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十四章 桓氏豪门 (1)

武帝寄奴 第十四章 桓氏豪门 (1)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4 22:48: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正月里新年刚过,荆州全境普降大雪。城内的士兵被调集起来与百姓一同在道路上铲雪。这些士兵大多家在荆州本地,所以和当地的百姓非常熟悉。军民们一面劳作,一面互相聊着家常。士兵们关心着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百姓们则热衷于远征过的士兵们带回的那些江州、广州的新鲜事。

大雪影响了城内店铺的生意,但是临近城门的酒肆的生意却比平常要好得多,因为牵着骡、马进城的人们被积雪阻在了城门口。与其站在雪地里等待道路扫清,倒不如把牲口拴住,进酒肆里饮酒取暧。

既然已经进了城,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就不再急着赶路了,所以酒肆里座无虚席。人们一面品酒,一面高谈阔论。比较擅于招徕客人的酒肆里还给食客、酒客们安排了免费的小曲儿。置身于此,有些人甚至巴不得道上的积雪清除得慢一些,因为他们还有话题没有讲完,还有故事、小曲儿没有听完。

道路还没有完全清理好,就有人从城里赶着车踏雪而来。酒肆里的人伸头往外看了一眼,知道他们是衙门里的人,车上装的必然是腊月里就备在府库里的年货。于是他们把头缩回来,不再去理睬,接着畅饮畅谈。

这些人的确是从府库来的。他们按官府的命令,将取暧物、食物领出来,周济给城中的鳏寡孤独。有一些大户人家也捐了一些食物、旧衣服出来,他们派了仆人跟在衙役之后,把自家的东西分派出去。

自桓玄当上荆州刺史以来,每一年的年初都有这样的捐助,已经形成了惯例。从今年开始,江州、广州、交州等地的官府都学荆州那样,开始接济城里的贫民。

掌管府库的府吏等物品都已封装好、分派的衙役们都打发出门之后,他们把府库重新上锁封好,查看一圈确认无事之后,才出府库的大门跨上马。此时城中心的道路已经清理好,路人行人不多,所以这个府吏可以扬鞭策马向州府驰去。

今天是例行的州府宴请各衙门掌事人的日子。这位府吏到达时,已经有许多人坐在二门内等候开席了。不过,这里的气氛与大街上的气氛完全不同。

大街上的气温非常寒冷,但是气氛非常温和;府里的气温非常温暧,但是气氛却正相反。

擅长察颜观色的府吏紧靠着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僚坐下,轻声问:“出何事了?”

“桓公好似心情不佳。”

“家事还是国事?”

“不知道。”

“哦。”府吏突然把声音压低了说,“兴许,事关建康。”

同僚望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府吏偷眼看到有人正盯着他们俩望,不敢再多说了,站起来,同另一位同僚寒暄。

这位府吏说得没错。桓玄心情不好,正因为建康方面传来了新消息:皇帝下诏,授予会稽世子司马元显开府仪同三司、领徐州刺史的职位,并且都督扬、豫、徐、兗、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军事。

司马元显取代他的父亲司马道子执掌朝政,其权力为朝臣之首,这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在军事上,司马元显却难以与桓玄争锋。桓玄占据长江上游各州,精锐军队号称十万。而司马元显自己所控的军队不过是建康周边的卫戍军两万人,加上北府的军队也离十万相差甚远。

司马元显要真正达到权力巅峰,就必须要牵制桓玄。这次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并且统领十六州军事,当然是皇帝的意思,但归根结蒂,还是司马元显自己的主意。

去年正月里,皇帝下诏令桓玄为荆州、江州刺史,并都督荆、司、雍、秦、染、益、宁、江共计八州军事。桓玄又上表任他的兄长桓伟为雍州刺史。至此,桓玄实际上占据了大晋国首都建康以西的所有地盘。

以此实力,朝中的许多重臣,对桓玄只不过是拱手之人而已。唯一令桓玄还有所顾忌的,只有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虽然年少,但是颇有些才略。不仅在朝中颇有人望,而且连刘牢之这样的军阀也对他唯唯诺诺。此次司马元显的新任命,对桓玄而言是一个极大威胁。

朝廷重臣都督各州军事,在当今只不过是个空衔。司马元显所都督的荆、江、广、交几个州都在桓玄治下。司马元显凭这个都督的任命,能染指桓玄的州郡么?显然是不可行的。所以桓玄对此并不以为意。他所顾忌的,在于司马元显亲自担任徐州刺史。

徐州地位虽比不上扬州之重,但在军事上却无疑是大晋国首屈一指之州。

晋国最重要的兵源来自两处:一处是桓玄所在的荆州、江州;一处就是司马元显、刘牢之所在的扬州、徐州。司马元显本就兼任扬州刺史,自他再任徐州刺史之后,北府军尽落其手。

自此,司马元显不仅名义上都督全国各州军事,实际上也掌握了大晋国东面的军权。其实力,足以对桓玄的荆州势力造成威胁。

桓玄衣不解甲、马不解鞍,东征西战数年,击败强敌无数才获得目前的地位;而司马元显仅凭自己身为皇帝亲戚,举手投足之间就达到了与桓玄同等的地位。桓玄情何以堪!

今天是桓玄亲自宴请各部掌事人的日子。尽管知道所有人都已到齐,但是桓玄却坐在书房里,根本就没有心思出去会客。

“老爷,时辰已不早了。”管家亲自过来催促。

但是桓玄似乎并没有听到。他面前的案上摊着朝廷发下的公文,眼睛紧闭着,如同魂游千里之外一般。

管家不敢再出声。立在堂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伸长了脖子,把耳朵凑近了些,想仔细听听老爷是否看书看得睡着了。

桓玄并没有睡觉,他闭着眼睛正在想事情。

桓玄五岁的时候,身为大晋国第一权臣的父亲就撒手人寰。尽管有叔父支撑着家族和家庭,但是桓氏每况愈下是事实。作为爵位的继承人,桓氏一族只得将厚望寄予到桓玄这个孩子身上,希望他能引领桓氏再创当日的辉煌。

每逢碰到不得意的境况,桓玄都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并深为自己不能像父亲一样有所作为而愧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