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十章 勇斗笔架 (4)

武帝寄奴 第十章 勇斗笔架 (4)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10:45: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笔架“哼”了一声,大叫“看锤!”,高高扬起铜脑袋两侧的铜球冲了过来。

此时,听得耳旁一人大叫:“司马且住,看我取他首级。”声音未落,一人已经如魅影一般蹿了出去。

只见那人双手握一只巨大钢叉,照着笔架的面门猛刺过去。笔架见一人从斜刺里跃出来,还未打话就攻来一招。那一刺迅猛无比,李耳眉头一皱,收住手中的锤,闪身避了开去。

这位猛将原来就是句章以前的守将韦幢主。他见一叉未中,收手又是一叉挺出。

笔架此时不再躲避,看准叉头将锤迎了上去。只听得“当~~~”一声响过之后,耳朵里残留的“嗡嗡”不住。

对战的两人也被这直接的一击震得退后几步。异口同声地说:“好锤!”“好叉!”

说罢,两人又冲上来斗在了一处。

“当~~当~~”之声不绝于耳。莫说旁人,连我也觉得听着这巨大的声响非常难受。

尽管知道淝水之战时这位韦幢主曾经力战取得不少军功,但却是头一回见他出手。只见他持的那叉虽然沉重,但在他手中如同玩物一般。左一叉右一叉,让笔架连连招架,有几次险些刺中笔架。

不过,看来这韦幢主的招式虽然变化无穷,但却始终在回避着笔架的铜锤,原来韦幢主武艺虽然精妙,但是力气却不如笔架。

笔架虽然攻少守多,但他也并非绣花枕头。只待二、三十个回合之后韦幢主将招式使完,便开始变守为攻。

双锤虽然也十分沉重,但在力气更大的笔架手中更是显得轻巧无比。笔架的招式一使出来,却是巧多于力。一招一式完全把韦幛主罩在了锤风之中,令他难以动弹。

就此看来,原来是韦幢主最初的攻势让笔架收了轻敌之心,一面防守一面观察韦幢主的招式。等到他见韦幢主的招式使完,自信能够取胜,于是便一招胜似一招地攻将过来。

眼见韦幢主即将落败。我赶紧从地上拔起却月刀,准备随时上前替换。

就这个工夫,笔架一锤把韦幢主的钢叉击飞,另一只锤向他的头上砸去。

“小心!”我的声音与众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我一面提醒韦幢主,一面向二人奔过去。

那时的韦幢主不知乍地,竟然像呆了一样,站在原地不动,任凭那铜锤砸向他的脑袋。饶是这幢主长一颗铁头,也禁不住这铜锤头的一击。

等我的刀锋砍到时,笔架已经一脚踹倒了脑袋变得稀烂的韦幢主,返身举着双锤向我的刀迎上来。我凌厉的一刀正劈在他的一只锤头上。又是“当~~~”的一声响。我只觉得虎头一阵发麻。心说:好力气!

不料笔架也脱口而出:“好大力道!”说完,他一跃而起,举锤从上往下向我砸来。我往体侧一闪,同时举刀往他的锤上一挑。身体躲过了他的正面攻击,可刀却被他左手的锤重重地磕开,反弹回来在泥地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这笔架手中的铜锤不大,但是力道却是惊人!想到刚才他一锤击飞钢叉、另一只锤砸死韦幢主,招式如行云流水一般,我全然不敢大意,专注地观察他的动作。

他的身材跟我一样高大,身法跟我一样灵活,力气也和我不相上下。看来倒的确是一个劲敌。

笔架一击未中,马上转身迅速用双锤一上一下护体以防我偷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我借却月刀比他的铜锤长的优势,翻转刀刃,直取他的下盘。他在躲避的间隙连连向我攻出几招,以攻为守,化解了我之后的几招。

就这样在攻守之间,我们缠斗在了一处。这一斗,就走了三十来个回合。

我方的士兵和贼兵们就像看戏一样,他们一个个把兵器拄在地上,摆着个舒服的姿式,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着我和笔架交锋。

虽然这笔架力大,但我迎击时也并没有用全力。从韦幢主与他的交手,以及我自己与他的交手中,我明白想要以力胜是不容易的。

碰到这等身手的,我还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对付一般的士兵,我可以凭着力气、士气使自己占尽优势。对付这种以命相搏一样的勇猛战将,我的优势尽失。

尽管我常常在校场和士兵们相搏,但我最缺乏的,正是临阵的战斗经验。嬉戏、训练和实战相比,毕竟有着天壤之别。此时,根本没有什么点到为止,每一刀、每一锤,不是为了致敌人命,就是为了不使敌人致自己命。

既然力不能胜,那就须用巧。因此,我的手虽没有闲着,但我更多的精力是在观察与研究。我一面跟他缠斗,一面观察他的破绽。同时,想起前些天琢磨出来的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是我从弈棋中悟出来的。幼年住过的村子里,常有一帮老者坐在村头对弈。那些人虽然对弈了数十年,互相知根知底,但每次开局时就像碰到新手一样全神贯注、兴致勃勃。

作为观棋者,我完全不明白为何如此。但当我学会了弈棋之后,我才明了其中的精要。

棋艺,诚然是取胜最重要的因素,然而最终决定能否取胜的,往往并不在棋艺。盘中的变化莫测、弈棋人的心态,常常能决定一盘棋的胜负。殊不见,有的人往往因一子之失而丧失全盘。那是因为失去的那一子变成了他的压力,使得他过分关注于局部得失,而最终惨败全局。

每盘棋最初的布阵均是完全相同的,开局也是大同小异的,然而结局却千差万别。结局之不可估量,正是弈棋的最大乐趣。

无数所谓弈林高手,在不经意间常常会败于无名小卒。就连我在当无名小卒的那段时间,也常能侥幸打败邻近各村的“棋王”、“棋圣”,得意非凡;而在我荣登村中的“棋王”之位后,又常常被无名小卒击败,失落非常。

对战与对弈,岂非如出一辙?然而对战与对弈不同之处在于:对弈遭逢不利,还有商讨悔棋的机会;对战则是以命相搏,或伤或亡都不可复原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