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神三群聊:三国 > 第202章:兼容百家

神三群聊:三国 第202章:兼容百家

簡繁轉換
作者:混日子的又一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8 09:46: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司马懿的猜想和设计当中,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完成经济的循环,也能够从多角度,捆绑利益获得者,从而提高阶级稳固度,以及统治者的威严和威慑,加强对下的统治。

可以说,通过这种方法,在短时间之内,使得安息帝国对内的控制,变强许多。

而一个帝国对内的控制一旦上升,其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实力,自然也是强大的。

有了提升过后的实力,自然也能够正面去应对罗马帝国,从而给罗马帝国放血。

当然,使用这种方法也是有上限的,通过这种上限,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安息帝国所能够获取到的力量,从而避免安息帝国脱离他的掌控,彻底独立出来。

毕竟只是为了让安息帝国更好的给罗马帝国放血,可不是让安息帝国彻底活下去。

“所以说这个上限,就是由丝绸来决定的?”徐庶想了想这个计划当中的变量,若有所思的说道。

司马懿自信的点了点头,随即开口说道,“根据藏书塔里面的供需关系一书所说,里面论述了一个非常朴实无华的真理,那就是商品当中,如果没有其他强制或者蒙骗干涉,真实供应大于真实需求,价格自然会下降,靠着最简单,也是最朴实无华的降价,从而获得市场,反之,如果供应小于需求,那么价格就会上升…”

当然,这一套理论也属于自然情况下,没有其他干涉才会出现的现象,现实当中会复杂的多。

诸如什么饥饿营销,广告效应,社会效应,政策效应,从众效应等等,多方面决定了一件商品的供需关系和价格。

而司马懿做的方法,就是最朴实无华的一点,那就是增加商人的数量,增加购买的次数,加从业人员和运输的安全率,从而加大丝绸的输入。

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导致供需增加,那么与之相对的,供需关系也就会逐渐发生变化,甚至有可能出现价格下跌的趋势。

而就是这一点,便是用来制约这一套经济循环的上限,避免超出自己手中掌握的上限。

为了完成这一点计划,前期的铺设,自然堂必不可少。

在葱岭地区,司马懿做的方法,除了加强保证玉门关到葱岭地区的道路安全以外,就是增加丝绸数量的外售。

毕竟有商人要来买,也得有货卖才行,按照他对于安息帝国市场的大致估算,司马懿结合了一下安息帝国贵族人数,然后简单代换一下汉帝国贵族之间的丝绸消耗量,给出了一个大致数量。

随后想了想,还在安息帝国西边的罗马帝国,貌似比安息帝国更强,贵族数量自然会更多,但是上百年来都没有拿下安息帝国,考虑到远征的因素,司马懿直接按照安息帝国两倍的数量来进行计算,然后得出了一个大致结果。

简单的来说,就是准备安息帝国贵族消耗量的三倍,以此作为供需平衡的丝绸数量,而这个数量,就是用来限制安息帝国贸易的上限。

然而这种数量的丝绸,正常的外售和外贸,根本拿不出来那么多。

不过谁让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司马懿,本身背景极为优秀,联系一下蜀地,长安,以及家族当中的人员,协调一部分资金和物资,从蜀中加大购买力度,就能够弥补上这一部份空缺。

甚至为了能够更好的扩展,司马懿更是从自己的家中,拿出了一些质量上等甚至极品的丝绸,以此作为更高端奢侈品的诱惑手段,用来勾引大商人上钩。

毕竟这个世界上。

“《贵族言语》一书当中说过,何为贵族,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如果又贵又对,那就必买无疑,东西能够体现身份和价值,那么这件东西,就充满了诱惑力!”在这一方面,阅读过相关书籍的司马懿,那是自信无比。

放在汉帝国当中,属于上等和极品的丝绸,就算对于一些世家而言,也是一种相对奢侈的奢侈品。

也就是一流世家,才会把这玩意儿,看的相对普通一些,但是这种东西吧,每年的产量都是有限的,所以就算在中原,价格也低不到哪里去。

不说等重于黄金,也相差不多了。

所以在司马懿的内心期望当中,有了这一层身份,物品本身的价值和材料极为优秀,再加上一个极为稀有的特性,如此一来,十倍等重于黄金,想来问题不大。

完全没有想过,真正的极品丝绸,在第一次出现在罗马时,完全做到了等体积的黄金。

以至于以后收到这个信息的卢军,其实在内心当中明白罗马人对于丝绸的追求,都陷入了震惊和无语当中。

要知道,丝绸的体积比,往往能做到一个立方米,不到五十公斤,而一个立方米的黄金,基本上都是十九吨朝上。

也就是说,双方的体积重量比,接近400:1的样子。

只能感慨一句,不愧是贵族,不愧是罗马帝国的贵族,对于丝绸的追求,无愧于打死安息帝国的第一动力。

当然了,上述事情还没发生,司马懿依旧相信自己有着相当强大的把控能力。

除了葱岭地区以外,自然也就是安息帝国当中的布置了。

安息帝国的布置,要相对简单的多,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商人的贸易及路线,自然不用他去插手,毕竟在这一方面,商人只会相信自己的路,尤其是某些所谓的捷径,以及命运垂青的幸运之路。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增加来往商人的人数,以及将一部分老百姓转化成为商人,这可不是简单把钱给老百姓,让他们成为商人那么轻松和简单。

“立竿为信,取信于民;取民之长,纳之为商;贷款于民,收之以税;源远流长,循环不止。”司马懿自信的说出了自己在安息帝国决策的方针。

短短的三十二个字,展现了兼容百家的学派,更能够体现曾经的一个典故,田氏代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