“朝政更替,最忌的是什么?”桓修陈述完之后,突然这样问我。

“乱?”我胡乱答了一句。

桓修摇摇头说:“非也。最忌的乃是异见。”

他定睛看了我良久,笑了一下说:“此乃当政者不得不防之事。以孙无终之事为例,孙将军北讨刘轨,本是太尉真心给这员老将以立功良机。孙将军之为人我亦知晓,此功一建,升职封侯乃是唾手可得之事,从此功成身退,尽享天年,岂不美哉?

哪知他却误会太尉之意,全然不解太尉之苦心,竟然临阵反戈。太尉不得已,只得设计诛杀。可叹一员虎将,竟然如此不智。德舆之职、之人望远不及孙无终,然而太尉对你之眷顾,寄与之厚望,北府之将无人能及。”桓修将“无人能及”四个字拉长声调,一板一眼地说了出来。

我忙向北一拱手,说:“承蒙太尉、将军夸奖。刘裕只是一介军人,有幸杀了些孙恩贼人,除此毫无建树。哪能承受如此厚爱?”

“太尉建功,最为重视者,乃何事?”桓修并不答我的话,却问了另一个问题。

“整治吏治?”我又胡乱答了一句。

“嗯,不错,吏治确为重要之事。然而更注重的,乃是军功!德舆啊,看来你于官场之事并不通晓啊。哈哈。”

“哈哈。确实,官场之事过于复杂,非我等军人所能领悟。正因如此,我对太尉之了解愈深,愈是景仰。所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者,舍太尉其谁?”我虽然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但是碰到这样的良机自然也要恭维一番,“听将军如此一说,太尉与我等将士而言,目标岂非一致?”

“以太尉职位之尊,原本并不全然依靠军功。然而自我大晋偏居江南,大好江山拱手让与胡虏。历代君臣无不以收复国土为第一大任。太尉整治吏治当然也是要务,然而倘能北伐建得军功,岂非大晋国第一功臣?”桓修有意压低了声音。

当一个人想要与另一个人拉近关系时,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与他分享秘密或者共同的爱好。私下里肆无忌惮地评论上司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捷径。

桓玄尽管是桓修的亲戚,但是他却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我施用此招。桓修刻意地对我讲桓玄的一些私密想法,而他又精明的把这些想法上的光环隐去了。北伐这个冠冕堂皇的义,被他有意说成是桓玄个人的利。如此巧妙的贬低,不仅不会使受听者对桓玄产生不良印象,反而还会因桓修的坦诚而对桓氏兄弟抱有好感。也会因为被纳入这个亲族、亲信组成的团体而心存感激。

桓修接着说;“此事我本不应说与你听。然而也不妨让你知晓太尉之想法。将来如若北上作战,太尉所能倚仗的,自然是百战百胜之德舆将军。以你之才,当世无人能及啊。”

“折熬我了。将军这般交心,某必当不负太尉、将军之厚爱。只是我才能有限,只怕辱没了期望。太尉雄心壮志,的的确确非我等所能领会。我等之于太尉,乃是燕雀之于鸿鹄。惭愧之至!”

“德舆明白个中道理就好。北府军将连连受挫,实属偶然。倘北上诸将明白太尉苦心,就不会做此非常之举了;倘南下诸将亦能明了太尉之志,定当同心协力,一齐剿贼。这几日,且暂缓战事,稳定军心为要。”

从桓修的中军帐回到自己的帐中,我的心情稍稍开朗了一些。尽管桓修说的话并不全是真的,但是至少我和何无忌所担心的猜疑一事,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

关于起义之事,我思考再三:何无忌擅长奇谋,他为人虽然小心谨慎,但虑事却并不周全,再加上他有过于冲动的毛病。虽然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如我们计划的那样行事,但我一直担心何无忌会因料事不周而误事。

尽管我让他在京口、建康暗中接引义士,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两处。倘或这两处不利,那么还是需要从征卢循的北府军中寻找志同道合者。经过多方接触,我相中了一些人,其中包括徐羡之。

徐羡之虽是北府旧将,但因为并不喜欢交际应酬,所以尽管在军中多年,与刘牢之及其他将领并没有太深的私交。桓修对此也了解,所以对徐羡之颇为信任。徐羡之是怎样的心迹,目前尚不明了,我认为有必要找机会试探一下他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