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远,在路上,公交车稍微抛个锚,都能耽搁很长时间。
紧赶慢赶冲进了学校,他朝10班跑去。
再不赶紧进去,早读差点就迟到了,不仅会给班上扣分,还会挨赵华枫的骂。
作为专业的体育特长生,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时,朱家荣也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座位靠窗的薛恒看到朱家荣接近,朝他笑了笑,好像又朝班里喊了一句什么。
朱家荣当然没有多想,也来不及多想,一只脚就跨进了10班前门。
迎面而来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朱家荣愣住了,怎么回事?同学们干嘛给我鼓掌?
下意识中,朱家荣想到了昨晚刚发生的事情,但他又摇摇头,心里暗忖:昨天的事,不可能这么快就在同学中传开了吧?
紧接着,他的目光落在了挂在教室里的那面锦旗上,看见了上面的字。
朱家荣心里感叹:天呐!果然是家里有权有势的,调查起自己的信息来这么迅速!
尽管收到了锦旗,但对于朱家荣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整件事情的发展速度还是让他震惊,同时也有几分后怕。
在全场同学目光注视下,朱家荣脸颊涨得通红,有些尴尬地接过了锦旗。
他的同桌陈默丝毫不为朱家荣感到尴尬,反而大叫起来,似乎嫌朱家荣受到的关注还不够多:“快看我们荣哥多牛叉,10班之光!三中之光!”
同桌这么一喊,教室里的掌声和欢呼声更加热烈。朱家荣只能苦笑着接受同学们的祝贺,求助的目光不自觉投向了高松然。
锦旗背后有个口袋,或者说是个能放东西的空间。对这个空间稍作观察,高松然就发现,里面放了一封信,解释了这面锦旗为什么会出现在10班。
赵华枫那篇惊世骇俗的报道甫一出炉,也代表朱家荣和原先的教练沈刚彻底决裂。
原本默认解散的师徒关系,也正式放到了台面上。
特长生无论是加入训练队、更换教练,还是退出训练队,都必须往三中体育组递交申请。校方会劝一劝,但如果学生意志坚定,学校一般也不会从中作梗。
填好申请表,即将离开教室去体育组时,朱家荣犹豫了一下。
从小学开始,他就在沈刚教练手下训练了。
10岁生日那年,沈教练还为朱家荣买了他人生中第一双品牌跑鞋,是三叶花牌的。尽管后来穿不下了,朱家荣还把它洗得干干净净,一直珍藏着它。
无数个夕阳下的傍晚,沈教练给朱家荣讲解技术要领;在比赛前,帮他排解紧张的情绪……
这些场景都像走马灯一般,在朱家荣脑海中一一涌现。
朱家荣明白,在他拒绝打封闭针,拒绝带伤参加省队选拔赛时,他和教练的利益冲突便无可避免。
在梁医生的细心照料下,朱家荣的伤病恢复得很快。但长期超负荷使用,他的膝盖依然脆弱,无法再恢复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了。
深深叹了一口气,朱家荣走出教室,把退出沈刚训练队的申请表放在了负责老师的办公桌上。
不再跟着沈教练训练,实际上也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体育特长生这条道路。
交完表格,朱家荣反而感到一种释然。
与过去告别,是孩子成长追梦的必经之路。但是,这不代表他就可以毫无挂念地将过往无情地抛在脑后。
他的人生即将翻开新的篇章,可以去追寻自己真正喜爱的事业了。
只不过没想到,翻开命运这本大书的人,来得这么快。
下午六点,朱家荣和一个叫娄宁的学长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娄宁家也挺远,只比朱家荣早了三站公交站。他比朱家荣大一届,两人是在瑜伽冥想社团认识的。
刚倒完第一趟公交车,两人刚坐上第二趟。
忽然,“吱”的一声,车轮下传来一声尖锐的急刹。
第117章
朱家荣坐在最后一排的中间位置。倘若不是娄宁站在他前面挡着,这一刹车,他非得被甩到车厢前面不可。
正值下班高峰期,公交车里挤满了人。因为是冬天,车窗没开,车厢里闷热难耐,气味也难闻。下班、放学的人们心情本就烦躁,公交车又忽然来这么一下,人群纷纷叫骂起来。
“我靠,怎么开车的?”有人不耐烦地骂街。
“就是,差点给我摔一跤!”有人附和。
司机累了一天了,此时还在闷热的车厢里被人指点,反唇相讥道:“你以为我想停车吗?前面出车祸了!”
站在车厢靠前位置的乘客这才注意到,这条道路的前方已经堵的水泄不通。
公交车底盘高,人们清楚地看到,在两三辆车之前的位置正是事故现场。一辆小轿车和一辆面包车相撞,小轿车右侧车门已经瘪进去了一大块,看得人心惊肉跳。
眼见这情形,司机知道,短时间内公交车肯定开不走了。
于是,他打开前后两个门,对全车人播报:“乘客们前面出现了交通事故,我们暂时走不了了。我们正在‘云乡’和‘金湖街’两站之间,目的地离这里不远的乘客,可以现在下车。愿意在车上等的,也可以留下来等。”
一开始骂司机“怎么开车”那位乘客依然愤愤不平。骂不了司机,总要找个出气筒不是?
他又嚷嚷起来:“老子上车还没两站,刚投了两块钱的车费,你得退给我吧?”
此前帮腔那位,现在却不站在他这一边了:“哥们,别闹了,消停点吧,大冬天的,谁想出车祸啊?”
娄宁把公交车上方的扶手当成单杠,做了半个引体向上,这才透过公交车前排几十个乘客的脑袋,依稀看到前方的情况。
他悻悻然把身体放下,对朱家荣说:“要不咱们下车吧,扫个共享单车。骑车辛苦一点,但至少能到家。”
朱家荣下意识点头,却又尴尬地笑了笑。
娄宁一个账户只能扫一辆车,而朱家荣连手机都没有,扫不了共享单车。朱家荣只好无奈地说:“算了,反正我有座。我在车上看看书,你临走前借下手机给我家里打个电话就行,你自己回去吧。”
娄宁有些于心不忍,不想把朱家荣一个人丢在这里,但他又确实想早点回去。
眼见公交车上有几个上班族下了车,却没有走远,只想出去透透气。娄宁又说:“我陪你等一会儿吧,要是过15分钟还没有希望,我再扫辆车回家。”
两人便下车透气,顺便去事故发生地看看热闹。毕竟,身为华国人,谁不爱看热闹呢?
事发突然,只有一名在附近巡逻的治安队员勉力维持秩序,但他一个人,难以阻挡热情的吃瓜群众。
好在大家也有分寸,知道不能妨碍治安部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