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试图找出最初攻击的时间点和源头,也不知是为了推卸责任,还是帮助韩如康洗刷清白;
但也有人却不依不饶地盯着他,愤愤不平地嘟囔着:“凭什么他犯了这么大的错,最后还能轻轻松松揭过去?我们做什么都得被他束手束脚,真是够了!”
另一边,攻击方默默观察着防守方的屏幕反馈,从流量日志中清楚地看到防守方的操作频率在过去几分钟内几乎停滞。
——不是在热烈讨论,就是如王宇所预料的那样,吵起来了!
趁着这片刻混乱,攻击方的成员迅速行动,进一步深入系统,成功绕过防守方布置的几处陷阱。
虽然他们没能提取到考核要求中的全部五个目标数据文件,但成功获取了其中两个,成绩已经高出此前作为防守方时的表现。
考核结束后,考官宣布了比赛成绩,没有直接评判谁胜谁负,但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作为攻方,对面在王宇布置的虚假钓鱼文件夹上浪费时间之后,现在又因为王宇发过去的钓鱼邮件导致内讧。
从机房出来,防守方几乎已经肉眼可见的心不和、面也不和了。大家特意保持着一段礼貌的距离,各个冷着脸,谁也不愿搭理谁。
防守方中有位同学与王宇的队友宋梦圆是同校校友。虽然两人平时并无太多交集,但毕竟都是同一个计算机竞赛班的,就算没说过话,也眼熟。
于是,那位同学主动走过来打听情况。宋梦圆瞥了一眼王宇,见对方用眼神示意“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考试已经结束,也不算泄露秘密”,便将这封“钓鱼邮件”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宋梦圆的校友听得目瞪口呆,立刻召集几名队友,将刚才听到的话复述了一遍。
两轮考试结束后,大家准备去吃午饭。然而,防守方的几名队员显然咽不下这口气,竟折返回去,找宣布考试结果的考官理论。
一名同学率先开口:“考官老师,我们承认防守失败,也承认我们的进攻效率确实不如对方高,但这轮考试真的公平吗?首先,我们是先攻后防,虽然两轮服务器环境不一样,但漏洞就那么多,这点我们心里清楚。可对面显然利用了我们的心理弱点,发了钓鱼邮件……这考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心理战!这符合考试规则吗?”
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正值饭量最大的年纪,加之上午接连几个小时的脑力劳动,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此时肚子饿得直叫唤。
但即便如此,这几名学生仍然折返回来找考官理论,一定憋了一肚子气。
考官没料到还会有学生专程来找茬,但身为治安部的官员,每年都主持选拔考试,见惯了各种性格的年轻人,他依旧从容地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心理战本身就是网络安全对抗的一部分,你们的对手采取的策略没有违反规则。作为防守方,你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系统和关键文件不被窃取,不管对手用的是什么方式。”
韩如康听了这话,脸色铁青。他感觉自己必须要辩个明白,否则队友们嫌弃的目光就永远不会消失。
“但这封邮件本身毫无技术含量,仅仅是为了混淆视听。如果攻击方只靠扰乱人心就能取胜,那这考试岂不是偏离了初衷?这选拔考试难道不是为了培养网络安全人才,而是为了选出最会蛊惑人心的人才?”
考官看他嘴里的词一套一套的,心里觉得有点好笑,但面上却依然保持着平淡的表情,说道:“你们这组失败,并不是因为对方发了一封邮件,而是因为你们在面对不确定性、面对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情境时,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判断能力。如果有人轻信未经验证的邮件,随意操作,而队伍中没有人及时发现并分析其中的风险,这就是管理上的漏洞。没错,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流程的问题。”
见韩如康脸上的不服气丝毫未减,考官顿了顿,心想:这些学生毕竟还年轻,不能说得太过严厉。
他放缓了语气,和面前的孩子们讲道理:“真正的网络安全攻防从来都不只是技术比拼。也不瞒你们了——五年前,我也是通过治安部首届网络安全人才选拔进入这行的。当时的考试内容确实更偏向于技术,无论是对术语的理解,还是代码编写速度,甚至记忆能力,都是重点考核项目。但真正投入工作后我才明白,技术固然重要,但攻击者从来不会只用技术。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包括人性的弱点。”
考官的目光扫过在他看来依然稚气未脱的学生:“希望今天的经历能给你们上一课:网络安全的对手,从来不只是机器,还有在后面操作系统的人。”
第328章
除了已经去吃饭、没有回来追问的两个考生之外,包括韩如康在内的四名同学都低下了头,陷入沉思,揣测考官话语中的深意。
良久,其中一人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声音压得极低,问道:“我明白了,可是我该如何防范这种心理战呢?”
考官的目光缓缓从几人脸上掠过:“要我说,最关键的在于规范行动流程,以及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一切行动都需要经过多重验证,冷静分析。最重要的是,在团队中保持清晰的分工与有效的沟通。当然,我知道这些听起来像是空话,你们可能觉得没什么用。可实际上,能够在实践中落实这些‘大道理’,才是从学生转变成职场人的关键。”
他顿了顿,语气略微缓和下来:“别为一时的失误太过自责、怀疑自己。能走到这一步的你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新鲜领域好奇心。未来的路还长,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整好状态。好了,该吃午饭了。你们不吃我也饿了,走吧!”
吃完午饭后,下午的考试偏向理论内容,对王宇而言就更轻松了。同场考试的学生,大多有计算机竞赛背景,擅长的是通过编程解决复杂的数学或逻辑题目。
而王宇则不同。他不但啃下了两本网络安全的大学入门课本,还刷了大量国内外名校的网课,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原本在他各个学科中相对弱势的英语水平也有所提升。
毕竟,在网络安全领域,许多领先国家的免费课程资源都相当丰富。
让高松然都觉得是“意外之喜”的是,王宇通过学习,熟悉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口音。
下午的理论考试题目更契合他的学习积累,王宇自觉答得游刃有余。回想起上午两场实践考试的表现,觉得至少可以给自己打80分,而下午这场理论考试更让他信心倍增。
考完试后,他心里踏实不少,觉得通过选拔应该不成问题。
而就在王宇这边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能够顺利完成网络安全选拔考试时,在运夏市的另一个角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