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了。
事实上,她现在连松鹤斋的院门都进不去。
她认为自己劝除了自取其辱,是完全没用的,但又必要要表现出一个态度是皇帝看。
裕贵太妃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让自己的儿子和亲王弘昼先去太后那里说亲,若是太后愿意见她,她就让太后骂一顿出出气吧。
弘昼见到他额娘的第一句话就是埋怨她:“您到底是在想什么啊,您往常不是与太后关系最好吗?”
裕贵太妃对儿子道:“额娘当时是鬼迷了心眼。”
弘昼瞥了她一眼,“儿子看您是嫉妒太后吧?”
知子莫若母,反过来一样成立,弘昼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裕贵太妃最隐蔽的
心事。
裕贵太妃与太后差不多同时进潜邸,前后脚生下儿子,她的儿子弘昼只比弘历小几个月。
在潜邸时,她们的关系非常要好,互相看对方的儿子都如亲生儿子一样。
两个小孩子一起长大,一起学习,弘历确实不错,但她的弘昼也不差啊,从小就是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
圣祖爷当年驾临圆明园时,若不是弘历一味地想要出风头,抢占了弟弟在圣祖爷面前的表现机会,弘昼不一定是今天这个样子。
她最心爱的孩子为了彻底让皇帝兄长放心,变成了一个肆意妄为的纨绔子弟,他当朝打大臣,给自己办丧礼,做出种种荒诞的行为,成为世人眼中的荒唐王爷。
那对母子却过得好好的。
以前的姐妹深情是真的,现在的嫉妒延误也是真的,只是裕贵太妃一直掩饰得很好。
唯有这一次,她破功了,她是受够了仰人鼻息,处处逢迎别人的滋味了。
真可惜啊,皇帝竟然没有继续查下去。
钮祜禄氏那么一个愚钝之际的人运气是真的好,连老天爷都站在她身边。
现在裕贵太妃还是继续去逢迎她。
她对弘昼道:“太后素来待你还不错,她应该会见你,你帮额娘带句话给太后。”
弘昼收起了往日的嬉皮笑脸,正色道:“儿子听着,额娘说吧。”
第167章裕贵太妃让弘昼传给太……
裕贵太妃让弘昼传给太后的话很简单。
她让弘昼代问太后:“还记得当年雍亲王府邸许过的承诺吗?”
弘昼摸摸头,“额娘,什么承诺?”
裕贵太妃道:“不必多问,转告给太后知道就行了。”
弘昼也挺愁的,他都不知道他额娘心里积累了这么多怨气,他自己是无所谓的。能者多劳,皇帝四哥从小就比他勤奋,比他好学,比他更会琢磨别人的心思,合该四哥当皇帝,为大清操一辈子心。
躺在四哥这棵大树底下舒舒服服地乘凉,弘昼觉得没什么不好。人生不过百年,一眨眼就过完了,当皇帝的,不当皇帝的,最后都是黄土一抔。
重点是他四哥对他还真不错,弘昼干着轻松的活儿,拿着丰厚的赏赐与俸禄,小日子过得逍遥。
想想皇帝操心准噶尔,操心大小金川,操心藏地……有操不完的心。
关键他操这么多心,伪奏稿案里大臣欺瞒他,底层老百姓把他骂成昏君,这个皇帝当得真累。
弘昼自问是吃不了这些苦,也不愿大清的命运背负在自己的肩膀上。
早前因和婉抚蒙的事情,他心里有些怨恨皇帝,但后来也想通了,他跟着皇帝四哥享福,总不能一点都不付出,更何况,皇帝后来也仿照和敬的例子,给和婉同样在京城修建了公主府,和婉虽然远嫁,但许她每隔一两年就能回京住几个月,弘昼很知足。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额娘不知足。
他劝裕贵太妃:“额娘以前是最通透的一个人,为什么现在想不开?皇上与太后对我们母子已经很好了。我可以帮您去传话,但您要给太后认个错,太后一定会原谅您的。”
裕贵太妃看了这儿子一眼,“你帮我传话就行了,别的不用多说。”
她与太后严格来说,只是私怨,她也没有惹怒过皇帝,不至于会牵连到弘昼。
康熙爷有裕亲王福全;先帝有怡亲王胤祥;皇帝还需要一个弘昼与他在天下人面前表演兄友弟恭呢。
弘昼去了松鹤斋求见太后。
太后没有将他拒之门外,她看着弘昼长大,弘历六岁时被圣祖带进宫中抚养,她太思念儿子时,弘昼的陪伴给了她慰藉。
弘昼性子开朗,嘴又甜,称呼太后从来都是“额娘”,或者是“皇额娘”。
他是太后心里的第二个儿子,就算是太后对裕贵太妃失望至极,却不忍心迁怒弘昼。
弘昼进屋后,利落地跪在太后膝下,给她嗑了一个头,然后道:“皇额娘,儿子真不知道我额娘会有那样的心思,她脑子糊涂了,您千万别与她一般见识。”
太后让他起来,“这是我与你额娘之间的事,不关你小孩子的事!”
在前段时间,她最艰难的时候,弘昼作为外臣也递了折子要来给太后请安,只是太后没有见他。太后无意让弘昼夹在两个额娘之间为难。
已经四十岁的“小孩子”弘昼:“……额娘托我带一句话给您。”
太后听了之后久久不语。
在很长好多年里,她与耿氏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自从弘历得了圣祖的亲眼后,地位逐渐开始有了差距。耿氏确实有在主动逢迎她,太后自问从没在耿氏面前拿过架子,可能在耿氏眼里又不同吧。
先帝登基前夕,那时候嫔妃们还在王府,弘历已经是先帝最看重的皇子,谁都能看出他的前途大好,念及多年的潜邸姐妹情,再加上耿氏的请求,太后承诺以后会照拂她们母子。
太后记得这份承诺,但她也只会兑现这一次了。
她道:“让你的额娘明日来见我吧。”
次日,裕贵太妃顺利地见到了太后。
高处不胜寒,身处的位置越高,利益权衡就越大,相应的能得到的真心就越少,太后早该明白这个道理。
她平静地对裕贵太妃说:“你不用再对我说些怨怼之词,说这些没用,我从不觉得自己亏待过你,我问心无愧。喝完这杯茶你就离开,我这里不再欢迎你。”
太后就奇怪了,她是不是脾气太好了,怎么一个个都冲着她来,真有本事去找皇帝啊。
她现在都已经不生裕贵太妃的气了。
生气就说明还在乎这个人,她不生气,生气伤肝,太后绝不伤害她自己。
裕贵太妃在太后这里半句话没说上,其实她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是卑微地请求太后的原谅,亦或是控诉她这些年受过的委屈。
好了,现在都不必说了。
裕贵太妃默默地喝完茶,然后就离开了。
彩霞与彩茵两人像以前一样送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