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安吧。”
容嫔只得退下。
……
每次南巡,皇帝一般在苏州待的时间最长,这次也不例外,足足待了六日,根据行程表,下一次应该是嘉兴海宁,皇帝得去阅视海塘。
陆薇以为就这么离开苏州了,谁知道在离开的前一傍晚,皇帝突然传召她。
然后,陆薇就见到了她多年未曾见面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
真的很突然,突然到陆薇见到父母亲人时,都不知道拿什么表情面对他们。
她是长女,进宫之前有两个弟弟,后来皇帝给钱给地给身份,陆家发达后,她就不知道她究竟有多少个兄弟姐妹了。
这次见面稍微数了数,嚯,她一共有五个弟弟,四个妹妹,她这是又多了几个姨娘!
陆薇不知该如何对待父母亲人,皇帝却表现得和蔼可亲,待陆家人行礼后,温声免礼并赐座。
陆薇全程不在状态,皇帝则与陆士隆闲聊起来,问他身体怎么样啊,家里还好吗,再然后就与陆薇的两个弟弟说话,鼓励他们好好读书,以后可以来他身边当差。
他这是真把自己当姐夫哥了?陆薇大跌眼镜。
自当年陆士隆纵弟犯事之后,陆家人就被遣回原籍常熟居住,由当地县令与布政使看管,他们衣食无忧,再无法作恶,陆薇便放下这一桩事,她是真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后,皇帝又重新想起陆家人。
整场会面下来,皇帝比陆薇待陆家人还亲热。
等陆家人退出去后,陆薇还在云里雾里,“皇上想做什么?”
皇帝摸摸她的头,问她:“见到父母,你不开心吗?”
陆薇实话实话,“不能说不开心,只是好多年没见了,一时之间很生疏。”
这也是弘历后悔的一件事,宗室外戚哪家没有几件糟心事?他后悔当年对待陆家人太苛刻,以至于陆薇十几年没见父母亲人。
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以自己同太后的感情,再联想到陆薇,不能不怜惜她。
“朕让你父母亲人搬到京城去住怎么样,从此你们可以常常见面?”
这——陆薇虽然知道他是好心,但他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
陆薇忍不住叹气,“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您刚才看到了我父母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现在让他们背井离乡不太好吧。”
皇帝道:“那朕就把你的两个弟弟带回京城,可以入官学读书。”
陆薇这回不能再拒绝了,“谢皇上隆恩。”
皇帝有几分无奈道:“朕觉得你也不是特别高兴这件事,朕该怎么对你呢,朕封你当皇贵妃吧?”
陆薇瞪大了眼睛,皇后与她都活得好好的,这再封一个皇贵妃是什么意
思?
第210章此时此刻,陆薇觉得“……
此时此刻,陆薇觉得“奸夫□□”这四个字就是为皇帝与她打造的。
那拉氏这个皇后当得虽然可能不太好,没让皇帝老公与太后婆婆满意,她底下的嫔妃们也不那么喜欢她,但真论起来,她也没犯什么错啊。
现在皇帝想要抬举一个皇贵妃出来架空那拉氏,他的名声怎么样陆薇不知道,但她知道自己妥妥成奸妃了,别人的唾沫星子都可以淹死她!
天,陆薇是嫌自己的日子过得太好了吗?
她从答应混到现在贵妃的位置上,日子过得还行,老佛爷提前给她分遗产了,她可是清宫的第一富婆好嘛。
帝后不合,这是他们两人的事情,自己去解决,陆薇坚决不肯蹚进帝后之间的浑水。
一个皇贵妃就想让她昏头转向,那绝对不可能。
皇帝出手也不够大方,真想补偿她,拿皇后的位置给她啊,说不定陆薇还能真答应下来。
这样的皇帝真是让人很无语,他确确实实(自以为)在对你好。
陆薇只能装傻,开玩笑道:“好啊,等哪一天我病入膏肓,皇上就封我当皇贵妃吧。”
弘历皱眉,“口无禁忌,哪有人自己咒自己的?你看看老佛爷,今年都七十岁了,身体还那么好,你跟在她身边,总要跟多学学怎么养生。你误会朕的意思了,朕说的是等回京城后就封你做皇贵妃。”
他的语气很认真,陆薇于是也严肃起来,“那么将皇后置于何地?”
弘历道:“皇后在紫禁城,仍旧做她的皇后。”
陆薇:“既然有皇后在,为什么还要封一个皇贵妃?”
弘历:“你没明白朕的意思,朕是说皇后从此待在紫禁城,而朕长居圆明园,你当皇贵妃,统领众嫔妃。”
自此,陆薇完全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单方面要与皇后闹分居,却要把她扯进来。上一个例子就是他的老祖宗顺治帝了。可董鄂妃真正讨到好了吗?
陆薇抬眼看着皇帝,知道此刻不是含糊其辞的时候,她道:“承蒙皇上您看得起我,但皇贵妃的位置我要不起。”
自觉好意被拒绝的皇帝当然不那么高兴,“朕说要带你父母回京城,你不愿意;让你的两个弟弟入官学读书,你也不见的高兴;现在说封你当皇贵妃,你又拒绝,你到底想要什么?”
天啊,倒打一耙的皇帝,是谁的错都不可能是他的错!
就他这份心态,他不长寿谁长寿。
这下子好了,他与皇后没吵架,反而先与陆薇吵起来,只怕是觉得她不识抬举吧。
陆薇心里也闷着一口气,索性反问道:“皇后尚在,您让我当皇贵妃,无异于把我架在火上烤,既然我已经背了不好的虚名,您何不直接让我当皇后?”
他要名声,难道她就不要名声吗!
皇帝生气,陆薇更生气,这人没法再相处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她立刻福身退下。
得罪了乾大老板,这会儿她不敢回自己的屋子,赶紧去了太后那里避祸。
至于皇帝要封她做皇贵妃这件事,陆薇暂时没有告诉太后,她不可能有什么事都去麻烦太后。
……
陆薇开溜,留下的是一个心中有气无法发泄的皇帝。
他倒不是想找陆薇吵架,就是想好好跟她把话掰扯清楚。
清朝后宫确实很少有皇后与皇贵妃并存的现象,唯有孝献皇后董鄂氏这个例外。
外人也许是看热闹,说什么董鄂氏是害得顺治皇帝早逝的红颜祸水,但实际上但凡略微了解内情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清廷定都北京后,延续入关前的联姻策略,皇帝的后宫都是蒙古人的天下;此一时彼一时,顺治皇帝肯定想改变这种状况,董鄂氏顺势而出。
至于顺治皇帝早逝更是与董鄂氏无关,他是个可悲的皇帝,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抑郁不得志,因此早逝。
弘历是拿自己对标祖父康熙,现在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