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东西,她不嫌弃,于是向着养心殿的方向,行了个礼,道:“妾多谢皇上赏赐。”
毛公公道:“皇上说了,娘娘的身子骨柔弱,因此特意赏赐您这些补品给您补身子。”
补好了身子想干啥呢?
陆薇莫名其妙想到了那些白白胖胖的小猪罗……
她收了东西,给毛团与捧匣子的小太监打了赏银,这两位就打算告辞离开了。
陆薇出言留人,“等等,毛公公辛苦了,喝杯茶再走。”
毛团笑道:“多谢娘娘的美意,只是奴才还得回去向奴才师傅复命呢,下次有机会再领您这一杯茶。”
陆薇原本没想留他喝茶,她看了一眼杏子。
杏子跟她相处这些年,两人之间的默契非常好,再者,陆薇的银子一直都让她管着,她只会比陆薇更加惦记着这九百两银子。
杏子上前一步,笑眯眯地问道:“毛公公事忙,请问皇上与皇后娘娘在避暑山庄时给我们娘娘的赏赐,您什么时候给送过来?”
毛团作恍然大悟状,“哦,这个啊,我得回去问过我师傅,庆嫔娘娘您先别急。”
陆薇似笑非笑:“我急也没用啊。李总管服侍皇上忙得很,等什么时候他有空再给我送过来吧。”
毛团打哈哈,他就是一个小喽喽,根本不敢昧着庆嫔的银子啊,而且他看着庆嫔起势,巴不得讨好她,哪里得罪她。
刚回宫时,他就问过师傅李玉,想着揽了这个差事去给庆嫔送银子,顺便卖个好。
谁知李玉却道不急,等过几日再说。
他知道他师傅的心思,皇上的嫔妃们都清高得很,不管心里怎么想,那表面上都嫌银子俗气,张口讨钱这样的事大多羞于开口。另有一部分嫔妃则不得宠,胆小怯弱,根本不敢得罪御前总管太监。他就先拖着,有那脾气不大好的得势嫔妃问他要了,他才肯送还。
所以,有极大可能这赏银就被昧下来了。
但这庆嫔可不是一般人啊,他师傅这次是真糊涂!
当然,糊不糊涂是李玉说了算的。
毛团向他复命后,李玉脸色丝毫没变,他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头,笑道“瞧我这记性,最近服侍皇上太忙,竟给忘了。你现在就把银子给庆嫔送过去,替我请个罪,就说我伺候皇上不得闲,等空了,一定亲自来给她请罪。”
毛团跟着装糊涂,“小的知道了。”
于是他又去了一趟咸福宫,这次把银子给陆薇送到了,白花花的银锭子,九百两,分文不少。
杏子看着这些银子,忍不住啐道:“这些个太监没儿没女的,攒再多的银子又有什么用!”
陆薇道:“就是没儿没女所以才要使劲儿搂钱。”
杏子叹了一口气,“咱们还算好的,只是不知道他们做过多少这样恶心人的事!”
陆薇拍拍肩膀,“想开点,他们跟内务府比起来还算是好的。”
杏子的家人就是内务府的,闻言笑道:“说得也是,有贪的机会谁能不贪?”
保持好心态啊,至少她一提醒李玉,他就老老实实把银子给送回来了。
陆薇继续吃她的火锅,并且极力向她的宫女们推荐。
有几个口味重点的,尝过后就喜欢上了,她们碍于宫规不敢坐下,于是站着吃。
陆薇突发奇想,要把皇帝送来的海参与燕窝放麻辣锅里给涮了,被杏子给制止了,“都是干货,泡发需要很大的功夫,现在来不及了。”
可惜,那就下次再拿它们涮火锅吧,而且还可以整一个人参汤锅底。
吃好喝好,再睡一个好觉,次日,陆薇神采奕奕去长春宫给皇后请安。
紫禁城嫔妃们住得相对集中,真是不愁瓜吃啊。
今日早上的新鲜瓜是昨晚上嘉妃截了娴贵妃的胡!
理由是非常正当的,她突然觉得不舒服,然后御医诊断怀孕,再然后就把皇上从娴贵妃那里给请走了。
嘉妃今天没过来请安,娴贵妃倒是来了,脸色不大好看。
其实从嘉妃与娴贵妃竞争贵妃之位失败后,基本上她就处于颓势,但她现在怀孕了,可谓是扳
回一局。
子嗣为大,娴贵妃再不甘也毫无办法呀。
第80章后宫人人都是表演家,陆……
后宫人人都是表演家,陆薇也只在那一次见娴贵妃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在后来给皇后请安时,娴贵妃遇到嘉妃,当着大家伙儿的面恭贺嘉妃遇喜。
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娴贵妃主动低头,嘉妃见好就收,双方暂时休战,和平共处。
自上回两人配合默契的在和敬公主面前一唱一和,激得和敬对皇后愈发不满后,娴贵妃、嘉妃,另外还有一个纯贵妃,她们三个人陡然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她们根本就算不上是对手,怀孕生子,如此重复,可是有什么用呢?
皇后怀孕,孩子还没生出来,皇帝就一口咬定是嫡子。当年他是怎么对待另一位嫡子永琏的,大家都看在眼里。等皇后肚子里的新嫡子出生后,就他这个偏心的样子,哪还有其他皇子们的容身之地!
纯、娴、嘉三妃立刻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她们现在真正的对手应该是皇后。
她好好地做她的皇后就行了,该知足常乐才是,为什么还要生嫡子,做人也太贪心了吧,想独占天下所有的好处,简直是一点盼头都不给旁人留。
……
临近年底,清廷喜事连连,后宫多了三个孕妇不说,前朝也有好消息传来,清廷的心腹大患准噶尔部发生瘟疫,其首领噶尔丹策零病死,他的次子继承了准噶尔部台吉之位,权利更迭,统治内部矛盾激烈,这对清廷来说是大好机会。
整个后宫充满喜悦的气氛。
太后更是喜气洋洋,在皇上来给他请安时,看着自家儿子,非常自豪道:“皇上天命所归,则大清国运昌盛。大清国运昌盛,则子嗣兴隆。准噶尔部发生瘟疫,更是天意让皇上平定准噶尔,完成乃祖,乃父未竞之志!”
当妈的简直要把儿子夸出天来了。
别管太后平时怎么跟她儿子闹脾气,在她心里,虽不敢拿她儿子同圣祖相比,但绝对认为弘历远超他的父亲。
太后对于先帝一直有一种隐蔽的自傲。
你曾经那么看不起我,视我如微尘,但我的儿子弘历却比你这个做老子的强。
当对于母亲的夸赞,乾小四接受得毫无心理压力,准噶尔部早晚是他的囊中之物。
这对母子俩喝茶闲聊,陆薇与娴贵妃两人盘腿坐在另外一边的大炕上做针线活。
在东巡途中太后就叮嘱陆薇回宫后要学做针线活,陆薇原本打算等过完年后再说,谁知娴贵妃最近天天带着她的针线活过来寿康宫做,于是太后就让她顺便指点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