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训练你也一直跟着看,咱们班要不要按照分组执行什么特殊的战术?”
不远处潘梦影附和:“是啊,咱要不盯着5班打吧?他们比较弱。”
高松然想了想,说道:“要不我们反其道而行之?”
本来,储老师就向高松然吐槽,说她班里运动会没人愿意报名。可是,当一上午的比赛结束,5班当真积分垫底之后,5班同学的斗志反而触底反弹了。
三人一齐望向下方5班的看台。为了下午的集体项目,看台上的同学摩拳擦掌,一边吃饭,一边还有人在随身携带的草稿纸上勾画战术路线图。
写写画画这人,还特地回头看了眼10班,大概是怕10班有人偷窥天机吧。
另外一个男生好像有些后悔,追问体委江虹能不能补报名,至少给个替补位置。
少年人的心性,不服输。5班所谓的运动废柴,可能会在1班和8班的夹攻之下迸发出神奇的力量,就像一只被逼急了的兔子,杀不死你也要咬你一口。
循着高松然的目光,潘梦影和朱家荣也看到了,5班此时斗志昂扬得很。
高松然没告诉他们的是,5班斗志有所回升是一回事,另一层原因,则是他不想让自己班里的同学养成欺凌弱小的习惯。1班8班实力中等,只能揪着5班欺负,而10班实力比他们都高一阶,可以挑战更高级别的对手嘛。
朱家荣一边下到场地,一边和潘梦影讨论:“上场先观察形势,要是1班8班都盯着5班围攻,咱们反而可以攻其不备,甚至和5班结盟。”
站在一旁听热闹的许岩也是10班即将作为主力上场的选手之一。他点点头,若有所思:假装跟着一起围攻5班,实际上声东击西,盯住另外两个班的球门,趁他们全力压上,不知道能偷几个。
想到这是高松然提点的主意,许岩后背一阵发凉:别看老班不必自己大几岁,成年人看事情角度就是不一样了。
演播间的广播员们都忍不住离开演播间,去外头的看台观赛了。反正,这个时间也没有要读的广播稿。
演播间里的多角度大屏幕,到底还是无法完全重现现场观赛的激情,无怪乎在电视网络极为发达的现代,依然有球迷前赴后继地买门票,去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呢。
很快,演播间里只剩下了陈默,还有那位受了伤的解说嘉宾许学长。
准备室里,还坐着辛苦了一上午的杜寒。
作为电台广播社中最“特殊”的一个,自然不会有人给口吃的杜寒安排念稿件的任务。甚至,杜寒想进演播间看两眼,都有人把他挡在门外。
于是,杜寒整个上午都在为社团里的同学跑腿,帮他们收集、审阅、挑选加油稿。
电台广播社大部分人离开了,杜寒终于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进入演播间。
那许学长没说什么,陈默直接拉开一把椅子,让杜寒坐在自己两人中间。
“比赛期间,我们要说些什么吗?”陈默闭麦,询问许学长。
许学长参加过两届双胞胎足球了,回忆一番后回答:“没有,偶尔会有广播社成员为自己班喊加油,或者报报比分什么的。”
陈默低头思索。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第79章
比赛开始。
不出高松然的预料,负责开球的1班紧紧护住球,也不和旁边上来强求的8班、10班同学多纠缠,一路带球直奔5班球门方向。
这两个开球的1班同学,应该也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两个人三条腿,绑右腿那人口里念着“一二一二”,把握步伐节奏,另一人则不时抬眼观察四周,两人用中间绑在一起的脚带球向前冲。
追赶在他们身后,尝试断球的8班两组球员,一组铲球失败还把自己带倒了,另一组跑得太慢,跟不上1班这两人。
就连配合默契的卢浩和林鹰组合,也只能勉强跑在他们身后,看不到任何弯道超车的希望。
本来,学校没有在双胞胎足球项目中安排解说员,因为光是现场的加油声,就足够让人热血沸腾了。
却听广播中传来一个意气风发的声音。
“榕月广播台,榕月广播台,大家好,我是客串解说员陈默,这位是解说嘉宾,高三9班的许昊实。现在,我们一起看向场上10班两位同学。尽管他们的一只脚被帮在了一起,但依然展现出惊人的默契,好像真是一对双胞胎一样心有灵犀。剩下三个班的同学围住他们、追赶他们,却无法阻拦他们,更无法超越他们。”
这串排比句一出来,跑到看台上的广播社成员意识到,许昊实带进演播间的,是个强人,还会即兴编词儿呢。
“看,8班和10班有同学试图抢断,都被两位1班同学甩在了身后。他们直奔5班的方向去了!5班有五组球员和一名高大的门将,蓄势待发,做好了随时拦截的准备。10班的进攻就能能否收到成效?5班第一组防守球员出动了!1班两位同学用三只脚,居然也能做出如此精妙绝伦的盘带动作,人球分过晃过了5班的防守球员!”
许昊实和杜寒坐在一边,目瞪口呆。与其说被陈默即兴解说的能力震撼,不如说,他们实在没想到,陈默太能自嗨了吧!
“5班第二组防守球员也动了!哎呀,出师不利,他们摔倒了!这时,我们看到靠近5班球门的两侧,又另外两组来自1班的同学正悄悄接近。没有办法,5班被迫从防线中抽出两组同学,盯住这两组从两路包抄夹击的1班选手。”
电台广播社成员离开后,没想到演播间里还会有人开口,更没想到开口这人解说如此顺溜,场上形势描述起来从不停顿。要不是场上每时每刻瞬息万变,他都能及时捕捉到,广播社成员差点以为他在按稿子念呢。
看台上的其他同学也注意到了这位解说,尤其是高二高三的学生。以往的双胞胎足球,他们可从来没听过现场解说。
而且,话还那么密,念起词儿来跟一挺机/关/枪一样,几乎没有停顿。
“在广播室里解说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我没听清。”
“他是几班的呀?”
有眼神好一点的,已经朝演播间方向望了过去。演播间的一面玻璃幕墙正对赛场,可惜这块玻璃幕墙在下午明媚的阳光下有些反光,很难看到里面坐着谁。
这会儿,10班同学倒都乐了。尤其是住校生,这声音太熟悉了,晚自习上突兀的叫好声,他们都听过无数次了。
王宇带了作业来奥体中心,本来想着趁有的项目无聊,就坐看台上偷偷写作业。不过,此时的王宇也坐不住了,连忙朝下方的5班大喊:“这时我们班解说员,陈默!告诉我,他牛叉不?”
“快看,有一组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