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十章 勇斗笔架 (6)

武帝寄奴 第十章 勇斗笔架 (6)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10:45: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里面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我带着亲兵进了宅门。只见里面有几个士兵和十几个百姓立在院子里。

“为何事在此喧哗?”我问。

“回将军,这个人被征来运马料,却屡屡口出狂言!”一个士兵指着一个魁梧的黑脸大汉说。

“你祖宗!”那黑脸大汉骂了一句,把头一扭,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我见他出口不逊,皱了皱眉头,问那士兵:“口出什么狂言?他在这里难道不是做工的?”

那个说话的士兵没有说话,另一个士兵倒替他回答说:“那倒没有,工还是做的。他做的比旁人还多一些。”

“那你们吵些什么?”

那个最初说话的士兵见我只问他一个,只好接着说:“这人臂长力大,别人一次只能搬一束马料,他一次能搬三、四束。搬得多,我们自然给的工钱也多。可是这人老老实实干活也就罢了,他却整日挑他人的毛病,还出言不逊地嘲笑我们。方才他还说自己堂堂大丈夫能弯弓三石,却在这里当马夫,实在是一种羞辱。”

我看了看马棚前堆放的那些马料。那一束既大又重,寻常人搬一束也是勉强得很,那黑脸大汉却一次能搬动三、四束,实在是匪夷所思。我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我上前一步,问那大汉:“你为何到此当马夫?又为何觉得做工是羞辱呢?”

那人回答说:“我觉得大丈夫不能为国效忠杀敌,却在此做些许小事,实在是不值。我之所以觉得羞辱,倒不是因为做工,而是那几个军人看不起我。”

“于是你就跟他们打?”

“是。哦,不是。我并未出手打,只是推了几把。况且是他们先动的手真要打起来,他们吃了亏可不能怨我。”

听了他说的话,我心里觉得好笑。看这情形,估计是这几个士兵听这个大汉嘟嘟咙咙的,心里不快,想整治他一下。结果没有想到整治没有成功,自己倒吃了点儿小亏。

我问那大汉:“壮士如何称呼?”

那大汉这时才想起来冲我抱一抱拳说:“回将军。我姓蒯,名恩,字道恩。是兰陵人。前月落难于此地,因为身无分文,应征入军做工。”

我走近了一步,仔细看了看他,说:“刚才那士兵说你自称能弯弓三石,可是事实?”

他回答:“三石根本不在话下。我家贫,常为人所欺负,所以自幼学过一些武艺。长大后也曾练过箭法。箭术虽然不精,但却能使常人所不能使的强弓。”

我唤人取了三张弓来,交给蒯恩,说:“你能同时开这三张弓么?”

蒯恩把三张弓接过去,用手指勾住其中一只弓的弦拉开试了试,说:“再取两张弓来!”

我又唤人取了两张弓交给他。

五张弓在手,连弓背都握不住。我倒要看他是如何开这弓的。

只见他冲我呵呵笑了笑,张开左手的大拇指,将五只弓背排列在虎口处,然后右手抓起五只弓弦,大喝一声,奋力一拉,将五只弓拉得满满的。只见他的虎口紧绷,毫无凹陷之状。这样的天生神手、天生神手,的确非同凡人。

放下弓后,蒯恩轻松地笑着说:“也只能拉五张弓了。若是再加一张弓,恐怕手都握不住。”

我拍拍他的肩说:“蒯恩,你既然想入军杀敌。我今日便可圆你此愿。不知你意下如何?”

他忙双膝跪下,伏地说:“小民磕谢将军恩典。不是,末将也不是,蒯恩谢将军提携。”

我扶起他说:“这也不算什么恩典、提携。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如蒯壮士这般的威武之人入伍,实乃求之不得之事。仓促间入伍,虽是新兵,但是从此之后要谨遵军中的规律。违令者绝不姑息。你可答应?”

“受教!”

我命令刘钟跟着蒯恩回他的住所,将他的行李带到军营中来,再给他配备编制与兵甲。

县府并不远。到达县府时,一众人在里面忙碌着。以前一直认为官府里的那些官员、差役们轻松得很。不像我们军人这样,即便无事可做时也要参加日常的训练。等来到句章之后,我才发现当地方官并不比做军官轻松。我回到县府里审了一个民事案子、又处理了几份公文之后,已近深夜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上了城,趴在城墙上查看贼营。

贼营如寻常一般,可城墙却并不寻常。我惊讶地发现一面冰墙如一道银瀑一般,由墙顶一直泻到墙脚,把原来灰黄色的城墙完全覆盖住。这座灰土土的小城,摇身而变为一座银色城堡。居高临下这么一看,蔚为壮观。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离我最近的一个守兵。

那守兵猛然间被我一问,怯生生地说:“昨晚一个老老兵上城来吩咐我们半夜里担水到城城上来,浇湿城墙。还说每每半个时辰浇一遍,直到墙面结冰。听说这样便于防御。”

“什么老兵?哪个老兵?”

“实在不知,我是听旁人说的,我不晓得。”

我见这人说话也说不清,差人把昨夜值守的将领叫了过来。

那个守将一来就马上向我解释。和那个士兵说的一样。

“那老兵你认识么?”

“不知识。”

“他长什么模样?”

“年纪约摸四十岁,头发非常乱,胡子又厚又长。不知是会稽军中的哪位兄弟。”

这个守将是句章原守兵中提拨起来的,对句章的士兵自然熟悉。而我从会稽带来的士兵里,是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位头发乱、胡子长的人的。

“你怎知那人是句章的守兵?”

“他身着军服,既清楚城上的防备,也晓得昨夜的登城口令。不是守兵却是谁?”

我低头沉思了半晌,走到城墙边伸出手在冰面上摸了摸,又握紧拳头在冰上敲了敲。这道冰墙的确是防止贼兵登城的一道屏障。

这其实是古代传下来的一种守城方法,我以前不知在哪本书里看到过。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如今这样的寒冬腊月。在半夜里天气最冷的时候,把水泼到外城上,数次之后,墙面上就会结一层冰。尽管这层冰不厚,但是足以使敌兵难以攀援。即便第二天是阳光明媚的晴天,这道冰墙在正午前也不会融化。

此法的精妙之处在于:这层冰既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冰太薄了容易融化;冰太厚了,敌人就会通过凿冰设置便于攀城的立足点。即便敌人凿冰挖了立足点,一旦全身重量加上去,就很容易把冰踩塌。

现在句章外墙上的冰正是作为防护的极佳状态。看来,这个神秘的老兵却是个深谙守城之道的人。

句章守兵才三百人,每日在一处厮混,看也看熟了。这个守将竟然让一个不认识的人上了城,还依他的说法做了一些影响防备的事。确实让人恼怒。不过,因为这样的防备对我方有利,显然这个人是想帮助我,而不是想破坏工事的奸细。

头发乱、长胡子。显然是乔装改扮过的样子。

如果他真是想帮助我们守城,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我,向我说明守城之法呢?之前我就曾下令,有能献守城法者予以重赏。他在城中不可能不知道。

个中的原因既然费解,我也没有必要去苦苦思索。因为我知道,倘若那人不想让我知道,我这么闭门造车的苦想也不会想出什么结果的。

我只担心的是一件事:倘若这人都可以随意登城,并且能够给守城士兵下命令的话。那么一旦真有奸细,则有可能会破坏守城部署。其后果不堪设想。也许,这个人的举动不仅仅只是献策,而且还在暗示我守兵号令有漏洞?

当天我就召集了所有伍长以上军官在县府里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重申了守城法令、号令与惩罚。变动了守城的部署。并一再强调,守城部署,除了我本人以外,其他人只可执行而不能变动。

众人散了,但我的担心没有散。

(章节注:

注1黄巾军中的天公将军:黄巾军的首领是张角,自号“天公将军”。他的两个弟弟称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