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 分卷阅读261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分卷阅读261

簡繁轉換
作者:linnay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6 22:38:20 来源:源1

课不爱听课,下课不写作业。他用过的课本,拿去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当新书卖,都不会有人质疑这是旧课本,因为孙志亮一学期都几乎不翻书。

这张卷子,他也决定,不翻了!

解说员留给10班的25位同学外加一位老师,一共40分钟的时间做试卷,正好是一节课。

连翻都没翻开过一次试卷的孙志亮,在第35分钟时,终于觉得无聊,有些坐不住了。接下来五分钟,发呆也是发呆,干脆翻两眼吧。

没想到这一翻,居然给孙志亮翻出名堂来。

试卷最后一页,几道图片题赫然在目。孙志亮的目光浏览过一张张图片后,忽然定格在了其中一张特别的图片上。

这道题的图片描述是这么写的——图中所示植物名称为“叶露草”,从它的茎叶中可以提取一种名为“雷德斯汀”的多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此化合物可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适用于治疗高胆固醇、混合型高血脂等疾病。然而,尽管这种物质的药用效果显著,但叶露草却很难在实验室环境下培育,导致雷德斯汀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背景介绍完毕,孙志亮扫了一眼题目。对孙志亮以及在场的大多数同学而言,这题都难得离谱:制取雷德斯汀的一个步骤,是将中间产物与氢气按1:1的比例混合,进行氢化反应。该反应使用粉末状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请简述使用粉末状活性炭的优势。

孙志亮大为惊愕,他连题都没有细读,只是盯着图片和这张图片的背景描述,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叶露草?很难在实验室环境下培育?这不是笑话嘛!

尽管打印出来的试卷上图片是黑白的,而且略显模糊,但孙志亮凭借自己对植物分类敏锐的感知力,发现图上所谓的“叶露草”,实际上是小河村农民口中一种叫“灰黄草”的杂草极为相似。

灰黄草的叶片宽大,外形与高粱幼苗相似,颜色也较接近。

由于缺乏特异性较强的除草剂,小河村里种植高粱的农民往往要亲自下地,一根一根高粱苗掰开检查,有经验的农人才能发现高粱幼苗灰黄草的区别,把灰黄草一一拔除。

寒假时,孙志亮寄住在一户农人家,那家的老奶奶和他描述过全村下地为高粱除杂草的故事。一天下来,几十亩高粱田中拔出的灰黄草,能够堆成一个大草垛。

可惜,这草连家畜都不喜欢吃,于是农人们只好把灰黄草晒干,当作柴草使用。

在高粱地里野蛮生长的灰黄草,到了制药厂,竟然变成了很难在实验室里生存的叶露草?

孙志亮再看一遍,确认图片上的植物,的确就是自己在乡下亲眼见过的灰黄草。哪怕不是,两种植物的亲缘也很接近,至少是同一个属的。

小河村要发达了呀!

解说员煞有介事地收了卷子。收到孙志亮这里,他表面漫不经心,内心激动不已地说:“这玩意儿,农村高粱田里到处都是,运夏市农科院所在的小河村就长了不少。想要找叶露草,随便去那儿找块实验田,种些高粱,你们说不定就能成捆成捆地收获叶露草了!”

孙志亮话语中透露出的自信,明显让解说员小姐姐愣了一下。不过她很快恢复了神情,并没有把孙志亮的话语放在心上:这话从一个交了白卷的男生口里说出来,又能有多少可信度?多半是开玩笑的吧。

她笑着,不带恶意地白了孙志亮一眼。

这张试卷并不是解说员或者哪位药厂员工闲来无事,临时为10班学生出的。实际上,一些药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偶尔会来制药厂实习,这张试卷的结果,便是他们实习成绩的一部分。

将这样一张专业的卷子发给10班同学,倒也不是解说员心血来潮,想看10班同学笑话,而是她讲也讲累了,却还要等一个小时,领导才能忙完他们的工作,来做总结陈词。

解说员有权限进入的几家实验室,她都介绍完了。过往的历史故事,翻来覆去也就知道这么多。

于是,她急中生智,想起了这间通常都空闲的多媒体教室,以及那份提供给大学实习生的试卷。又可以消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了!

解说员没指望这群高中生能做对多少题。毕竟,药学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在制药厂实习三个月之后,做这张试卷的平均分也就80多分,对于这群连有机化学是什么都还不知道的高中生,她更不抱什么期望了。

然而,收卷子过程中,她忽然发现了刘二明的卷子。开头一些选择题,刘二明没怎么动笔,可到了中间,有一些要求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简答题,刘二明居然写得像模像样,他的答案出人意料地准确,甚至专业。

某些有机物极其复杂的化学式,他刘二明居然也能准确无误地绘制出来。

收完了试卷,解说员这才好像忽然想起来什么,对着现场26个人尴尬地问道:“哎,你们带队老师在哪儿?”

高松然心情复杂地举起了手。解说员脸腾地一下红了,因为她刚刚从这位年轻老师手里收过一张白卷。

收卷子时,她心里还在想:怎么这人和他旁边那个说什么“高粱”的学生都交白卷呢?一就该是班上的差生吧!

没想到,原来这位是班主任老师啊。

试卷收了上去,解说员简单扫了两眼,高松然却执意抽出秦添的那一张,希望借此机会让解说员认真看看。

同学们留在教室里聊天、休息,等待药厂领导结束致辞,高松然则和解说员在教室前方认真地批改起了卷子。

“你说的这孩子是上生物竞赛的吧?”解说员看着秦添的试卷,有些欣慰,“才上高一,学得还挺深入。人体解剖结构图填空、免疫反应、药物作用原理相关的题型,正确率都挺高!对了,我当年也是我们林西省生物竞赛一等奖呢!”

虽然面对同学们讲解时,表现得有些看不懂眼色,一会儿把高中学生当小学生一样哄,一边又给他们做大学实习生的题,但面对老师,解说员的智商情商好像又都回到了正常水平线上。

她猜到高松然对秦添这个学生有着别样的期待,问道:“老师,您特地让我看这位秦同学的试卷,是因为……”

解说员原以为,这位秦同学是个关系户,家里人和班主任打好了招呼,想借参观的机会把这孩子塞到制药厂来。

她猜错了秦添的身份背景,却猜对了高松然的目的。高松然也没隐瞒:“这个孩子对于生物学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在生物竞赛班的学习也很顺利。这一次来制药厂参观,她也是表现得最兴奋的同学之一。所以我的确想问问您,制药厂有没有什么机会吗,可以让孩子跟着实践?”

能和三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