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 分卷阅读234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分卷阅读234

簡繁轉換
作者:linnay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6 22:38:20 来源:源1

“我是教英语的,结果咱们班连报名的都没有,多丢我面子?你是课代表,英语成绩又好,就给同学们做个表率嘛!”

杨陶璐有些不太自信。虽然她的英语成绩可以算是10班数一数二的,但她知道,参加口语比赛的多数人,都是家境优越的孩子。

好一点的,暑假去国外生活一个月,成天浸泡在说英语的环境中;差一点的,也能聘请专业口语老师或者报口语课外班。

这些条件,杨陶璐家都不具备。在她看来,自己学的是典型的哑巴英语,考试技巧有了,但实际运用起来还是一团糟。

高松然希望杨陶璐参加的真实原因,倒不是因为她英语课代表的身份。只是高松然想利用学校活动这次契机,验证一下杨陶璐的天赋“异口”,系统到底是不是按照“异口同声”——同声传译这条解析思路走的。

三中的口语大赛办得隆重,分为多个环节。预赛,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主题演讲。

决赛就有趣多了,不光包括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需要选手之间合作完成的环节,还有像运动会时一样的年度特色项目。去年,三中请到了一家澳国外企的人事经理,增加了一项比赛项目——模拟面试,考察参赛选手的临场表现与反应能力。

小道消息称,今年三中请到的嘉宾评委,是一名资深翻译家。虽然干的是笔头工作,但在口语表达方面,此人也具有极深的造诣。

早年间,他翻译了不少国外小说、工具书,近些年,则把握住了网文出海的风口,搞起了中译英,作品广受外国年轻人的喜爱。

预赛阶段,嘉宾评委并未参与。预赛只有自我介绍和主题演讲两个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口语发音以及流利程度,同时考察学生对待比赛的态度。

杨陶璐的英语发音是跟着课本磁带学的,标准但缺乏感情。作为10班的独苗,她在赛前反复联系、熟练背诵了自己要讲的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念了出来。

“水平一般,态度优秀。”带着这样的评价,杨陶璐顺利进入了口语大赛决赛轮。

决赛的第一个环节是小组讨论,需要选手互动。为防选手之间实力差距过大,导致“大人打小孩”的比赛效果。挺进决赛的选手,按照预赛打分并排名,按照名词以此分了10个小组,每组四人。

杨陶璐分在了倒数第二组,前景并不乐观。

高二年级那位著名的谢麟婉学姐,并没有参加过三中的口语比赛。谢麟婉的父母都是重点大学外语学院的教授,家风熏陶,打小接受双语教学,在运夏市、林河省乃至国家级别的中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屡屡获奖。

区区高中口语竞赛,谢麟婉都不稀得报名。她去参赛,可不是满级大佬屠戮新手村吗?

此次比赛设置了学生评委一职,便由谢学姐担任。

谢麟婉负责布置校园内的英语角,平日里,优秀学生作文便会张贴在英语角内。高一上学期段考后后,谢麟婉读到了高一10班卢浩、秦添两位同学的范文。

一个写自己打了架,一个写自己去鬼屋扮鬼,实属一大片应试八股文中的两股清流。

其中秦添的文章让她印象更加深刻。两姐一弟的家庭,弟弟上各种补习班,姐姐却要在大热天蒙进头套里打工。

秦添所遭受的不公待遇,让谢麟婉充满同情,甚至考虑过利用自己家里的关系,帮助秦添逃出生天,去首都读书。

不过秦添婉拒了谢学姐的好意。倒不是她不识时务,而是权衡利弊的结果。秦添认为,还在上高中的她,还需要在重男轻女的父母面前暂时装成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否则,早早让父母意识到她想逃跑,反而会让父母对她心生警惕,对今后的远走高飞计划更加不利。

感怀于秦添的遭遇,谢麟婉看向了此次高一10班唯一的参赛选手——杨陶璐。

想当年,第一次段考的范文列表里,实验班占据四分之三壁江山,剩下五篇有两篇都来自10班,谢麟婉还曾天真地以为10班是什么“英语特长班”呢。

后来才慢慢了解10班是个奇葩云集的地方。

决赛跳过了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和主题演讲,直接开始小组讨论。

拿到本小组的议题,杨陶璐眼前一黑:讨论全球变暖的原因、后果,以及人类阻止全球变暖的必要性和相关举措。

这该算生物题还是地理题呢?问题是,不管哪一种,都不是杨陶璐擅长的方向。杨陶璐英语好不假,但理科完全是学渣一个。

更糟糕的是,和杨陶璐同组的三人都是实验班的学生,彼此之间都认识。

抽到话题的第一时间,三人已经开始有说有笑地围成一圈,聊起了他们预赛主题演讲的内容。杨陶璐孤独地坐在圆桌一端,坐立难安。

考虑到会有同学对话题不熟悉,于是,在正式讨论开始前,每位同学都有10分钟时间查阅资料、做笔记。

杨陶璐如蒙大赦,连忙掏出手机。

对于没有从小接受双语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读一段英语学术文章还是挺有挑战性的,中文文章却更容易理解。在场的参赛选手搜索资料时,查的也基本是中文资料。

杨陶璐也不例外,她一目十行读着千度百科上对于全球变暖的定义,又去了知否问答平台上查阅了专业人士的讨论。

杨陶璐最为骄傲的便是她的记忆力,背起单词来跟玩似的,连王宇都羡慕不来。

10分钟看资料,杨陶璐本想秉承着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原则,但她相信,既然是英语口语比赛,考察的主要并不是对相关话题了解多少。评委最想看的,是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时,自己能否能够找到论据给予支持,或者找到反驳的理由。

于是,杨陶璐改变了思路,从背诵变成了泛读。她拿起笔,在面前的草稿纸上飞快地记笔记。

查资料时间有限,杨陶璐泛读所需的记录量却很大,更不用说还要根据笔记内容用英文做讨论了。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资料是中文,但英文更适合速记。

学外语的时候,杨陶璐琢磨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速记方式。

高松然曾在课上拿《骑趣保险》的剧集给同学们做过一次听写练习。那段剧集里,几位主角被老客户四十年前购买的一份保单折磨得痛不欲生。

一份早就不再售卖、公司里最老的员工都没听说过的险种和政策,合同里还有不少描述不规范的语言。

分红、复利……算得几位主角头都要爆炸了。

当然,在台下听写的同学也没好多少,一个接一个的数字,大于、小于、乘除加减。

——这也许是10班同学最不想看到《骑趣保险》的一天了。

杨陶璐在这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