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后,高三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而高一高二的同学们,也会在接下来的学期中,参与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项目,为未来添砖加瓦……”
张处长演讲时感情充沛,中气十足。不得不说,内容虽然都是些片汤话,还真有些感染力。
“举办三中特色的职业体验日,初衷是帮助同学们确定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的方向。每个同学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今天,我们有请来自高一(10)班的六位同学,他们将为大家分享他们的职业规划和梦想。”
刚入校时,听到“高一10班”这个词,不少同年级同学都会投去鄙夷的目光。一群关系户嘛!
但一个学期过去,10班发展得有模有样,课外活动遥遥领先,学科成绩也在慢慢进步,还出现了赵华枫这样影响力骤然出圈的“大神”级人物。
现在,说起10班,敢在明面上嘲讽的声音小了许多。
“第一位同学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获得了高一年级第33名的好成绩。尽管身在普通班,但他却并未就此气馁,学习态度丝毫没有懈怠,而是向着实验班靠齐。这位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奋斗精神,会把他带上哪一条人生道路呢?有请王宇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听着张处长对自己的介绍,王宇感到浑身不得劲。什么叫“尽管身在普通班”?
好吧,不得不承认,上个学期刚开学,听说自己没能进实验班,甚至还分到了最差的班,王宇的确短暂低落过一两个星期。
但他没让这种失落感染太久。笑话,高中升学率不足四分之一的县城初中,都没能阻挡王宇脱颖而出的脚步,顶尖高中一个差班又能奈他如何?
一个学期相处下来,王宇对所谓“差班”的偏见也有所改观。一个年级也就四个实验班,总不能说普通班的学生全是学习态度懈怠的,而实验班全是学习态度高涨的吧?
就算10班的情况最糟糕,可班里也有几个好学生,还有如华薇这样努力学习、但成绩一时赶不上来的同学。
张处长这话,有些太笼统了……
不过,王宇来不及多想,因为台下还有全校师生翘首以盼。
看到10班居然有个年级33名的学霸,不少人都伸长了脖子,想见识见识他长什么样。王宇个头小小,皮肤黝黑,长相气质并不出众。
看到他的样子,这些同学的好奇心“嗖”地一下,又缩回去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注重的不是刷题,而是养成属于自己的思考习惯。找到一条思路后,不要摇摆不定,而是顺着往下走。我对未来的憧憬也和我的思考方式有关——我想当一名刑侦专家,主管网络安全方向。网络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网上鱼龙混杂,有的人甚至将罪恶的手,伸向了几无防备的少儿孩子。一些人网络知识丰富,知道如何藏匿自己行踪。目前,由于网络相对还是一项新兴技术,治安部对网络犯罪造成的影响依然不够重视。我的理想就是找到网络罪犯的蛛丝马迹,让残害少年儿童的变态无处遁形!”
王宇的演讲中规中矩,并没有引起台下太多轰动。代表正义的职业,正能量满满,是校领导最爱听到的职业理想。
高松然没有选择让赵华枫第二个出场,而是将她放在了最后。这是考虑到另外要出场的几位同学,身上或多或少有些不可控因素。
而赵华枫,因为那篇深度报道,此时早已自带流量。倘若中间那几位同学的演讲引起了过度轰动,让赵华枫最后一个上,还能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
第二个登场的是顾青丽。虽然在10班任课教师中,顾青丽以逃学而闻名,但在10班之外,顾青丽没有做过什么出名的事,认识她的人极少。
不过,10分钟后,全校同学就都记住了顾青丽这个名字,还有她那个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经的职业梦想。
第157章
“我的理想职业是急救调度员!”
顾青丽很少主动做公共演讲,尤其是面对全校师生这么大的阵仗。于是,她用最大的嗓门喊了出来,也是在替自己壮胆。
医生律师科学家,教师警察工程师,会计审计公务员,投行高管银行家。
三中学子心目中最热门的理想职业差不多就是这些。
结果顾青丽说了什么?急救调度员?这是什么高大上的职业吗?
在场的不少师生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耳朵里进水了:急救调度员,在急救中心接电话的?
这份工作好像也没什么太高的门槛,跟客服没有两样嘛。能考进三中的同学,怎么还会把这当成理想职业呢?
刚入校,三中每个学子都要学习一遍三中校史。老师们从晚清时的榕月书院讲起,说到两位创始人在抗战时期经历的种种磨难,让同学反反复复受着所谓“三中精神”的熏陶。
至于“三中精神”究竟是什么,哪怕在三中教了几十年书的退休老教师,都不一定能说得明白。
但是,朝着同学们这么灌输就对了。反正嘛,无非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报效国家这类词组。
随着三中渐渐成为运夏市最好的中学之一,吸引来了全市,乃至省内最优秀的生源,“三中精神”似乎开始变味。
追求卓越,成了追求成为人上人。
不知何时,“三种精神”里掺杂进了一些精英主义的成分,更糟糕的是,好像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他们来上最好的学校,就是要考上最好的大学,毕业之后也要找到最好的工作……
成为人上人!
在台上摆着一副职业微笑的张处长,听到顾青丽的开篇一句话,都不屑地摇了摇头。
早知道,还是不能太放任10班这群荒诞不经的小孩自己做主,应该提前看一下他们的演讲稿的!
三中,堂堂林河省省会的名校,毕业跑去接电话,这算什么远大前途?这姑娘,是专门上台起哄,逗大家开心的吗?
顾青丽的演讲稿根本不是临时写成的。对于她这样的英语苦手,写英语作文之前,当然要先用中文打一遍底稿,再逐字逐句翻译了。高松然在批改她的英语作文时。也顺便将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调整了一番。
面对全场哗然,顾青丽的心里有些紧张,下意识地在台上寻找高老师。但高老师站在10班队伍最末尾,顾青丽看不太清。
但站在主席台上的她,仿佛能感应到高松然向她投来鼓励的微笑。这就足够了,顾青丽感到自己的底气更充足了。
按照提早准备好的演讲稿,顾青丽简要讲述了她帮助救下米线店老板娘一条命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哪怕她本人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