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09章 土断政策

武帝寄奴 第009章 土断政策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6 22:50: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兄长此番被贬,也不必过于在意。”说话的是我二弟刘道怜。

这一次二弟随礼部侍郎到京口来办事,顺便回了一趟家。于是我们兄弟三人聚在一起饮酒畅谈。刘道怜久在京口,所以对于建康的许多消息也颇为灵通。我和幼弟道规自然也想听听时下司马元显与桓玄对敌的情况。

我说:“这次虽是被人中伤,但是句章的事情也的确办得不周全。那时候也估料过之后必然不太平。但毕竟守城重要,也没有深究了。现在虽然待罪在身,但是我并不在意,也不担心。我只是为在句章的欠款而忧心。

毕竟当初我做了担保,尽管那些钱对富户们而言九牛一毛。不过欠的款总归是要想办法去还的。这些且先不提。你在京中,不知道关于西征之事有何新消息未?”

刘道怜说:“你们也知道,桓玄大军已经开抵姑孰。会稽世子虽然在建康以西布防,然而先锋都督却未到位。世子催促多次,道坚将军似乎并不急于出师。世子虽然也可以命其他将领取代道坚将军为先锋都督,但那些人可堪大用否?兄长可知道坚将军到底是何想法?”

“你此来,只是办礼部的事罢?”我之所以问这话,是担心刘道怜从首都来刘牢之驻扎的京口,是否可能带着司马元显授予的秘密任务。

尽管这样的任务不可能授予在礼部任职的刘道怜,但首都官场复杂,谁知道会不会为了避嫌而选一个与兵部毫无关系的、又无足轻重的一个人去探听消息呢。

刘道怜回答说:“是的。我等只是兄弟间的私谈,不涉及公事。”

“那便好。”我说,“眼下世子所能用的,确实只有道坚将军一人。不过,道坚将军刚刚征讨完孙恩,士卒羸病者甚多,自然是不想过早出征。况且,更重要的在于,道坚将军与桓玄并无个人恩怨,两强相争之时,自然不想过于偏向哪一方。他虽然表面答应出征,但实际上从京口的情况看来,并未有任何行动。”

刘道怜想想说:“如此说来,世子早早就把讨桓玄的诏书和西征的檄文发出去,岂非骑虎难下?”

一直没有说话的幼弟刘道规此时开口说:“岂不是骑虎难下么?按说道坚将军是怎样的人、是如何想法,会稽世子不可能不知道。为何会在与道坚将军达成一致意见之前就作出冲动举动呢?”

我听了道规的话,问:“你认为道坚将军是怎样的人?怎样的想法?”

道规说:“道坚将军之前是王恭之将,后来世子许以高位厚禄,所以道坚将军倒戈。此前世子命道坚将军征讨孙恩。世子令一下,道坚将军即刻出师,一刻也未曾耽搁。在旁人看来,作为世子属僚的道坚将军谨遵军令,这是自然之事。这次讨桓玄,道坚将军自然也还要遵世子军令。然而,深究下来,此番情形与征孙恩大不相同。”

听了这话,我对这个最小的弟弟印象有一些转变了:“嗯。接着说。”

“其一,孙恩作乱,与道坚将军不无关系。由他去平乱,是他职责所在;其二,孙恩是贼,征讨他是大义所在;桓玄是臣,世子他”道规低压声音说,“有征讨的正义在么?其三,道坚将军已不再是王恭帐下偏将,岂能为软硬兼施所左右;其四,讨孙恩时有赖兄长协助,才免了两败俱伤。如今,兄长待罪京口,道坚将军无左右臂膀,何苦以身涉险。”

道规的一番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其实,孙恩之所以起事,与刘牢之也不无干系。而要说清楚孙恩作乱与刘牢之间的原由,就不得不提到土断。

孙恩之乱的最根本原因并非东方的百姓归附孙泰、孙恩的天师道,希望在天师的护佑之下寻求太平盛世。孙恩之乱源自大晋国所实施的“土断”政策。

东晋建国之后,北方的汉人纷纷南下,居住于扬州、徐州、江州、荆州等地。南方地广人稀,而侨民的到来使得人口得以充实。众多人口既能从事农桑,也是兵源的保证。

为了让侨民安定居住,大晋国便出台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这些北侨,资助他们取得土地、生计。北侨为南人带来了财富,也使得南方更加繁华。这些令南人渐渐心安。

立国之初,南人北侨各取所需,相安无事。然而时日一久,南人北侨之间的冲突便显化了。北侨认为南人占据着田地,令他们生计无望;南人认为国家政策偏袒北侨。

朝廷为了化解人民的这种利益对立,安抚北方侨民使之尽快融入大晋国,于是颁布了“土断”的政策。

土断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虽然复杂,但简而言之,对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在于两方面:

一是废除侨籍。所有人民,无论来自哪里,以定居地点为据编入正式户籍。无论侨民也罢、南人也罢,都享有同等待遇。

二是废奴为客。这是因第一条而衍生出来的。北侨不入户籍就可以不受束缚,如可以免税、免兵役。寻常北侨因为获得的利益远大于损失,所以还是愿意入籍的。但是佃户或家奴,更愿意隐藏身份来换取免税、免兵役等益处。而其主人也不愿佃户、家奴入籍。

朝廷发现这样的问题之后,严令不得私藏未入籍之人。一经查出,除了主人受到惩罚之外,佃户、奴隶也被遣散成为平民,并编入民籍。这些遭遣散的人,通常成为服兵役的首选之民。

对于国家而言,土断政策有着许多益处,但是推行却非常不易。

数十年前大司马桓温,也即桓玄之父,曾大力推行过土断。那时所制定的法律极其严格,在强权之下,国库实力增强了许多。然而,皇室、官府的实力增强了,士族和人民的不满情绪却增加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豪族不满土断废奴为客、人民不满负担加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