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嘉贵妃活跃些,她发现皇帝似乎不大喜欢儿子们,所以在皇贵妃面前并不因为自己有三个儿子而得意,相反她非常喜欢给皇贵妃传授生儿子的秘诀。
所以大家经常可以在早上请安时,听到各种生子秘方。
有些匪夷所思,有些听得却很有道理。
比如,嘉贵妃今天的新秘方主打“顺其自然”四个字。
俨然如后宫生殖科专家的她款款而谈,“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生子也是一样,顺其自然最好,当然该吃的药也得吃,心情得放松,别太执着,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就是意思了。”
在乾小四带领下,清廷后妃们绝大多数都信佛,大家听得纷纷点头。
对于佛经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陆薇觉得在这个话题上,皇帝与嘉贵妃应该很有的聊。
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嘉贵妃似乎是真心在传授皇贵妃如何生子,而不是糊弄她的。
几次三番下来,她俩关系竟然拉近了很多。
让众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两人偶尔还能约着一起礼佛,这放在以前是绝对不能想象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皇贵妃现在是万事俱备,唯独欠缺一个皇子。
嘉贵妃嘛,目的暂时不知道,但有她用生子的话题牵扯住了皇贵妃,皇贵妃便无心旁顾,宫里重新又恢复了宁静平和。
至于嘉贵妃曾经最亲近的伙伴纯贵妃,两人现在已经不说话了,算是彻底决裂了吧。
跟在嘉贵妃身边学规矩,兼伺候她的官女子好奇得不得了,私下里小心翼翼地问她:“皇贵妃若是无子,对您岂不是更好?”
中宫无子,其他嫔妃的儿子才有希望,嘉贵妃可有三个儿子的,那希望比别的嫔妃又更大了很多。
嘉贵妃冷哼一声,“你想得倒是美呢,怎么不再想想大阿哥与三阿哥?”
这倒霉兄弟俩,至今在皇帝老子眼里,看他们哥俩仍然不顺眼,三阿哥是弟弟,还稍微好点,大阿哥没少被皇帝训斥。
经过这遭事儿,嘉贵妃也算是彻底看透了皇帝。
儿子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反正他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儿子。
如今的嘉贵妃反而非常希望皇贵妃能生个儿子。
这后宫太无聊了,她巴不得看看皇帝对继后的嫡子,和对先皇后的嫡子态度有什么不同?
嫡子也是儿子,那还有康熙爷的宝贝嫡子废太子呢,她才不会相信皇帝对嫡子是个例外呢。
这宫里要热闹起来才好玩啊,所以皇贵妃最好赶快给皇帝生个嫡子吧。
……
陆薇解封后,很快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令妃也解封了。
圆明园不缺轩馆,然而她却住进了怡然居。
此时最早是怡嫔在圆明园的住所,后来被皇贵妃占据,后来怡嫔降职失宠,皇贵妃却从此发迹,不知道皇贵妃将令妃安排在此时是何动机。
难道她是想告诉令妃,自己会永远压她一头?
但令妃终究是出来了,只要她人还在圆明园,她就仍然有机会,更何况,皇帝不是不喜欢她的。
令妃解封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了陆薇,再次真心诚意向她道歉。
她还拿出了在她闭门思过的一个月里替陆薇做的两身衣裳。
衣裳的裙摆上绣满了精致的花卉,可见她下了很大功夫的。
陆薇收下她的衣服,原谅她,两人喝茶聊天,就像是回到过去一样。
这个过去指的是在
紫禁城咸福宫的时候,就是稍稍亲近的普通同事关系。
陆薇并不为这件事而耿耿于怀太久,令妃一直都没变,变得是她自己,所以她更多的是反省自己。
同事归同事,朋友归朋友,本该如此。
第134章令妃心思细腻,自然能……
令妃心思细腻,自然能察觉到其中细微的差别。
从映水兰香走出来,她看着圆明园漂亮的湖光山色,心里有一丝惆怅,她与陆薇怕是再也不能回到以前了吧。
但能像今日这样,陆薇没有对她拒之门外,她已经心满意足了,其他的不敢再奢求。
她确实辜负了真心对待自己的朋友,但她没有后悔。
先皇后的去世令她猝不及防,她在这后宫不再有依靠,只能出此下策,她不能被降位,也必须要留在圆明园,未来,她一定是有机会的,她也一定会报答陆薇。
令妃脚步坚定地离开了映水兰香。
陆薇自己想开后,根本不会管令妃如何如何想,她得到了教训,以后就不会再踏进同一条河里。
只是杏子还惦记着那三百两银子,“不知道令妃什么时候会还给您?”
陆薇好笑,“她不会昧我的银子,等她有了肯定会还我。”
令妃停俸半年,日子肯定拮据,不过她以后不用补贴娘家了,还钱应该会效率些。
等她的银子还回来了,陆薇跟她就再也不会有金钱关系了。
不用多想令妃,只说皇帝提前帮她抄完经,陆薇得以提前上岗。
想想最近被翻牌子的次数,她不禁在心里想,乾小四不会就是为了让她赶紧上班吧。
这牌子翻得她心惊胆战,好在她都顺利过关。
乾小四毕竟是个养生之人,对待后宫博爱多情,他翻牌子的频率不算高,而且陆薇有时候被翻牌子,并不用侍寝,只陪他用晚膳。
这皇帝的心思大部分都在朝堂和他自己身上。
偶尔,皇帝也会亲自驾临映水兰香。
陆薇带着他去看过新开辟的菜园子,这回她学乖了,提前让皇帝给她的菜园子题名“半亩园”。
这皇帝没再掰扯什么归田居,十分痛快地答应了她。
陆薇的新菜园子依旧以青菜为主,没办法她就是爱吃小青菜,天南海边各地的青菜种子都弄过来种,有长得好的,也有长得不好的。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她原来在畅春园的小菜园子里,种了几年红薯,但她不爱吃红薯根,只吃嫩嫩的红薯叶,几个种菜的太监们实验了几年,竟然真的培育出了叶子比根更好吃的红薯。
今年,陆薇就在新菜园里种下了红薯尖,她还特意指给皇帝看。
但乾小四很显然对青菜兴趣不大,就像陆薇对各种青菜如数家珍,他对哪里的鸭子好吃可清楚了。
连城的白鸭,绍兴的麻鸭,南京的板鸭……
他说得头头是道,末了,他感叹道:“南方水多,更合适养鸭子,因此鸭子的肉质也更好些,同样的品种放在京城养,口感始终不同,京城的鸭子到底是差了点。”
好吧,虽然同属农业,但陆薇主打种植业,皇帝则是养殖业。
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
这种算是比较舒心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