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 分卷阅读95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分卷阅读95

簡繁轉換
作者:西兰花炒蛋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6 22:38:17 来源:源1

咱们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还要漂亮,且自小熟读汉人的典籍,精通汉语,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作为献舞的人选了。”

第69章蒙古诸部最后商议确定了……

蒙古诸部最后商议确定了巴林部的女子来为皇帝献舞。

巴林氏的父亲纳亲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女儿,喜气洋洋道:“再想不到我们家竟然能出一个娘娘了!”

巴林氏却远不如父亲那么乐观,“额祈葛,皇上他有那么多的嫔妃,不见得会看得上女儿!”

巴林氏的母亲则乐呵呵道:“我女儿是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你放心,皇上一定会喜欢你的。”

他们的家世在蒙古不显赫,巴林氏如果在蒙古嫁人的话,只能嫁给普通的人家;想要高嫁给蒙古的郡王贝勒很难,如此,不如进宫嫁给大清的皇帝当娘娘。

巴林氏的母亲这几日陪着巴林部的王妃福晋们参加过皇后的赐宴,见过皇帝嫔妃们的各种讲究,羡慕的不得了,恨不得立刻久送女儿进宫享福。

巴林氏闷闷道:“京城里有最漂亮的牡丹、芍药,格桑花再好看,那也只是草原上的小野花,贵人们又怎么会放在眼里!”

此一时彼一时,蒙古嫔妃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皇帝肯嫁公主抚蒙已经足够,她是真不知道父母为什么送她进宫。

宫里能骑马吗?宫里有世上最好吃的手抓羊肉吗?宫里能吹到草原上最自在的风吗?

原本她以为是一大群蒙古女子给皇帝献舞,那么多人在,皇帝一定不会看上她,她只是来走个过场而已,谁知,听父亲的意思,蒙古诸部已经打定了主意送她去服侍皇帝。

巴林氏心里很难受,不管母亲怎么劝,只是低头不语。

女儿的思想工作到现在还没做通,纳亲心里很着急,不得不下了重药。

“你若是不嫁给大清皇帝,就嫁给昭乌达盟长敖汉旗郡王做侧妃吧。”

敖汉旗郡王垂木丕勒是一个典型的中年蒙古汉子,光侧妃就有好几个,论外貌,论气度,论富贵权势,那肯定比不上大清皇帝。

这下子巴林氏再也没得选了!

纳亲严肃道:“你不知道咱们蒙古多少的公主郡主们都想嫁给皇帝,但她们都没有你长得漂亮,也不会说汉话,所以她们没这个机会。皇帝喜欢你也好,皇帝不喜欢你

也罢,但他明天一定会把你收下,我们蒙古诸部齐聚一堂为他贺寿,他绝对不会下蒙古部的面子。”

当然,他心里最隐蔽的想法没有告诉女儿。女儿进宫为妃,对他自己百利而无一害,有这层姻亲关系在,他日后的仕途会走得更顺一些。

早在女儿很小的时候,他就存了这种想法,所以才会找了汉人的夫子教导女儿读汉籍学汉字说汉话。

见女儿依旧不说话,纳亲提高声音,厉声道:“你听到没有?”

巴林氏浑身一颤:“听到了!”

先给大棒,接着再给一颗甜枣,纳亲脸上的严厉之色褪去,又换上一副慈父的面孔。

“咱们蒙古诸部对皇帝忠心耿耿,圣祖康熙爷时,最看重蒙古,他的慧妃、宣妃都出自蒙古科尔沁部,圣祖更是下嫁了六个公主给蒙古。当今圣上仁慈宽厚,有圣祖遗风,对我们蒙古同样看重,你进宫后,皇上必不会亏待你的,这对你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归宿了!”

巴林氏的母亲自傲道:“女儿,你背后可是站着昭乌达盟八部十一旗,等进了宫,就算不能一下子封妃,至少也能封一个嫔位。”

父母联合劝说,终于巴林氏终于心服口服,道:“女儿明日一定会在万寿宴上好好会皇上表演。”

……

翌日就是皇帝的万寿节,因出巡在外,皇帝诏令一切从简。

但皇帝过生日,即使再从简,在陆薇看来场面也很大啊。

在皇帝入驻前,此地原来只是敖汉旗一个陀海(靠河湾或湖)村子,短短两日内,蒙古包林立,披红挂绿,张灯结彩,音乐锣鼓之声齐发,犹如现代的盛大庙会……

这种正式的场合,帝后二人一左一右侍奉太后上坐,嫔妃们分两侧入座,这一块区域坐的人算是皇帝以及他的家属。稍远的下方则坐着皇帝的近臣,以及蒙古的王贵贝勒和他们的王妃福晋们。

场面虽不如在京城时高大上,但是在草原上举行,天地辽阔,另有一番滋味。

蒙古部淳朴而热情,他们向皇帝献上了“九龙盒”,即九九八十一盒食物。

陆薇与令嫔挨着坐在一起,两人时不时轻声交流,她觉得的蒙古诸部的创意还不错。

九在古代代表至阳,是数字中大的数,有最多,无穷尽的意思,很适合给皇帝祝寿。

就是不知道这九龙盒里的食物都是些什么,九九八十一,种类怪多的。

然而盒子揭开后,陆薇才知道自己又一次太年轻太单纯了!

人家九十一个食物盒子,平分为三份,每份二十七盒,也就是说只用准备二十七种食物,再把它原样打包三份就可以凑够八十一盒了。

至于这二十七种食物则以名字吉祥的福寿糕饼、水果、蜜饯、熏肉为主。

确实是礼轻情意重啊。

但话说回来,关外不如关内物产丰饶,人家能这样准备寿礼,确实也是用了心思的,心意更重要。

皇帝高兴地笑纳了,同时亦有赏赐给予各部首领。

政治性的礼仪往来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嫔妃们给皇帝献贺礼。

第一位自然是富察皇后。

太监用托盘将她的礼物呈到皇帝面前,让众人大跌眼镜,原来是一个湛蓝色火镰荷包,绣着常见的莲花纹,连金线银珠都没用上。

总之,这就是一个外表极其普通的荷包。

然而皇帝拿在手里,仔细打量,然后又与太后同看,太后没看出什么不同来,但这种场合,她肯定要展示天家的婆慈媳孝,于是随口夸了几句,“皇后的绣技越发精湛了!”

皇帝却笑道:“皇额娘有所不知,您看着火镰荷包用的是鹿尾谲毛缝边。咱们满洲人尚未入关前,金线难得,火镰荷包就是用这种线啊。虽然咱们入关了,但满洲旧俗不可忘,更重要的是要记得先人艰辛与节俭。皇后有心,朕很喜欢这个火镰荷包。”

说完他就解下了随身佩戴的荷包,转而系上了皇后所制的荷包。

众嫔妃再一次对皇后服气了。

瞧瞧,同样是为了讨好皇帝而提倡满洲旧俗,富察皇后的手段是多么的高端,而且还不得罪其他嫔妃们。

娴贵妃弄出什么穿满洲的传统布袍子,耳朵上挂三对耳环,形式主义搞得溜溜的,她自己是爽了,连累着其他嫔妃们跟她一样,连穿衣戴耳环的自由都没有了。

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在娴贵妃身上转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