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老佛爷,您想想看,自皇上登基以来平定苗疆,与准噶尔部议和,哪一样事情不是处理得妥妥当当的!这次对瞻对的剿伐,也必然不再话下,皇上是圣明天子,天底下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天啊,她真是昧着良心在给乾小四夸夸夸了。
太后虽然时不时与皇帝儿子闹个小矛盾,但从内心根本来说,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非常自豪——他比他的老子强,未来是可以与他的爷爷圣祖皇帝并肩而提的。
她于是道:“我自然知道仗是必胜的,只是战争一定带来伤亡,我只是怜惜那些在战场上丢掉性命的八旗子弟。”
弘历掷地有声说道:“老佛爷慈悲,但八旗子弟既已深受皇恩,自当以命报之。朕同样怜惜他们,但这仗必打不可!”
眼看着气氛又严峻起来了。
陆薇忙道:“皇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老佛爷,您要相信皇上,必定会用最小的伤亡换来最大的战绩。”
弘历冲着陆薇点点头,笑道:“正如庆嫔所言。皇额娘,您就想想等去了塞外,要是吃腻了蒙古的手把羊肉,思念京城了该怎么办?”
太后也知道不可再继续说下去了,顺势转向别的话题。
一旁的娴贵妃看着心惊。
她并不在乎什么战争不战争的。她看到皇上与陆薇配合默契地哄太后,陆薇似乎比她更会讨皇上欢心,而太后面前却也越来越不需要她了。
第67章临到出行事变多,皇帝很……
临到出行事变多,皇帝很忙!
六月底瞻对土司叛乱;七月初直隶总督报直隶大旱,待安排好赈灾事宜,启程东巡时已经七月中旬。
皇帝带领着一万多随行人员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御驾的第一站正式驻地依旧是热河避暑山庄。
不同于上一次来热河那样慢悠悠晃荡了小半个月,这次似乎是在赶进度,大队人马只用了不足七天就到达热河行宫。
现代出门旅游交通三件套汽车、高铁、飞机,古代则是两件半:牛车、马车,或者骑马。
天气太热,马车颠簸,御道再好也比不上现代宽敞平稳的柏油大马路,赶路的滋味其实不太好受。
陆薇坐在马车,又闷又热,心里不禁有点烦躁,但想想那些甚至连马车都不能坐的人,她似乎根本没资格叫苦。
好在御驾出了古北口,进入关外后,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
此时的关内尚且是炎热的夏季,关外却有了秋日的凉爽。
天高气爽,目之所及,视线没完全有阻挡,广袤草原的尽头就是辽阔的天空。路途的辛苦在自然界的如此美景之前,无足挂齿!
秋季是热河最美的季节,草原上芳草鲜美,花香四溢,连太后都为之精神一振。
帝后二人服侍她进午膳,老太太问道:“还有多久到避暑山庄?”
弘历回道:“今日旁晚时分就可抵达。”
太后又问:“怎么不见庆嫔?”
皇后柔声道:“庆嫔的马车在后面。既然皇额娘提到庆嫔,不如等会儿让她来您的车上伺候您?”
太后点点头。
这一路上挺闷的,有庆嫔陪着说说话也好。
用过午膳,弘历与富察皇后离开。
富察皇后感叹道:“想不到庆嫔竟然能如此投太后的眼缘!”
弘历想起陆薇往日的样子,笑道:“她为人灵慧,心地纯善,太后确实很喜欢她。”
不是随便哪个人,他都能放心留在太后身边伺候的。
娴贵妃老实稳重,虽然性子略显沉闷,但她与太后同是老满洲人,在衣食起居习惯上更能与太后合得来。庆嫔够聪明够机警,待人大方,从不与人置气,她能哄太后开颜,这两人各有用处。
女人眼里的女人与男人眼里的女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
在富察皇后眼里,所有的嫔妃都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争宠,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些人没那个本事争宠,于是只能回归佛堂,念经度日,宫里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比如:愉妃、婉嫔。
娴贵妃、庆嫔肯哄着太后,归根到底也是争宠。娴贵妃目前算是争到了宠,庆嫔应该也快了。
不过比较起来,皇后宁愿庆嫔在太后面前更得势。
娴贵妃私心极重,以往皇后与太后存有矛盾时,娴贵妃不说调解,反而是乐见其成,甚至会暗中推波助澜。
庆嫔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她会尽力去调和矛盾,尽量缓和太后与帝后之间的误会摩擦。
就像上次的明瑞请安事件,虽然是由皇帝引起来的,但按照以往的惯例,太后必定会迁怒于皇后。出乎意料,太后没有对皇后表示任何不满,轻轻揭过了此事。
后来富察皇后听皇帝说了整件事完整的事由,说实话她是很感激庆嫔的。
想到这里,她突然对皇帝说:“皇上,上回明瑞给太后请安那件事,说起来我该赏赐庆嫔,只是她服侍太后,为了避嫌,肯定会固辞。”
这是非常自然的道理,弘历身为皇帝,大臣收他的赏赐没问题,但却万万不能去收和亲王弘昼的赏赐。
庆嫔虽然是嫔妃,但谁都知道她是太后的人,这种情况皇后就不好再赏赐她了。
弘历笑道:“这个容易,朕与你一道赏赐她,就说她伺候太后有功,这样她就可以收下赏赐了。”
皇后因上次先蚕礼之事赏赐了陆薇一盒南珠,这次倒有几分犯难,一时之间不知道赏她什么。
弘历就道:“以前圣祖佟佳皇后在世时,曾对朕说赏什么都不如赏银子实在。朕赏赐她五百两。”
皇后跟着说:“那我就四百两吧。”
弘历颔首,直接吩咐李玉:“等到了避暑山庄,你派人给庆嫔送九百两赏银过去。”
……
御驾赶在日落之前,到达避暑山庄。
按照出巡计划,这次停驻避暑山庄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天,所以嫔妃们都安排住在烟波致爽斋;陆薇随着太后住了松鹤斋;皇帝则住在万壑松风斋。
这个三个地方其实同属一大片宫殿区,屋舍林立,而避暑山庄最好的风景都在景苑区。
陆薇上次住过的烟雨楼位于如意洲上,今日天色已晚,只能明日再找机会去看看了。
虽然吧,康熙、乾隆两代皇帝都很向往江南,把个江南的名园名楼原样搬到畅春园、圆明园不够,甚至还搬到了关外的避暑山庄,但温带草原区自有其独特的风景。
后面几天陆薇决定鼓动太后多多逛逛大草原,毕竟京城不缺山水园林
缺的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呀。
路途奔波了几日,好不容易暂时安歇下来,陆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洗个澡。
洗完澡,身体舒服了,她与杏子两个人在廊檐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