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请她坐下喝茶,问起了畅春园小菜园的事情。
“我听皇后姐姐说过,是个只有半亩的小园子,里面种了好多新奇的菜。”
陆薇告诉她,“有一种叫做西红柿,酸酸甜甜的,和鸡蛋一块儿炒最好吃了。还有苦瓜,适合与筒子骨一起炖汤喝。”
贵妃似乎在脑中想象这两种东西,“听起来就觉得有意思。”
陆薇道:“等您病好了可以去瞧瞧。”
贵妃只是笑了笑,“以后再说吧。”
即使陆薇不是大夫,但从贵妃的气色也能看出她病入膏肓。
贵妃今年大概才三十岁出头,多么年轻啊,虽然她与贵妃素来没什么交情,但仍有些惆怅。
回到畅春园向太后复命,太后问起贵妃的情况,陆薇实话实话。
太后有几分感叹:“我还记着贵妃刚进重华宫的时候,很是怯弱的一个小丫头,她确实是吃过一些苦头。可惜了,年纪轻轻的。”
她也只是感叹了一句就不再提这些让人不高兴的事,吩咐彩玉摆上马吊,彩娟去请裕贵太妃、先帝周贵人过来。
陆薇陪着太后打了一下午的马吊。
圆明园的风风雨雨影响不了她,陆薇照旧是无知无觉过她的小日子。
种菜真是一门技术活儿,虽然吧,古代的害虫没现在进化得厉害,但古代植物的抗虫害能力也没现在的强啊。
那些个菜青虫她可以用手去抓,特别小的飞虫真就没办法抓了,她的小青菜被啃得千疮百孔。
陆薇与有经验的种菜太监商讨治虫的法子。
手段五花八门,例如兼种一些气味刺激,连害虫也不喜欢的植物;撒草木灰或者硫黄也有用,只是后者具有腐蚀性不可多用;更直接的是烧一种叫做莽草的植物,烟熏,直接就能把小飞虫给熏死。
弘历带着李玉溜
达过来时,远远就看见归田居上方缓缓冒着青眼。
李玉立刻警觉起来,“那边可能走水了,请皇上止步,奴才先过去查看。”
弘历笑道:“那里三面换水,也无房舍,不可能烧起来,必定是陆贵人在鼓捣些什么。”
待走近了,弘历闻到一股类似艾草的气味,于是问道:“这是在熏蚊虫吗?”
陆薇给他行礼,道:“不是蚊虫,是绿叶菜上面的小飞虫。”
这是皇帝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世界,他就像找了一个好玩的事情,比陆薇更热衷于驱虫,亲自上前烧了两把莽草。
末了,他还感叹道:“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若不是当了这个皇帝,朕一定会是一个隐居的农夫,种田之乐,无穷尽也。”
啧,何不吃肉粥的乾隆版。
真让他去种地,就能体会老百姓的疾苦了。
所以,老哥还请多多免除苛捐杂税吧。
因贵妃病重之事,弘历近来心情并不如何好,这女子陪伴了他近二十年,他自问对贵妃如同至亲之人一般,现在这个亲人数着日子在熬了,
世人都说皇帝好,可皇帝也有做不到的事,留不住的人。倒不如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净自得,没那么多的烦恼。
他的神情看起来很是感伤。
陆薇看这个皇帝,总觉得他很有一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滋味。
他性格里有非常骄傲自大的一面,同时还有豌豆公主的矫情,就如临水自照的水仙花,顾影自‘恋’,可能他觉得自己感伤起来的样子很美。
看他是皇帝的份上,就原谅他的矫情吧。
乾小四今年有三十二岁,在古代肯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年纪,大阿哥如果早点结婚的话,没准儿过两年他就可以当祖父了。
但是,这个皇帝的人生太顺利了,他的心智特别的年轻,说不好听点就是不太成熟啦。
想想历史上那个处理朝政游刃有余,把他的文武大臣盘得顺溜的乾隆皇帝,不得不说,现在这个乾小四还没有真正成长为政治机器。
但正因为这样,他与陆薇在有些方面很合得来。
在听陆薇说起蝗虫是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极美味的食物时,他就特别好奇,非要尝尝鲜,于是在陪太后用午膳时,御膳房上了一碟子烤蝗虫。
烤熟的蝗虫张牙舞爪,太后看着就觉得骇人,“这东西怎么能吃呢,可别吃坏了肚子!”
娴妃对太后笑道:“陆丫头花样多,一定是她先提的,皇上不会想到吃这东西。”
陆薇特别无辜地去看皇帝,“娴妃说您不想吃,那,就不吃了?”
娴妃连忙解释:“我是说皇上想不到吃,不是不想吃。”
不是不想吃,那就是想吃了。
陆薇:“哦,皇上,娴妃说您想吃,那,吃吧?”
娴妃气结。
好在弘历不是特别太在意她们的对话,而是笑道:“咱们满人的老祖宗以前连生肉都能吃,更何况区区蝗虫。闻着多香啊,朕先尝一个。”
他毫不犹豫吃了一个,评价道:“香脆美味,比之烤肉更有风味。皇额娘,您也尝尝。”
太后始终嫌太腌臜,不肯吃,皇帝也不勉强。
最后这一碟子烤蝗虫被皇帝与陆薇两人干完了,为了这道下酒菜,他两还喝了半壶玉泉酒。
娴妃半点插不上话,按捺住心里的忧虑不安。
以色侍人,是不会长久的。陆贵人长得鲜妍明媚,引皇上玩乐,只配当皇上的酒肉朋友,而她要做得是皇上的良友,益友。
饭毕,陆薇与娴妃自觉离开,给这对母子让单独说话的空间。
皇帝第一句话就是说:“皇额娘,朕预备晋升贵妃高氏为皇贵妃。”
太后问道:“贵妃已经进入弥留了吗?”
皇贵妃是副后,轻易不能封,除非贵妃将死,才作为死前的一种抚慰晋封。
皇帝摇头,“还没有,朕想提前准备起来,以免到时候忙乱,就当是给她冲冲喜吧。”
第55章(修)先帝雍正时期就有……
先帝雍正时期就有贵妃临死时前晋封皇贵妃的例子,故而太后没甚可说的。年贵妃过世时只觉得大快人心,但对于儿子这个年轻的高贵妃她还是抱有同情的。
“她好歹陪了你二十年,她的身后事隆重些也罢。”
弘历道:“儿子知道了。”
既然是冲喜了,那这喜事索性扩大些,弘历又道:“借由高氏封皇贵妃之际,朕想一并追封大阿哥永永璜之母哲妃为皇贵妃,另外纯妃生子有功,论理该晋升,还有愉嫔,潜邸出身,兼五阿哥聪慧伶俐,也可晋升。”
皇帝上一次大封后宫嫔妃是在乾隆六年,这才短短四五年,又来一波大封,比之康熙、雍正两代皇帝,在晋升位份上未免太大方了。
但太后对儿子的后宫是不大插手的,封赏都随他的意。
因此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