皙,姿态更娇柔,打扮更精致,但比起这位姑娘来说,欠缺了生气勃勃的活力。
反正陆薇觉得这姑娘是非常漂亮的,可惜了,她身上最漂亮的东西注定是在深宫里留不住的。
这姑娘热情又大胆,跳到中途,她还专门跳到皇帝面前,给他戴了一条白色哈达,然后又亲手为他斟了一杯马奶酒。
弘历微笑着接受了她的好意。
这一场热闹的万寿宴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才结束。
陆薇已经非常疲惫,回到自己的帐篷,简单地擦洗了下身体,赶紧躺着就睡了,明天又是赶路的一天。
……
皇帝夫妻这会儿还没歇息,而是在秉烛夜谈。
富察皇后直截了当问道:“皇上,您觉得今日在寿宴上献舞的巴林氏还成吗?”
草原上的女子,健硕美丽,确实是一朵最美丽的格桑花,弘历承认她是漂亮的,但人的审美喜好是主观的,他就是更喜欢江南水乡蕴育出来的女子。
对于这个巴林氏,可以有,也可以无。
他很无所谓说道:“还成吧”
富察皇后又道:“敖汉旗郡王妃与巴林氏的母亲见过我,她们的意思是昭乌达盟愿将巴林氏送入宫中服侍皇上。如果皇上同意,明日我就将那巴林氏带在身边教她一些宫中的规矩吧。”
昏黄的灯光下,富察皇后的脸色有些发青,弘历这时候才注意到,他摸摸她的额头,“你脸色不好,身子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皇后摇头,“我没事,今日累了一天,睡一晚上就好了。您觉得我刚才那么安排巴林氏怎么样?”
弘历道:“你这么累,还要管她一个人,把她交给娴贵妃带着。”
皇后想想也行,“可以交给娴贵妃,但您给这巴林氏什么位份呢,总不能让她无名无分的跟着吧?”
弘历漫不经心道:“就常在吧。”
“常在?”皇后有几分惊讶。
巴林氏的父亲爵位虽然不显,但她毕竟是昭乌达盟与卓索图盟等蒙古十几部共同送出的女子,代表着他们对皇帝忠心,这位份给得有点低了吧。
弘历问道:“皇后是觉得不妥?”
富察皇后道:“皇上您这样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只是我愚钝,有些不明白。”
弘历道:“按理说,这巴林氏给她一个嫔位确实不过分,但朕很不喜欢蒙古部这种进献女子的方式,朕东巡乃是正事,在路上收了一个嫔妃又是怎么回事?外八旗自有选秀,真想进献女子,让她去参加外八旗的选秀就行了,何必来这一出?给个常在就行了,不起眼。”
对弘历来说,他肯定收下这个女子就是对蒙古各部的恩赐,他们该谢恩皇恩浩荡,而不是去计较巴林氏的位份问题。
行,既然明白了皇帝的态度,富察皇后就知道后面该怎么应付巴林部王妃了。
……
不管是巴林氏的母亲,还是巴林部王妃,都信誓旦旦的告诉巴林氏,她若是去伺候皇上,最低的位份就是嫔位娘娘。
等富察皇后那边派人递过来消息后,大家都懵了。
巴林氏的母亲不敢置信,问道:“不会是弄错了吧,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常在?”
那替皇后传懿旨的太监笑道:“夫人,奴才当差惯了,哪里敢出错?您替巴林常在收拾收拾行装吧,等天明了,自有人来接她。”
传旨太监离开后,巴林氏的母亲欲哭无泪,“女儿,这可怎么办?
巴林氏此刻倒比她母亲冷静得多,“额吉你现在速速去求见郡王妃,看她有没有办法。”
她母亲恍然大悟,“对啊,得去找郡王妃!”
说完她就匆匆离开了。
巴林氏叹了一口气,起身收拾她的衣服行李。
她的侍女很为她不值,“您真是太受委屈了,这个常在是不是就相当于郡王府那种没名分的侍妾,连侧妃都比不上!”
“闭嘴!”巴林氏道,“好好做事,少说话。”
她原来还打算带上这个侍女,现在改变了主意。
常在,位份再低,那也不是郡王府侧妃可以比拟的。
尊贵的大清天子,睥睨天下,所有人在他面前不过是蝼蚁而已。见过皇帝后,巴林氏的想
法完全不同了,皇帝的年轻、英俊、权势,已经深深刻进了她心里,嫁人就该嫁皇帝这样的天可汗!
过了好久,她的母亲回来,神情落寞,显见是郡王妃也无可奈何。
这是巴林氏早就想到的结果。
天可汗的旨意,怎么可能会轻易改变?
常在就常在吧,但她绝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常在。
因此她对她母亲这么说:“女儿只是蒲柳之姿,远远比不上宫里的那些贵人主子们,皇上肯收下我,我们已经要心存感恩了,切不可因位份之事而生怨怼。额吉,你明日让父亲去给皇上请安谢恩吧。”
第71章次日,御驾启程,依然在……
次日,御驾启程,依然在敖汉旗的地界内走。
敖汉旗,顾名思义,敖汉的蒙古语就是老大的意思,从昭乌达盟(赤峰)到科尔沁哲里木盟(通辽)之间的土地几乎都属于敖汉旗。
地盘够大,所以才敢叫敖汉旗,同时敖汉旗郡王同时也是昭乌达盟长。
皇帝这次的东巡至少有一半的路程在敖汉旗内,这就是昭乌达盟的底气,他们认为皇上一定会接受他们献上的女子。
皇帝也确实把巴林氏纳为嫔妃,但却只给人家封了一个常在这样低等的嫔妃位份。
大清的皇帝,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帝,等等这些骁勇好战的皇帝在蒙古诸部眼里那是真正的天可汗,他们的威严无可复加。到了当今圣上,同他的祖父康熙非常相似,待人宽厚仁慈,但意志强悍,杀伐果决。
蒙古诸部早就对清廷臣服久矣,现在遇到乾隆这样的皇帝,更加连一句不好的话都不敢说,次日老老实实去御帐谢恩。
巴林氏的父亲纳亲非常激动,对于皇帝感恩无比,她的女儿能嫁给皇帝全托上天生的护佑,愿长生天保佑皇帝龙体安康、松鹤长寿。
弘历表示很满意。
陆薇是在太后的帐篷看到巴林氏的。
娴贵妃带着她来给皇太后请安,指着巴林氏对众人说:“皇上命我暂时看顾她,顺便再教她一些宫里的规矩。我便领她来给太后请安。”
巴林氏仍旧穿着蒙古袍,她对于宫廷礼仪还不甚熟练,举止稍稍有些拘谨,给太后请过安后,又走到陆薇面前,也给她行了一个礼。
陆薇扶着她,笑道:“我是皇上的庆嫔,不必多礼。”
自家儿子的宫里的嫔妃民族大融合,连朝鲜族都有,而且蒙古对皇帝,对大清都是绝对的臣服状态,因此太后对这蒙古妃没有任何另眼相看,只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