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六章 巾帼英雄 (4)

武帝寄奴 第六章 巾帼英雄 (4)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10:45: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阵强劲的阴风从我背后吹来,令我毛骨悚然。我停住脚步不敢再往前走,紧紧地拉着马缰,一步步蹭到墙角。我和马一起贴着墙一直捱到天光又亮起来。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觉得仿佛过了很久。

我见马的情绪已安定下来,飞身上马狠抽几鞭,向军府的方向飞驰而去。

府内外早已聚集了许多人。聚在府内的是不安的军人;聚在府外的是惶惶的百姓。

看到我驰到,几个士兵忙从人群里挤出来一面牵马一面说:“将军请参军议事,已催过几次了。快进去吧。”说完分开人群让我挤进去。

与喧嚣的府门口比,府里竟是出奇的安静。我跨过二道门来到府堂前,却见刘牢之等人都在堂中毕恭毕敬地站着。看到我进来,有几个人向我打了个禁声的手势。我悄悄走过去,越过众人的脑袋才看清:原来是一个参军在占卜。

占卜的时间并不长,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那参军满脸戚容地对众人说,情况并不是很好。今后在东方、西方都会有大的变数,灾难不断,兵灾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则是模棱两可的一些推测。

众人各自归座后,刘牢之对我们几个后到的人说:“你等未到之前,我与众将已商议过几件军务。其中重要之事全在海防。孙恩自从由会稽逃走后,近几个月一直不断地派兵骚挠。虽然未占据重要的城池、军事据点,但令我军民死伤甚众。我等不能仅仅扼守着吴郡、会稽等重镇,需得加强各处海防,主动出击,令孙恩四顾不暇。”

我与众人点点头。

刘牢之接着说:“现今我军人数有限,我准备抽调北府一万人赶赴吴郡增援。同时,在京口、吴郡两地广募新兵。刘参军有何见地?”

我说:“将军如此安置甚好。吴郡与会稽为防守要地,也为驻军大本营,的确需要有足够的兵源。不过,会稽与吴郡之间因为是刘、谢两军管辖交错之地,怕反而会疏于镇守。不如与谢琰将军多交通的好。”

“的确是。最近倒是联络得较少。谢将军......”刘牢之说到这里突然住了口,想了想说:“只怕也未必会把孙恩毛贼放在眼里。”

这话在寻常人听来并不以为意,但是在有经验的将领听来,隐含的意思是:谢琰有可能会轻敌而疏于防范。

不过,众人听了这话也只是互相望望,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议事又持续了近半个时辰才散。府外的百姓们听说又有一万人马要从京口调来,也安了心,渐渐地都散了。

我和司马、几个参军进了刘牢之的内宅讨论了些事后,一出府就忙不迭地往家里赶。

刚进家门,果然就见到桌上放着一封信。我不顾大汗淋漓,只拿布把手擦干就迫不及待地把信拆了。

苋尔的绢绢小字看起来煞是可人。信上说她最近心情较为舒畅,偶尔有空也会出城去散心;说她看到城中的街景人群如何如何、城外的花草树木如何如何。一大通读起来言之无物的事,写了满满一张纸。

我看完了信准备出门。刚到门口,送信的小子又送了一封信过来。我拆开看了,苋尔在上面只写了寥寥几句,是关于日蚀的。我打了赏钱给送信的小子,又骑马去了城北。

一路上一直在担心刚才街上那么乱,测字先生是否还在。不过,城北的人虽然少了,可测字先生依然坐在墙根下在看一本破书。

那测字先生见我又来了,只盯着我笑。我被他笑得不好意思,只好坐下来把要写的内容说给他,请他斟酌。

以前我写得较多的是公文,那都是些就事论事的文章,有固定的格式、有固定的词句。即便不用军营里的录事官、文书,我自己都写得来。

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写封信竟会这么难。

不过,我认为非常难的事情对这个测字先生而言倒是轻松得很。不一会儿工夫,他就一挥而就。我把信从头到尾读了读,确实比我自己琢磨的语句要好很多。

付钱时,测字先生还不怀好意似地笑着。我尴尬地笑笑,拿着信走了。

此后的几天,我频繁地奔波于军府、军营和北城。在北城的时间是最短的,可是去的次数却是最多的。

苋尔一再为那天冒然来我家中的事而道歉,并邀我有空的时候去她那里小坐。尽管我非常想去,甚至有几次同僚邀我去“神仙阁”听曲,我都回避了。我在给苋尔的信中一直推说军中有事,始终没有去。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决定不再去北城找测字先生,而是自己动笔给苋尔写信。

我的信送去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苋尔的回信。

第二天依旧如此。我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患得患失的情绪影响着我的一举一动,也令我莫明其妙的焦躁不安。

吴郡城内关于日蚀的不安还没有消退,就从南方传来了一个日蚀所主的灾难被应验的消息。几天之后,这个消息被从首都建康传来的皇帝诏书所验证:镇守会稽的谢琰在与孙恩的战斗中阵亡,会稽城又一次被孙恩攻破。孙恩正以会稽为驻地,广纳周边州郡的平民加入贼军。

这个消息不不啻于一声惊雷。

谢琰乃当世名将,行军打仗颇有其堂兄谢玄之风。朝廷任命他镇守会稽才不过几个月而已,这个久经沙场、所向披靡、胜敌无数、战功无算的战将竟然就这样阵亡了。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据从建康来下诏的内侍说,会稽王道子、会稽世子元显对征讨孙恩、收复会稽之事非常重视。

尽管司马道子父子二人一直住在京城,但是毕竟号称为“会稽王”,会稽是他们真正的封国。连封国的都城都落入了贼手,从名义上而言会稽王与世子岂不成了流亡之君?流亡之人为朝廷重臣,这于情于理都是一件大失颜面之事。

诏书除了确证了会稽防务失败、主将谢琰阵亡之事外,还任命刘牢之为征北将军,迅速率军开赴会稽,荡平孙恩贼寇。

刘牢之不得不令刘敬宣带着几员偏将守吴郡,自己亲领大军南下攻会稽。好在有先见之明,预先征调了一万京口驻军到吴郡,才不至于因兵少而捉襟见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