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接受居然在快要毕业的时候背上了一个记过处分——哪怕这个处分会在毕业时自动消除。
但是,每一个缺了上午第四节课,跑去学生剧场看高一年级表演的学生,都没有因为这一个处分而后悔他们的行为。
“下面有请高一10班,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合唱曲目《猴山圆舞曲》!”
尽管事先早有准备,知道了10班的表演项目,但在听到这个节目名称、看见报幕员努力憋笑的样子,许多人还是忍不住大笑出声。
舞台帷幕收起又掀开,浅蓝色的柔和灯光从舞台上慢慢亮起,照亮了舞台前侧靠近观众席的位置,舞台后方依然漆黑一片。
一阵清脆又舒缓的竹笛声响起,断断续续的,好像清晨森林中的鸟鸣声。整个舞台从蓝色的晨曦中苏醒。
“那个吹笛子的女生我认识,叫王笛,是个音乐特长生,特长好像就是吹笛子!”
“灯光怎么这么暗?只能看到离观众席最近的王笛一个人,10班其他人呢?”
就在这时,灯光逐渐明亮起来,观众们这才看到了站在后排的10班全体同学。
每个人的脸上都画了油彩,很明显,是按照《西游记》电视剧里孙悟空的形象画的猴脸彩绘。舞台各处还放置了几样道具,看上去像几块大型石头、假山。
这一下又把全体观众逗得乐不可支。
“高一10班真讲信用,标题说是猴山就真是猴山,连山里的石头都准备好了。”
“不知道他们演到中间,会不会从石头里蹦出一只猴来?”
这时,开场的竹笛声也由断断续续模仿鸟鸣的声音,变成了更加连续的旋律。
圆舞曲的“咚哒哒”3/4拍节奏,也逐渐从笛子的节奏中明晰。圆舞曲的节奏轻松愉快,哪怕节目的故事尚未展开,也有不少同学在台下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拍起了手。
台上10班同学们分左右站成两排。随着灯光亮起,他们好像化身刚刚从梦中苏醒的猴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伸展着四肢,显得惬意而慵懒。
距离帷幕拉开,已经过去了一分钟左右,台下观众有点懵:这不是合唱表演吗?表演都开始一分钟了,怎么还没见有人唱歌呢?
不指望所有的合唱表演都跟《黄河大合唱》一样,开场第一秒就开始“风在吼,马在叫”,但也不至于像10班这样吧,开场一分钟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就在这时,站在左边的10班同学开始唱了起来:“清晨阳光洒满山间,猴群苏醒笑声传遍,我们在这绿色的家园,一起迎接新的一天。”
还挺押韵。
四句歌词很短,有些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就唱完了一遍。接着,左边的同学开始变为和声吟唱,右边的同学又将这些歌词重复了一遍。
唱词的节奏也符合圆舞曲的3/4拍节奏。
左右两边的学生将这段歌词各自唱完一遍,画着猴脸彩绘的葛希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将一架小提琴架在了肩膀上。
从台下观众的角度,很难看出葛希瑶的小提琴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事实上,每一块石头道具,对着舞台的那一面都是一张大型贴纸,上面画着石头的纹路;背对舞台的一面则能看得很清楚,一张张下方有滚轮的、可以滑动的折叠桌。
葛希瑶的小提琴就放在其中一张折叠桌上,被前方的石头贴纸遮盖得严严实实。
葛希瑶的小提琴声刚一响起,王笛的竹笛就停下了。王笛也将她的笛子放到了离她最近的一块石头道具后方的桌板上。
但王笛却没有停下,而是径直走到另一块更大的石头道具后面。
然后,坐下了。
“啥?那个吹笛子的女生怎么躲到石头后面去了?这种场合不想露脸,让学校请来的重要嘉宾认识认识吗?”
“我就猜吧,这《猴山圆舞曲》,到后面肯定会从石头里蹦出个猴王来。估计这位吹笛子的女生就是扮演猴王的吧!喂,你们道具组不合格,都没有准备水帘洞的吗?”
王笛收起笛子,葛希瑶的小提琴拉得更加激情澎湃。与此同时,从左右两边的队伍好像收到了信号,从队伍里各走出一个人来。
靳文蕾、潘梦影两人都迈着一种奇怪的步伐,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也就在这时,从王笛躲避的那块石头道具后面,传来一阵激情四射的鼓声。
整个舞台上立即热闹,啊不,沸腾起来。猛然间,靳文蕾忽然开始踢腿打拳,潘梦影则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地前滚翻、侧手翻、后滚翻……
“台上的女生打的是猴拳吗?”有人被靳文蕾吸引了注意。
更多人看的还是潘梦影。毕竟,这些翻滚动作难度对于普通人而言,难度实在是太高了,正常人根本做不来。
可这些动作都是潘梦影的小儿科。尽管自从身高突然猛窜后,她就练不了体操了,但这只意味着体操运动中能拿到高分的“空中转体n周半”这些动作,她做起来比以前更有挑战性了。
但倘若只是一个侧手翻,接一个后空翻,再来一个前滚翻……还不都是小菜一碟?
第169章
随着表演的推进,灯光逐渐变得更加明亮。原先的蓝色灯光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黄色、白色交织在一起,仿佛阳光普照大地,唤醒了猴山的每一个角落,带来勃勃生机。
葛希瑶拉的背景音乐依然是圆舞曲的3/4拍,但速度加快,情绪也愈发高涨。
10班的合唱人员依然由和声吟唱为主,虽然没有歌词,但所有听众都能感受到猴山正午的热闹与活力。
王笛的鼓声也愈发欢快有力,葛希瑶的小提琴也不再是普通的乐器,拉的仿佛也不再是一首乐曲,而是化作了猴山中的动物在山间鸣叫的声音,短促又尖锐,充溢着无秩序的野性情调。
靳文蕾和潘梦影在台上仿佛不知疲倦地打着猴拳、做着流畅有力的翻滚动作。
沈建和卢浩也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和靳文蕾一样,卢浩也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一会儿在树林中飞奔,一会儿又在树枝间上下攀援;沈建则利用了自己跳高的天赋,身高腿长,台上的石头道具成了他发挥的场合,做着跳跃的动作,如同山间灵猴版敏捷轻盈。
这下,再迷茫的观众也看出来了:这四位站出来的同学,正在模仿着猴子在山林中的活动——毕竟不是猴戏世家传人,四人的模仿谈不上惟妙惟肖,却也并不拙劣,能看出是几只猴子在山林间奔跑跳跃,尽情嬉戏。
台上的场面热闹了,台下也议论纷纷起来。
“这小提琴拉得,初听有点刺耳,听久了却也挺和谐的嘛。”
“让我想起了二胡名曲《赛马》,一曲结束,拉二胡的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