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四章 红尘之乐 (1)

武帝寄奴 第四章 红尘之乐 (1)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10:45: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请到中军府议事。刚进大门就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这人叫虞丘进,是新近由别处征调到刘牢之军中的。他一见是我,忙说:“将军正在等您。快去吧。”

刘牢之见到我来,笑笑说:“刚接到探子来报,说贼人已经撤围向南逃去了。你看接下来应当如何?”

我想了想,说:“不知道探子报的是怎样的消息?敌军粮草不继,必然军心涣散,无心再战。他们起营南逃,这是自然之事。但是,也有可能会利用这个时机来进行最后一搏。所谓哀兵必胜、危兵必胜也。如果他们设伏诱我军出城,然后攻破吴郡城而据城自守,那么我们恐怕就要在吴郡逗留更多时日了。”

“我担心的正是此事。”

“假若......”我的话被门外通报谢琰进府的声音打断了。

我和刘牢之忙出府迎接。谢琰只带着司马高素和几个兵丁。

谢琰向我们回了礼,进府便往堂上一坐,开口对刘牢之说:“孙恩跑了,你知道吧?”

“我等也才知道,正在商议如何应对。只是目前尚不清楚他是真逃还是诱敌。”刘牢之说。

“是逃,不是诱敌。”谢琰确切地说。

“哦?何以见得?”

“以‘曹刿论战’得知。我清晨派了数十名骑兵追了孙恩十数里。沿途的情况已经报告我了。孙恩也的确狡猾。我们听到贼兵闹了一夜,其实是他的疑兵之计。贼兵乱归乱,但是并没有自相残杀。大部分兵力昨夜就逃走了,只留了一小部分兵力防止我方追击,留守到清晨才撤。”

“如此看来,敌人撤走已久。现在去追也来不及。”

“正是。所以我才入城同你商议之后的行动。”

“既然贼军已逃,不如留一部兵力在此镇守吴郡城池,而后我等合军南下追击。”刘牢之建议。

“依我看,倒不妨以一军自陆路尾随孙恩追击。另一军自水路由太湖至吴兴,然后急行至浙江,将南逃的贼军阻在浙江以北。由此,南北夹击,将南逃的敌人困在沪渎(注1)进行围歼。”谢琰说。

“这倒是不错的主意。”刘牢之对谢琰的提议表示认同,“请问各位有何见解?”

在座各位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众人对歼敌计划表示赞同,只是就行军路线、围歼的策略等展开了争论。

约莫一顿饭的工夫,依然没有讨论出结果来。我有些听不下去了:敌人正在趁着我们议事的空儿往南逃呢,怎还有闲心在此清谈?

以我多年的经验:大凡正儿八经地举行会议商讨事情,最终多半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

我们这次军事会议也是如此。这府堂上坐着的十来个人,在十之**的方略已定的情况下,却为了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议论良久,悬而不决。

刘牢之、高素倒是认真地听着各人发表意见,谢琰的表情却是明显有些不耐烦。他不停地举杯喝茶,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偏偏他看的那人又并非正在说话的那位。似乎大家的讨论与他无关。

终于,谢琰咳嗽了一声开口说:“这些事暂且不议罢。牢之你去追敌军,我从太湖进攻吴兴。到时再定沪渎合围的日子。合围前如何安排行军、战术,则你我自定吧。”

众人见谢琰不容置疑地把议论平息了,也就不再发话了。部署既定,谢琰就赶着回营了。

我们把从京口带来的辎重留在吴郡,留下两千兵守城,大军轻装向南追击孙恩的余部。

进军沪渎的途中并没有碰到什么阻碍。贼兵军心涣散,与王师稍一交锋就溃散奔命。我军一路凯歌,长驱直入,直抵沪渎垒。

然而正当我们意气风发、以为贼兵毫不足虑的时候,却在沪渎遭遇孙恩部队的伏击。

我军自从一出吴郡城就始终在提防贼兵在逃亡的途中设伏,但是除了受到几股散兵游勇的滋扰之外,并没有碰到有效的抵抗。泸渎周边的地形是一马平川,根本不是设伏之地。眼看就要把贼兵驱赶到合围歼灭的地点了,我军士气极其高涨,全力以赴地追击。人人都希望能在合围之前对贼兵造成有力的打击,以趁谢琰未到时多捞些战功。

冒然轻进是行军的大忌。不仅将士们被接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连主将刘牢之也抛开了谨慎心理一马当先。

正是在那不可能设伏之处,孙恩动用三万兵力设了一个巨大的套。

他先用一千散兵引诱我军进入埋伏圈的正中,而后诸军并起,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将我军分隔成三段展开疯狂进攻。饥寒交加的贼兵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是人数的优势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伏击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军首尾不能兼顾,主将之令传达的范围也极其有限。饶是具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北府诸将,在这样的伏击面前,一时间也无法逆转被动的战局。分隔开的三支军队各自为阵,与敌人周旋,形势非常危险。

有一次,大股贼兵冲撞到了中军。刘牢之、我们这些幕府的参军、甚至连军吏等文官都不由自主地拔出佩剑。

所谓轻装上阵,不仅把辎重留在了吴郡,连不耐长途奔袭的重骑兵也留在了吴郡。也许正是因为知道大军中没有令人生畏的重骑兵,所以孙恩把大军诱到沪渎之后才敢于设伏。

之前对贼兵造成重大打击的重骑兵不在,而弓兵因为射程的原因不能施展战力。战斗变成了双方步兵的混战。

中军本是整个军队里防御力最强的一营,但在贼兵突破之后,防御力也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贼兵尽管并不擅长阵地战,但是这一仗打得极有章法,因为他们有着清晰且唯一的目标:不计代价地疯狂进攻中军。

我军的军服极其好认,军阶也十分明显。我们即便是混迹于士兵之中,也能辨认出来。面临蜂拥而来的贼兵。我和几位颇有勇力的将领把那些不谙肉搏战的军吏护在正中。然而我们这样的举动却无形中给了贼兵以暗示。他们放弃攻击我们,而是转而攻击那些军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