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内室休息了,两人可以好好说话了。
陆薇沏了一杯茶奉给弘历,弘历接在手里没喝,而是问道:“好多天了,朕来给老佛爷请安都没见到你,在家做什么呢?”
陆薇特别真诚地回答说:“我在家反省自己。”
弘历:“什么?”
陆薇:“反省我自己应该多多规劝父母家人,要循规蹈矩,不可惹是生非,更不可触犯大清律令。”
这话说得没错,但听起来怪怪的。
弘历拉她坐到身边,问道:“你在生气?”
陆薇摇头,“我只是难过。我父母只是平民老百姓,大半辈子老实巴交,安分守己,过着最普通平凡的日子,他们没享过我的福,却受我这个做女儿的拖累,担惊受怕,夙夜不安,我为他们难过。
第32章陆薇没有替父母求情,而……
陆薇没有替父母求情,而是在反省自身,弘历是吃软不吃硬的性格,一时之间心里不免有点愧疚。
“朕让江苏布政使等人看管你的父母,并非是担心他倚持生事,实则是形势所迫。他们乃嫔妃的戚属,阴险狡诈之人极有可能引诱他们犯事,朕其实是在保护他们。”
陆薇真是惊呆了,也服气了!
黑的能说成白的,睁着眼净说大瞎话,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人。
她叹为观止,简直不知道说啥了,只能道:“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见到县令都害怕,再见布政使大人恐怕要被吓死了,他们无权无势也没什么钱,不比旁人,就是想做坏人都难。”
拜皇帝所赐,纯妃、怡嫔的父母现在是正经的上三旗包衣,富豪大地主,背后还有一个皇宫主位娘娘的女儿做靠山,她陆薇的父母又算什么,何德何能居然敢跟这两家相提并论?
弘历笑道:“朕体谅你做女儿的心情,既然你这么说,那朕就下令布政使等人不必再派人监管你父母了。”
陆薇口不对心,“谢主隆恩。”
弘历拉她起身,“送朕出去吧。”
两人牵着手,慢慢地走出长春仙馆,弘历恍如体贴的情人一样在她耳边说甜言蜜语。
“朕是很喜欢你的,爱屋及乌,也很愿意为你父母亲人抬旗,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但朕答应你一切只是时机问题。”
大清建国至今,八旗人口日益孳孽,国家财政负担太重,几乎无力再供养了,因此弘历圣谕汉军旗人可出旗为民,自谋生路。
这边厢他却因自己的私心,为汉籍宠妃家人抬旗,不免惹人非议。尤其是今年已经有一个怡嫔家人抬旗了,所以陆家人抬旗的事至少得往后推迟几年再说。
陆薇不知道这层关系,以为他又在画大饼,胡乱敷衍他,脑子却在想,只怕纯妃那边他也没少画饼吧。
但,好歹事情是解决了。
苏、陆两家被皇帝解除禁令的消息很快传到怡嫔耳朵里,怡嫔气得又摔烂了鸣琴轩不少花瓶瓷器。
她是最会撒娇的人,但皇帝根本不想见她,找不到人撒娇啊,只能等待机会再说了。
……
此事过后,圆明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陆薇每天都过得很有规律,上午去长春仙馆陪伴太后,下午太后午睡,她自由活动,最常做的事就是与舒嫔搭伴游玩圆明园的各处景点,与魏常在一起玩得机会反而少了很多。
难得不用去皇后身边服侍了,魏常在却又做起了针线活儿,还不是做一件两件,而是没完没了地做。
花色鲜亮,针脚细密,显见是用了十分的心力。
陆薇很不解:“宫里自有针线班子,集聚全国各地手艺高强的绣工,术业有专攻,咱们再怎么做也比不上人家做得好呀。”
魏常在手里的活计举起来给她看,“外衣那些我确实做不来,我做的是里衣,袜子之类的,都是给皇后娘娘的,娘娘不爱用外面人做的东西。”
皇后身边有十个大宫女服侍,怎么也不会没人给她做针线活啊。
陆薇劝道:“少做点就行了,别把眼睛熬坏了。”
她们是当妃子的,又不是当绣娘。
魏常在抬头笑道:“娘娘喜爱我仔细,夸我的针线活儿比宫女的好呢,她没要求我做过,是我自己想给她多做些吧,闲着也是闲着。”
她的针线活儿穿在皇后娘娘身上,时日久了,说不定能入了皇上的眼,以后说不定还能给皇上做针线活儿。
反正在这宫里一天到晚也没什么事,做做针线活儿也挺好的。
陆薇感叹不已,对她的毅力更加佩服。
就见魏常在瞟了她一眼,“娴妃的针线活儿做得很不错,她时常给太后做呢。”
陆薇:“你怎么知道的?”
魏常在道:“皇后娘娘告诉我的啊。”
看来富察皇后对隐在的敌人还真是知根知底呀。
陆薇有点儿庆幸,她不用给太后做衣服,只用陪打牌就好了。
她没那种毅力天天给领导做内衣袜子,针线房的人做的衣服已经很好看了呀。
魏常在劝陆薇自己出去逛逛,“等我忙完这阵再找你玩儿。”
陆薇只得告辞,带着杏子回自己的绿荫轩。
刚一进门,宫女就来报:“陆贵人,舒嫔娘娘派人来找了您几次了!”
陆薇随口问道:“什么事?”
宫女道:“她没说什么事,只是请您过去一趟。”
既然没说,那就不是什么急事了,陆薇不慌,先回屋喝杯茶再说。
她半盏茶还没喝完,舒嫔自己就急吼吼地来了,拉着她的胳膊就走,“快快,带你去见你一个人!”
等到了舒嫔住的知春轩,陆薇见到了舒嫔的姐姐纳兰氏。
舒嫔自豪地向陆薇介绍自己的姐姐,“你常常说我是才女,孰不知我姐姐才是真正的才女呢,她三岁就会诵读诗章,五岁就能作诗了!”
纳兰氏笑道:“你别听这小妮子胡说,什么才女不才女,我也不过识得几个字罢了。”
她看着陆薇,诚恳道:“舒嫔对我提过你,说你是她在宫里唯一的朋友,我妹妹年纪小,不懂事,多谢你还能陪着她玩儿。”
纳兰家好几代人深受汉学影响,纳兰氏从心底对汉人是有好感的。再加上这姑娘长得漂亮,眼神清清亮亮,纳兰氏对陆薇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别人释放善意,陆薇自然能感受到,她笑道:“我与舒嫔性子还算投缘,便一起结伴玩儿,说不上谁陪谁。”
舒嫔作为家中幼女,性子偏活泼些,在姐姐面前更是小女儿姿态做足;纳兰氏是姐姐,沉稳斯文,她打扮得不隆重,却是简单清贵,身上非常有书卷文气。
她赠送给陆薇一本纳兰性德的文集,“我家祖上先人所作,闲来无事可做消遣。”
陆薇谢过她,命杏子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