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来过。
而且,如果香水已经步入后调阶段,这说明面前这条路是她至少两分钟前来过的地方——既然来过,就没有必要再走一遍。
等到整个迷宫都弥漫开了这款香水的后调气息,葛希瑶又换上了风油精,利用它的强烈刺激性气味覆盖住第一款香水的残余气味。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让第一种香水的气味到处都是,开始干扰到葛希瑶的判断了,就要用第二种气味迥异的物质覆盖掉香水的气味。
迷宫走到约三分之二处,眼见风油精也快撑不住了,她又掏出第二瓶香水。这款香水的前调是竹叶的清香,后调则是蜜糖一样甜腻的香气。
竹叶清香与第一款香水后调的茶香有些相似,有的人嗅觉不灵敏的话,可能根本分不清。但这点挑战对于葛希瑶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
场外观战的同学们目光紧紧盯着大屏幕上迷宫的实时动态。
葛希瑶依靠的是嗅觉,每当来到迷宫的分叉口时,需要稍作停留,闻一闻空气中的气味,才能判断下一步该走哪条路。
与顾青丽那样依靠记忆力迅速行进不同,虽然比顾青丽稍慢一些,但葛希瑶稳扎稳打。记忆力可能会出错,但嗅觉是更为直观的感受,凭借香水、风油精的组合拳,葛希瑶完全没有犯错。
这条路上只有风油精的味道,没有第二种香水,而另一条路则只有第一种香水的后调气息,区别很明显。甚至连自己什么时候来过这条路,葛希瑶都能准确判断出来。
她几乎从未在同一条岔路上徘徊。
临近出口前,葛希瑶遇到了迷宫中的路障挑战题——翻牌记忆力挑战。
游戏的目标是找到60张牌中图案完全相同的两张配对牌。所有牌都背面朝上,玩家一次可以翻开两张牌,查看上面的图案。
如果两张牌图案相同,它们将保持正面朝上的翻开状态;如果不相同,则会在短暂展示后重新翻回背面。
当玩家翻开第三张牌时,如果前两张牌图案不匹配,前两张牌将立即被翻回。
这种考验记忆力的游戏,葛希瑶并不擅长。她要保证自己能够尽快完成这个挑战,否则等到两种香水和风油精的味道在迷宫中彻底扩散,路径辨识难度会陡然提升,接下来想要不走岔路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并且,时间拖得越长,对依靠嗅觉辨别方向的葛希瑶来说越是不利。
既然规则没有禁止,她决定尝试向场外求助,让班里的同学帮忙记住已经翻开的图案位置。相比于普通的记忆力翻牌游戏,60张牌的数量多了不少,单靠一个人的力量,确实难以应对,得在这里打上一场消耗战。
高三5班派出的选手同样是个方向感不错的孩子,不过5班已经在前面的闯关中用完了三次求助机会,其中一次甚至几乎是白白浪费。
当5班第八棒选手看到最后一关竟然是记忆力游戏,简直气得在迷宫里跺脚——这才是用场外求助最好的时机呀!
和葛希瑶一样,所有来到第八棒时还保留场外求助机会的班级,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毕竟,一个人记住60张牌中的图案位置确实太难,但如果能依靠团队的力量,便能轻松许多。
场外的同学们已经记录下她的每一次翻牌位置,等待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提示。
在10班同学们的鼎力相助下,葛希瑶在路障挑战题面前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快速完成了任务。
迷宫的路障随之打开,她立刻在身上喷了些藿香正气水,以掩盖之前的香水气味,确保嗅觉能够继续帮她锁定方向,顺利找到通往终点的道路。
虽然清楚走出迷宫后自己身上的气味可能不会太好闻,但这点牺牲并不重要——为了10班的荣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10班是运动会上当之无愧的王者,每年都以优异的表现捍卫班级的荣誉。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10班要向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证明:即使是随机抽签选出的参赛选手,10班依然可以强势夺冠!
在其他项目中,10班同样展现了压倒性的实力。例如双胞胎足球项目,10班的目标是再次捍卫自己的荣耀。
双胞胎足球这一项目,是高中三年运动会的“连续剧”:高一时,年级16个班被分组进行小组赛,每组前两名进入淘汰赛;高二的淘汰赛上则决出了冠亚军;到了高三,前一年的冠亚军班级将作为守擂者,迎接来自“攻擂者”的挑战。
负责攻擂的队员来自剩下14个未获冠亚军的班级,他们通过重新抽签进行对抗,最终选出14个班中最强的两支队伍组成联队,与冠亚军班级组成的联队一较高下。
在高二运动会上,双胞胎足球冠军毫无悬念地被10班收入囊中,亚军则归属于15班。
去年的比赛中,大多数输给10班的班级都心服口服,因为10班的表现堪称碾压级别。尤其是他们的领队兼教练卢浩,对场上形势的判断精准无比。
更神奇的是,他不光自己战力不俗,还是个王牌辅助——在队员体力不支时,只需卢浩一声令下,就好像能为队员注入新的活力,让他们在场上继续全力奔跑。
这种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令其他班级羡慕不已。
今年运动会开始前三天,冠亚军联队和攻擂者联队便开始集合训练。由于冠亚军联队并不清楚最终的对手是谁,因此难以进行针对性训练,只能进行基础配合练习。
但优势在于,提前集合训练能让队伍默契度更高。如果有心,甚至从高二运动会结束后,冠亚军联队便可以开始筹备训练。
不过,现实中没有班级会这么做——训练过早、战线拉得太长,会让同学们像完成任务一样,最终失去对于双胞胎足球的兴趣,丧失运动会本应具有的娱乐意义。
最终的攻守擂台赛场地更加宽阔,每方都有两个球门,而每队在场上可以同时派出七组、共14名选手追逐奔跑。
场上的规则设计也更具灵活性,除了守门员不可随意更换防守的球门以外,联队成员之间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允许拆分原本各班的绑腿组合。
不过本来就是高三最关键的时期,前两年比赛能够拿到冠亚军,10班和15班的互相绑腿的队员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当的默契,证明这样的组合能够披荆斩棘,一举夺魁——或者几乎夺魁。
也不至于傻到将“王者之师”拆开重组吧?以往,高三年级举行最终的擂台赛时,联队选手从来都是从各自班级里扬长避短,将最弱的几环替换成联队队友的成员组合。
然而,10班的队长兼教练卢浩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认真观察了几场联队的联合训练后,他果断决定打破原有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