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 分卷阅读233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分卷阅读233

簡繁轉換
作者:linnay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6 22:38:20 来源:源1

老少出门抢修蔬菜大棚,这两位同学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他们也见过父母半夜起床为难产的母牛接生,还因为照顾因难产而虚弱的母牛,一天一夜无法合眼的状况。

至于孙志亮说的全村排队给地里浇水、暴雨来临前抢收麦子,他们都不陌生。

孙志亮是个公子哥不假,或许他只在农村呆了这一个寒假,或许他这辈子只和那老太太一个农民聊过,或许他对于农科院技术员的热情只有三分钟热度……

但孙志亮是真的吃住在农民家里、和农人一起干了几天苦活。他这几天的体验,和城市家庭逛农家乐完全不同。

此时此地的孙志亮,也真心实意地在为自己、自己的父母辈说话。

而他们呢?却只因为孙志亮的公子哥身份,听都不愿意听,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跟着起哄,要把他赶下台。

这和学校里的霸凌小团伙,因为自己的农村出身就对自己言语羞辱,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我的梦想是进入农科院工作。我知道,自己从来不是个好学生,也从来没有做学术研究的能力,但我擅长分辨长相类似的不同种类植物。我愿意利用自己这点微不足道的所谓‘天赋’,当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我的理想是:为了华国农民能够少辛苦1%而奋斗。”

孙志亮的演讲稿,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听到这里,不少同学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少辛苦1%”,听起来有些幼稚,又少得不足挂齿。

出身农村家庭的几个同学却在想:一年一共365天,少辛苦1%,若是能让他们的父母一年多睡三四个好觉,也能让他们脸上少几道皱纹、腰弯得再慢一点……

就连带头起哄让孙志亮这个太子爷“滚下台”的出头者,此时也不说话了。

他想起那位被嘲笑、被排挤,最终却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不得不转学的农家孩子刘重。刚才,跟着他喊“后浪滚下台”的人,有不少也曾对刘同学出言不逊。

反正,跟风嘛。跟风作恶的人,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作恶。

当然,活在这世界上就要接受物种多样性。也有同学听了孙志亮情真意切的演讲,不仅无法共情,还依然对孙志亮所说的一切嗤之以鼻。

“听他说说就得了,现在都是机械化耕种,农忙也就这么几个月而已,哪还有活得那么辛苦的农民?”

张处长不得不承认,她也被孙志亮震撼到了。

这种震撼,不带有任何需要讨好孙校长的意思,而是震撼于他一个富家子弟,眼里依然放得下那些生活得艰苦的人,而不是将自己所享受的资源当成理所当然,用父辈的努力,把苦难者无情地踩在脚下。

以前,张处长自己都考虑过:退休之后,和老公一起搬去乡下,包一亩田,随便种点蔬果,生活惬意又美满,还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但她也从未想过,她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是因为收获对她家而言并不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有的收就收,没得收,她也有足够的积蓄,不需要节衣缩食。

孙志亮演讲的内容与他身份的巨大反差,引发了极大争议和轰动,以至于赵华枫这个“自带流量”的同学上场时,都没有多少人讨论了。

赵华枫的演讲是六人里最简单的,或许也最符合国旗下演讲的八股文结构。

即使她再希望王伟的英雄事迹能被公之于众,赵华枫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演讲并没有过度夸大那篇文章在体育生选拔整改行动中的作用,她只在演讲的末尾简单提了一句——

“投下的一块小石子激起了千层浪,国家重视起了这项议题。接触了黑暗后,我重新看到了希望,也让我看到了文字的力量。”

演讲稿读完,赵华枫忽然觉得缺了些什么。

想起之前顾青丽、孙志亮两人的演讲,她心生感慨,即兴加了一句话,倒是为10班几位同学的演讲做了一段总结陈词。

“三中精神教导我们开阔眼界,追求卓越。愿大家在越走越高的过程中,也能看到脚下的世界,心怀天下,兼济天下。”

讲完这一句,赵华枫很得意。这可不是高老师帮忙润色过的演讲词,而是她即兴编出来的!

刚才,在主席台场边等待上场,顾青丽说她想当一名急救调度员时,台下听众的眼神充满了鄙夷;孙志亮声情并茂地说起他在农民家庭的经历,台下也有不少人不屑一顾,认为事不关己。

这一切,赵华枫何尝看不见呢?

幸亏自己为了调查记者这个职业努力了大半个学期,提升了文学素养,否则,还不一定在短短几秒钟内就想能出这样一段总结陈词呢。

尽管10班的平均成绩在高一年级是当之无愧的倒数,选上来演讲的六位同学也不都是好学生,但是,10班班的国旗下讲话,反倒为全校师生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或许的确有学生,从小立志要造火箭,并一直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但是,当一个年级连着三个班都有同学说,“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某某航天飞船发射的场景让我激动得睡不着,所以我的梦想是造火箭”,并且这些演讲之间的间隔不过一两个星期时,听众就会觉得——太假了!

10班六位代表的理想职业,有刑侦专家、记者这些相对高大上、符合“三中学子平均梦想水平”的,也有训犬师、城市园艺师这类十分冷门、但听起来也听有趣的,更有农业技术员、急救调度员这种,完全不在“三中精英学子标准理想职业列表”里的。

初听,不少人觉得荒诞。10班孩子的愿望,朴实得让人匪夷所思,却因为真实而显得弥足珍贵。

就连在教育理念上与高松然多有分歧的年级组长邵元虎,都不得不承认:10班,在高松然治下,比那些成绩更好的实验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气质。

一种独属于青年人的气质,一种“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热忱。

当然,对生活的热忱,无法以邵老师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更无法变成对学业的热忱。

学业压力,在10班半数同学眼里是不存在的。

寒假作业依然难以上交,惹得林老师上物理课时恨铁不成钢地骂道:“瞧瞧你们,一个个在主席台上能说会道的,出尽了风头,怎么就不好好写作业呢?我布置的物理作业也就一本小册子而已,有那么难吗?”

“有——!”后排的顾凯兴拖长了音,毫无廉耻地答道,又逗得全班哄堂大笑。

第160章

高一下学期的第一项年级活动是英语口语大赛。原本,10班根本没人报名。

不过,在赵华枫的拧头威胁下,英语课代表杨陶璐成了10班的独苗。

高松然也劝杨陶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