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 分卷阅读70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分卷阅读70

簡繁轉換
作者:linnay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6 22:38:20 来源:源1

么认真,估计也和10班大部分学生一样,是个混子。

但当袁老师走近卢浩的座位时,却又傻眼了:开篇的大作文,卢浩写得满满当当!

袁老师的第一反应:这卢浩是提前背了篇范文吗?

定睛一看,好像又不对。和不假思索莽写填空题的孙志亮不同,卢浩还打了草稿,写完一句还要凝神思考几秒钟,删删改改,显然不是提前背的例文。

难道卢浩这孩子,并不只是个爱打架的小混混?而是学习打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很硬的那种……大混混?

袁老师当然不可能知道,卢浩前段时间花了多少工夫,和高松然一起写了一篇生动又感人的演讲稿。为了讲出最佳效果,他又把演讲稿背得多么滚瓜烂熟。

对于卢浩来说,开篇第一道题与其说是考作文,不如说是考他精炼文本的能力——花了半节课才讲完的一篇演讲稿,该如何精简到120词左右?

这么想着,袁老师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愧疚之情:也许,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对10班的孩子带了太多偏见。

哪怕不明说,学生还是能从老师不经意传达出的情绪中,体会出老师真正的态度。

不能听风就是雨,平时教学,还是再给这些“差生”们多一点耐心吧。

高松然怎么都想不到,他用在英语课上的道具、花在英语课上的时间,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其他老师对10班的观感。

卢浩和孙志亮下笔如有神,教室中央的秦添,写着写着却想哭。

段考前一天晚上,她又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听说女儿要考试,秦添父母居然罕见地对她表达了关心,还为她加油。

来自父母的鼓励,从来只是弟弟的特供品,给两个姐姐的只有不满甚至责骂。

这让秦添瞬间有了一种“这个世界不真实”的幻觉。难道他们转性了?意识到不光弟弟是他们的孩子,我秦添也是?

然而,秦添父亲话锋一转:“这次考试一定要好好考,只有成绩好了,才能有资本让培训中心看中你……”

到头来,还是逼着自己小小年纪出去赚钱。

秦添心头方才涌过的一丝感动,完全消失不见。

英语作文第一题的大作文,让她本就受到刺激的心灵再次被打击。

刚过去的那个暑假,别的孩子跟父母国内外旅游,品尝各地美食,领略多样风情;再不济,也可以呆在家里吹空调,影音游戏不离手,冰棍西瓜任你选,敞开肚皮吞吞吞。

而她秦添呢,每天早早起床,匆匆吃完早餐。不是穿着不透气的衣服,扮演商场里的玩偶,就是站在毫无遮挡的广场,顶着烈日分发传单。

和她一起兼//职的同事,最小的也是高中毕业。一个扮玩偶的同事小姐姐听说她考上了三中,暑假却还要干这么辛苦的工作,向她投来了同情的目光。

同事以为她是因为家境贫困,才被迫出来打工的。

人嘛,切忌交浅言深,秦添也不多解释,只好在人前维持着一个贫困生的人设。

大概是因为秦添内心深处觉得,家里穷不丢人,拥有一对重男轻女到离谱的父母才丢人。

别的同学都有满满一夏天的美好记忆,秦添却只有闷热、疲惫、酸痛。

她把大作文放到最后再写,怕委屈的情绪一旦调动起来,就止不住了,会影响到其它题目的发挥。

憋着一口气,秦添努力完成每一道选择、填空、阅读理解。

写着写着,初见作文题时的委屈情绪慢慢消减,占据心头的,变成了课堂上高松然好听的英文发音、辅助记忆的口诀……

还有他当班主任第一天,对自己那句终生难忘的教诲:

“让你今日的愤怒和委屈,成为你披荆斩棘的利剑吧。”

想到这儿,秦添好像也不那么难过了。

她的暑假过得的确不开心,但没有这番让人匪夷所思的经历,她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摆脱原生家庭,掌控自己的人生。

许多人二三十岁了,依然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是被什么驱动着前行;能在16岁的年纪有这样的觉悟,秦添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

这么想着,好像暑假吃过的苦也不那么苦了。

她将暑假打工的经历,和刚才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父母的怨怼,悉数写下。

不知道,如果正好随机到高老师之外的老师改卷,会对她这番吐槽作何看法呢?

周四下午连带周五一整天,段考告一段落。

来到教室里监督值日生打扫卫生的高松然,发现受了伤的朱家荣正悠闲地吹着口哨,背上包离开学校。

看他的脚步已经轻快了许多,虽然还不敢大步快走,却比之前恢复了不少。

第49章

朱家荣已经出门,高松然便没有拦住他。

下周一,一定要好好问问朱家荣,是不是在医生那儿学到了什么了不起的摸骨按摩技艺。

周日,高松然留在学校改卷子,何珊燕妈妈来了个电话。

“高老师,真的太感谢你了!”

以为何珊燕妈妈感谢自己帮女儿补报了机器人社团的名,高松然欣然道:“这有什么?燕子对机器人产生了兴趣,那就让她试试呗。说不定她就是这方面的天才呢!”

电话那头,何珊燕妈妈一愣。

社团报名?女儿不是获得学校特批的豁免权,可以不用上社团了吗?报名社团这事本来就又差点引发冲突,何珊燕回家也没和家人说。

不过,听高老师的意思,好像何珊燕对机器人有兴趣,所以老师帮她报了社团?

在年过四十的何妈妈眼里,高松然二十出头,还是个大孩子呢,不仅要照管40人的班级,还能分出额外的精力来关心自家有问题的女儿。

真是个好老师啊!

何妈妈反应很快:“高老师,这一点,我也要感谢你。不过,今天我打电话来,主要想说另一件事。也麻烦高老师转达一下我对班上曹毅同学的感谢……”

高松然这才想起,前些日子拜托过曹毅和他家里说说,让何爸爸去曹家的食品厂上班,免得每天去县城反复奔波。

结果曹毅当场应允,说自己就能做这个主,根本不需要通报家里。

高松然征询了何家的意见后,曹毅直接把何爸爸的联系方式给了自家食品厂的人事部门。

收入和县城食品厂差不多,还省去了每天三小时的通勤,何爸爸自是欣然前往。

听说厂里少爷要在生产线上塞一个有经验的工人,生产组长也挺高兴。

流水线上的工作重复性极高,年轻人坐不住——因是食品厂的缘故,只是枯燥,却非无味。前两天,产品包装线上刚辞职了一个小年轻,少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