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 分卷阅读327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分卷阅读327

簡繁轉換
作者:西兰花炒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6 22:38:17 来源:源1

然无人密奏给他这个皇帝。

该杀的杀,该贬的贬,皇帝一点也没留情面,顺带着又给常熟县免了两年税。

如此一番雷厉风行的手段下来,再加上舆论造势,圣明天子的口碑总算是屹立不倒。

但陆薇在家乡人眼里算是没什么名声了,哪怕皇帝特意颁了一道圣旨声明她与此事无关,但总归是沾惹上这种事情里,民间的闲言碎语是免不了的。

而且这圣旨颁的跟《大义迷觉录》有异曲同工之妙,陆薇原本以为雍正帝在这件事上犯傻,现在有点明白他的苦衷了。

至于那座恶心的陆氏宗祠推也不是,留也不是,徒增尴尬。

苏州之行虎头蛇尾结束,御驾继续沿运河南巡,经嘉兴海宁之后,到达杭州,驻跸在孤山行宫,停留数日。

第248章皇帝来杭州后的第一件……

皇帝来杭州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游西湖,而是登观潮楼检阅水师,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阅军,只不过阅的是水军。

阅水师另有一番奇景,此地又不同,还可以欣赏浙江之潮。

以前几回南巡都没机会看这种正式的阅兵,这一次皇帝专门带上太后与陆薇。

陆薇算是亲眼目睹了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海潮起伏、水军演习的壮观情景,那种激荡很难用言语描述。

演习水军过后,皇帝紧接着与他的心腹杭州将军、织造等人密谈;之后再见当地的官员、乡老等等,先把本地的吏治摸清楚,以免再出现在苏州时发生的闹剧。

从古至今,贪官污吏屡治不绝,但若当皇帝的重视这个问题,对于吏治的清明肯定是有好处的。

把这些事情都办完后,皇帝才真正开始有闲心游览西湖,外加最重要的吟诗作赋。

这位是真对吟诗作赋爱得深沉,每回到了他喜欢的地方,必须要作诗,就跟现代人旅游必发朋友圈一样。

在京城时题材灵感可能还没那么多,南巡的话每天至少一首,一次南巡写的诗就可以组一本不薄的诗集。

他的那些诗,除了上书房的那些老夫子们,这些年陆薇就是后宫阅读第一人。

其实吧,别把皇帝的诗当作诗,把它当作每日的心情分享来看,还是蛮有意思的。

西湖二十八景,龙井八景等等,整个大杭州,人文历史无一不美。皇帝灵感无限,除了作诗,还题字,他乾大爷处处都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痕迹。

不得不说,要不人家怎么是古代好运又长寿的皇帝呢,人家除了精力旺盛,游玩的

心情是很不错,不像陆薇,虽然每天也在跟着大部队一起游玩,但她的心境实际上没皇帝调节得那么快。

来杭州□□日后,某日旁晚皇帝令孙太监来请她。

陆薇过来皇帝的寝屋后,皇帝催她赶紧用膳,“等会儿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别耽误了时辰。”

行吧,陆薇都听他的安排,两人用过膳,更衣,上了车,不知行了多久,竟是到了六和塔。

六和塔原是吴越王弘俶时期建的镇海潮塔,几经战乱摧毁,又几度重建,这座塔的造型古朴,所处的位置较为偏僻,远不如同样在西湖之畔的雷峰塔有名。

皇帝数次南巡,除了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时来过一次六和塔,之后就再没来过了,而雷峰塔他可以每次必去的。

六和塔临钱塘江,初春晚上的江风习习,吹到人身上还是有些寒意,陆薇都不知道这皇帝大晚上为什么要来这里。

这座塔是佛教僧人所建,塔名“六和”也取自佛教“六和敬”的意思塔内当然有很多佛教元素,石壁上刻着佛经,还绘有相当漂亮的壁画,这些壁画颜色鲜艳,俱是些飞天羯毗、花卉禽鸟、伎乐舞蹈等等。

陆薇非常喜欢,停住看了片刻,皇帝就笑话她,“朕记得在五台山时,你去到那些喇嘛庙就害怕,怎么现在倒不害怕了,这塔又高又深的,就不吓人了?”

陆薇点点头,“不止不吓人,而且还很好看呢!这儿的佛与五台山的佛还是有所不同的。”

弘历叹道:“你能这样说,可见你还是没有慧根。天下的佛都是同源的,本质不变,最重要的是修心,别被外相所迷惑。”

陆薇瞪着清澈的眼睛看他。

真的太不好意思了,她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下长大,信科学与玄学都信不了佛。

弘历想起来这里的目的并不是要给她说佛法,他拉着她走,“上楼吧,别耽误了时辰。”

他已经两次说别耽误了时辰,耽误了什么时辰?陆薇心里纳闷极了。

六和塔内部的台阶呈螺旋状上升,越往上越陡峭,陆薇即使被皇帝带着走,但一口气在这么陡峭的台阶上爬六七十米高,她的小腿都在打颤。

然而很快她就没心思关注身体的不适,因为她耳边听到“轰隆轰隆”如雷鸣般的声音渐行渐近。

陆薇惊喜道:“这是钱塘江的涨潮声!”

两人登至到最高层回廊,举目望去,在一轮圆月之下,钱塘江的潮水一波连着一波怒吼般奔腾而来,翻起几丈高的白浪。

陆薇完全被眼前的情形震撼住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她喃喃道:“皇上特意带我来看钱塘潮,对了,我怎么忘了今天是十五!”

弘历含笑问:“喜欢吗?”

陆薇使劲点头,“喜欢!”

眼前是汹涌澎湃的海潮,耳边是奔腾的潮声,大自然的奇幻之景,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倒是弘历有些惋惜道:“八月十五的海潮是最大的,听说有排山倒海之势,如千军万马奔腾,胜今日十倍,可惜了。”

“不可惜,”陆薇连连摇头,“可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弘历想了想,念了苏东坡的一首佛偈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陆薇道:“我想的是另外一首,平生不修善果,……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弘历笑道:“殊途同归,见山还是山,说你没慧根,你又能参透其中的深意。”

陆薇忙道:“这是鲁大师临终偈语,不是我参透的。”

弘历看着她,柔声道:“朕知道,《水浒传》嘛,你看过,朕也看过,你说最喜欢鲁智深,鲁智深在此听潮信,而后圆寂。不然你以为朕为什么带你来这里?往常你总说这世上的自然之景太过美妙壮观,个人的那点烦恼对比之下,实在算不了什么,今日看钱塘潮信,心情是否会好点?”

“啊?”陆薇讶然。

这皇帝南巡可忙了,没想到他竟然会注意到她的情绪。

弘历继续道:“常熟的闹剧,已经发生了,但朕也已经处理过了,何必再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这是别人的错,你不该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