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离办公桌两米远,等顾青丽完事再去提问。
高松然见状,叫过他们俩:“倪志广,周思嫣,你们两个分得清东南西北吗?”
第135章
高老师是英语老师,又不教地理,他问这个干嘛?两个3班同学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下意识摇头。
叫周思嫣的女生说:“中午太阳高挂在南方,我看到太阳,大概就能判断出南方是哪里了。”
叫倪志广的小胖子则依旧困惑,继续摇头:“有太阳我也分不清。地理书上一会儿说,我们在北半球,所以太阳在南方,可从小到大学的常识又告诉我们,太阳东升西落。所以,我就不明白了,早晨看到太阳时,这太阳究竟算在东方,还是南方呢?还是45度角的东南方?我搞不懂……”
两人也就针对高松然的问话随便说说,没想到顾青丽几乎抓狂了。以前,她从来没和人深入讨论过分辨方向的问题,此时忽然有种三观被震碎的感觉。
“真搞不懂,老师您、黄莹莹,还有3班的学霸们,你们怎么都分不清东南西北呢?还总扯什么‘户外’、‘太阳’。难道你们站在看不见阳光的室内,就真的感觉不出方向吗?”
这一抓狂不要紧,居然直接触发了顾青丽“摆脱迷惘”的效果。
【在宿主的引导下,学生[顾青丽]摆脱对未来的迷惘,获得春雨点50点,“天眼”一次。“天眼”限1小时内使用,过期无效。】
【由于学生[顾青丽]此时的天赋尚未揭露,额外奖励宿主一次折扣“天眼”机会,可使用50点春雨点,购买原价100点的“天眼”。】
二话不说,高松然立刻先将免费的限时“天眼”用在了顾青丽身上,探寻她的天赋。
做好了迎接一个类似“菩提”、“丝瓜”、“阿狸”这样奇怪的天赋名称的准备,顾青丽的天赋却并不难懂,只让高松然感到稍稍无语。
“高得”。
喂,系统,高得地图给你多少钱?我千度愿意出双倍!
3班女生周思嫣很是好学,下意识就向顾青丽请教起来:“你在室内都能分辨方向?教教我呗,以后和朋友出去露营,遇到阴天也好用!”
周思嫣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书呆子,被父母保护、照料得过于无微不至。成绩好是好,却缺乏缺乏实用的生活经验,都16岁了,连锅碗瓢盆都从没碰过,和小伙伴短途旅行,也都是靠小伙伴照顾居多。
顾青丽一通解释,周思嫣却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面前这个10班女生很厉害。
她默念:哪怕我是实验班的尖子生,也不能骄傲自满,要随时牢记老孔同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导!
高松然笑容温和,鼓励顾青丽道:“这不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看来,王老师抽签选课代表,还真选上了最合适的人!不会迷路本来就很厉害了,你居然还能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分清东南西北,好厉害!好好学地理,以后说不定就能去高得地图工作,成为顶尖的路线规划师呢!”
顾青丽走出办公室时,依然处在常人无法理解的震惊之中:原来,分清东西南北对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而言,是这么具有挑战性的事啊!
3班两位同学学习刻苦,缠着高松然问了不少问题。好不容易解答完了全部问题,高松然打算回10班转一转,顺便花50点,给第一个碰见的同学开一记“天眼”。
周思嫣和倪志广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带着轻松的笑容离开办公室。却见华薇手里捧着几张卷子,面色沉重地走进办公室。
她的脸色不太好看,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高松然目光飘向了华薇。她似乎正朝自己走来,走了两步,又望向历史老师储梅、化学老师袁宁虹的方向。
她手上拿了好几张试卷,折叠在一起厚厚一沓,也许九门课的试卷都在里面。
华薇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在班上担任团支书一职,擅长调节同学们的矛盾。
吕鸥冉封闭心扉多年,不愿与人交流,但华薇却是吕鸥冉在10班唯一信任的同学。
然而,高松然也深知,华薇的学习成绩一向不尽如人意。
这次期末考试也不例外,九门课挂了四门红灯,剩下五门及格的科目中,除了思政课考了78分,也都仅仅低空飘过及格线。
和10班不少同学一样,华薇的中考成绩并未达到三中的分数线。她能够进入三中,也是她家里动用一定的人脉资源,发动“钞能力”买来的资格。
不过,与曹毅、孙志亮、钱增增这些同样家境优越的同学不同,华薇并不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相反,她学起来非常用功。
只是由于天赋有限,再加上学习不得法,她无论怎么刻苦,都无法取得想要的成绩。
期末考试结束,面对四门功课不及格的成绩单,华薇感到十分沮丧。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每天挑灯夜战,熬夜写作业,白天认真听课,却还是这般结果。
但她没有气馁。
课堂上,老师评讲考题,她全神贯注地听讲、记笔记,回家反复咀嚼;下课后,她瞅准一切机会,上课没听懂的,就来老师办公室再问一遍。
这次的英语期末考试,满分120分的卷子,她只拿到53分。
除了靠死记硬背课本后的单词表就能拿分的“单词释义”题之外,听力、阅读、写作,一眼望去,全是一片红叉叉。
见华薇举着卷子,犹疑不决的样子,高松然朝她招招手,示意自己现在有空,可以解答学生的问题。
走到高松然办公桌近前,华薇摊开卷子。高松然刚讲两题,却听办公室门口一阵说笑。
三个来自3班的男生一边走进来,一边嘻嘻哈哈。他们旁若无人的样子,引得几位坐在门口的老师侧目不已。
三人径直朝高松然的座位走来,显然也是来找老师答疑的。
三中实验班的高材生们以勤学好问著称。他们中的不少人养成了一个习惯:哪怕老师正在帮其他同学答疑解惑,他们也都要凑到近前旁听。
大多数老师也不会感到反感,因为其他同学的问题,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他们问题,不如顺便也听了嘛!
华薇见那三人靠近,却感到一阵紧张,浑身一僵。
一学期下来,她不止一次感受过实验班同学对普通班同学的优越感。因为成绩好,被老师夸得多了,一些同学便自我感觉良好起来。
自信固然是好事,但过度的自信,很容易变成自觉高人一等的傲慢。
普通班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了进步,被邀请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分享自己如何从70分进步到80分的学习经验。
就有实验班的同学心高气傲,在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