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 分卷阅读250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分卷阅读250

簡繁轉換
作者:linnay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6 22:38:20 来源:源1

垃圾,可高松然一直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人才,就像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

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如果能知道把这些学生放在哪里就能成为宝藏,发现并引导他们的潜力,将是多么成就感十足的一件事啊!

见高松然疑惑不已,王笛终于不卖关子了:“没想到吧,是钱增增!”

钱增增,那个家里开服装贸易公司的富二代?没听说他有任何音乐才能啊!

高松然忙问王笛:“是他?他会作曲?”

王笛并不惊讶于高松然的意外,解释道:“是吧,我也不敢相信呢。那天,我和郑子叶在讨论,咱班艺术节合唱节目选什么曲目的时候,忽然听见钱增增在吹口哨,旋律还挺好听的。”

钱增增爱吹口哨,是个说不上太好的习惯,尤其放在高中生身上,更给不了人太好的观感。

刚开学时,年级组长邵老师曾经说过他一顿,说他动不动吹口哨,“跟二流子一样”。当然,邵老师也只在开学时说过一次,因为他很快就知道了钱增增的家庭背景。

倒不是邵老师这倔强老头有什么担忧的,他知道,家底殷实的孩子,多半不会是那种被老师的权威吓一吓,就会乖乖听话的。

简而言之,骂他也没用。

“所以钱增增吹的旋律,就是《猴山圆舞曲》的原型?”高松然好奇。

王笛摇头:“不是,当时我们谁没往这上面想。我和郑子叶对视一眼,都觉得他吹的很好听。我们当时只想问他吹的是什么曲子,好回去下载了自己听。结果,钱增增说,他吹的根本不是什么他听过的曲子,只是随便瞎吹的。”

“我们让他重吹一遍,”王笛继续道,“他却说,都说了是随便吹的,哪记得住调子?于是,我们就叫他再重新吹一段。听他重新吹了一段曲子,旋律有些差别,但还是很好听啊!高老师,你敢相信吗?我们居然无意间发现了这样一个被埋没的天才!吹口哨天才!”

当钱增增终于被迫吹到第三首自创口哨曲时,郑子叶这才反应过来,把他吹的曲子用手机录了下来。

那时已经快放学了,钱增增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学校,就为了吹口哨给郑子叶和王笛听。吹了四首曲子,郑子叶录了其中两首,钱增增就回家了。

意外发现钱增增原创口哨小曲的才能,王笛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打算:也许可以让钱增增吹一首曲子,一首谁都没听过的歌曲,用这首歌,在合唱节上震撼全校师生。

高松然听了王笛的讲述,眼里的赞许之意溢于言表。多尝试新的赛道,才有更多可能发现孩子们的真正才能。

晚自习课间,郑子叶把她和王笛讨论出的想法,告知了另一个艺术生葛希瑶。

葛希瑶听到郑子叶录下的音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曲子听起来好小清新啊,居然是钱增增这样一个人创作出来的吗?说起来,如果我们选择依次为蓝本作词作曲,主题可以往大自然、美丽风景的主题上靠。据说高一5班已经决定要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了。我们作词也可以参照,大气又接地气,不容易出错。”

郑子叶和王笛都觉得可行,又在第二天一起让赵华枫拿了个主意。

听到葛希瑶的建议,赵华枫立刻联想到了“环保”的主题。寒假与王伟的意外碰面,让她对环保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也许我们可以再深入一点,除了单纯的歌颂大自然,再增加一些能让人感到危机感的内容,让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给我一首曲子,我可以和温云茵一起琢磨。”赵华枫说。

班长已经答应,郑子叶和王笛便更有底气了。

当天下午,两人借用排练的名义,把钱增增“扣留”在了教室里,硬是让他一直吹口哨,吹得嘴唇都发麻,又创作出了七八首曲子,郑子叶和王笛才放他回家。

几位音乐特长生借助音乐编辑软件,一个晚上,就把钱增增的口哨曲录音全部转换成了乐谱。一首清新自然、又有山歌味道的原创乐曲就这么出炉了。

赵华枫和温云茵两人,为这首曲子填了第一稿歌词,并为歌曲取名《青山之歌》。

拿到曲谱和歌词后,葛希瑶坐在座位上哼唱。她的同桌张睿琦听见了,随口建议道:“既然都搞原创歌曲了,不如再把阵仗弄大一些。《青山之歌》这标题,一看就不够吸引人。改叫《猴山之歌》怎么样,需要伴奏音效的话,稍微加一点猴子的叫声就行!”

葛希瑶一拍大腿:“好主意啊,班里不是还有潘梦影这个体操特长生吗?一边唱歌,一边让潘梦影在台上翻筋斗、让沈建这个大长腿去台上蹦蹦跳跳,也更有视觉效果!”

王笛听了葛希瑶转述张睿琦的建议,又把节目的创新性往前再推一步。

“咱们班两个半搞音乐的特长生,我吹笛子,算是传统乐器;你拉小提琴,是西洋乐器,还有胡小舞,她学的那叫什么琴来着?我忘了,太冷门,不过她已经不练了。其实吧,我并不那么喜欢吹笛子——我喜欢敲鼓,摇滚乐队里的架子鼓。不如我们再把曲子修改一下,弄个中西结合的风格?”王笛向郑子叶建议。

就这样,集思广益,钱增增即兴吹出的几段口哨,10班几位同学将其改编成了猴山的清晨、正午和晚间的主题旋律,那段“锯木头”的小提琴演奏,则是葛希瑶的主意。

听王笛说到这儿,高松然不禁会心一笑。

琴师演奏小提琴时,通常不需要时常的调整琴码的位置,但有些特定曲目需要升调降调,就需要琴手对琴弦调音。

一边调音,一边还要试着拉两下,确保音高准确。隔壁邻居不知葛希瑶在干什么,明明能拉出挺好听的曲子,却要锯木头!

便来找葛希瑶父母抱怨。

葛希瑶父母不懂拉琴的技巧,只担心麻烦,因为邻居找上门了,自然只能怪孩子:“你看看你,二表姐学习成绩好,也弹得一手好钢琴。你呢,成绩不行也就算了,拉小提琴都能拉的邻居投诉说你像锯木头!”

葛希瑶曾经和高松然抱怨过,她的父母成天拿她和家族里那些优秀的同辈兄弟姐妹比较。当时的葛希瑶非常委屈:她调琴,明明是为了能弹出更好的曲子。

是她努力向优秀的表姐看齐的过程而已,怎么能因为她努力的过程展现不够完美,就责备她的不是呢?

第172章

高松然知道,葛希瑶并没有从内心热爱拉琴。或者说,拉小提琴从来就不是她的爱好,这是家长为了能在亲戚聚会中更有面子,才让女儿学的一项特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葛希瑶很难从拉琴的行为中获得乐趣。无论是对于她,还是她的父母,小提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