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神三群聊:三国 > 第228章:长久发展

神三群聊:三国 第228章:长久发展

簡繁轉換
作者:混日子的又一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8 09:46: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如此数量庞大的缺口,不是周瑜看不起北方海军,而是他引以为傲的江东水军,都凑不出来这么多优秀的水军将领。

就这种情况下,北方的将领又怎么可能,填补这样的空缺。

如果是陆军将领,周瑜毫不怀疑北方有这样的能力,而且也有这样的实力,但是水军和海军,那完全不是一个体系的好吧。

所以鲁肃所说的缺口,周瑜内心当中也很清楚,士兵的缺口是一方面,将领的缺口也未必轻松。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海军的士兵本就难以训练,更别说海军战将了,那更是希有当中的稀有,可遇而不可求。

不管是甘宁也好,还是太史慈也罢,在周瑜的眼中,目前所展现出来的资质和能力,也只能称得上是合格。

虽说正面应对,靠着彼此之间的绝对实力差距,周瑜确实没有战而胜之的把握,但是双方士兵和军舰相同的情况下,他绝对不可能会输的。

海军作战,船只的优秀与否,所展现出来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军械的差距,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周瑜看来,北方海军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就是用更优秀的战舰,强行抹平技巧上面的差距。

可是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很有效,也很有用,至少看着眼前的这些船只,周瑜还有一些胜利的希望,但是想了想那些停靠在海洋上面的大船,心里面就属实没底了。

尤其是长江制造厂,收到来自北方制造厂的造船图纸,亲眼见证过那种图纸的周瑜,内心当中就更无语了。

要不是知道那一艘战舰还没有被建造出来,他都得在心里面怀疑一下,自己有没有那么重的价值了。

他所率领的水军,真的值得北方人员,开着那种恐怖的战舰来碾压他吗?

前前后后,累计要通过超过三万吨,接近四万吨的特殊合金钢材,再加上船只的其他配备物品,以及人缘生活用品和战争军械以及相关的军械消耗品,总体重量怕是得接近五万吨。

按照这个级别的重量以及所使用的材质,只要温养到位了,绝对不会逊色于帝都的城墙,那玩意儿他拿头来打啊。

常规的军团攻击砍上去,估计连痕迹都没有,光是看着都能够让人感受到绝望。

从这一方面来说,倒也挺庆幸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他们找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一条足以见证辉煌的路。

“走吧,去扶桑!!”压下内心当中的想法,看着周围打打闹闹的众人,周瑜直接开口说道。

而其他人对于这一点,倒也没有反驳,收拾好相关的东西,并将相应的物资放在船上,便沿江而下。

一路顺利的来到长江出海口,和海洋上面的舰队,正式进行汇合,从而踏上了前往北方的航线。

在这一次沿途的航线当中,拥有鲁肃和周瑜二人在内,对于天象的梳理,可以说是十分顺利了。

一路顺风所能够提供的加持,足够让船只以更少的消耗,更快的速度,前往对应的目的地。

而他们首先要前往的地方,正是位于青州的东莱港,需要在那里进行补给,将长时间滞留在海洋上面的消耗补齐,然后才能够出发前往扶桑。

而正是这一次补齐,也让周瑜,孙策和其他的江东将领,看到了停靠于东莱港以北的军事港口船只,那种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庞大规模,足以证明这个地方的战争力量。

而正是这种数量庞大的船只,才见证着北方海军真正的底蕴。

可以没人,但不能没装备。

所有训练完的士兵,在训练完成的那一刻,就拥有一只对应的装备和船只,这才是海军的理念。

当然,也因为数量庞大到这个规模,后续的海军船只建造,其实也减少了很多,造船厂里面的军用订单,也跟着减少了许多。

所以相比于盲目扩张时候的繁忙,现在的造船厂,才更像是一个正常的造船厂。

多余的技术人员,一部分被抽到了南方造船厂当中,另外一部分,则被分配到了相关的技术学院当中,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人员,被各个世家的人挖走了。

尤其是江东世家,在这一方面,更是出大力,高薪聘请和高薪挖人,从而完善自己的造船工业人员。

对于这种行为,公孙家族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是给同僚们一个机会了。

主要也是本来十年的军用订单,两三年就干完了,现在自然就进入了萎缩期,只能靠着民用订单来保证建造厂的存在。

当然军用订单也不是没有,只不过这个订单的数量,属于事后追加,避免人员过度流失的。

公孙家族虽然不懂这一点,但也没有多想,政府让养着,那就养着呗,公孙家又不缺这么一点钱,而且海军是真有钱。

除了军用船只以外,民用船只的规模,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远远超越了军用船只的规模,并且逐渐扩大。

甚至伴随着国家理念上的统一,民用船只的订单,呈现爆发式的增长,都排到十几年后了。

有了上一次疯狂扩产,最后差点尾大不掉教训的公孙家族,在这一次的扩产过程当中,就保持了相对的理性。

毕竟还要保证建造厂工人的长时间生存,不能竭泽而渔,所以选择了自我限制产能,从而延长工作时间等等…

反正这些订单,大多数都是世家的,不着急,一点儿都不着急,至于寻常老百姓当中的民用订单,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大的船,生产自然会快很多,交付也会提前很多,很正常吧?

而各大世家对于这一点,都表示了充分的理解,然后咬牙切齿的付了定金,静静的等待着。

供需关系的表现,更是展现的十分透明,公孙家族一点都不慌。

以前政治上,单纯处于下风,根本就说不过,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家中顶梁柱公孙瓒站出来,就足够让绝大多数世家知难而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