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清河崔氏投拓跋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清河崔氏投拓跋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22:32: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拓跋珪的脸色一变,转而看向了贺兰敏:“咦,爱妃,你去哪里了?这些天部落里都不见你人,我正到处找你呢。”

贺兰敏微微一笑:“燕军压境,绍儿前一阵给外婆接回贺兰部了,我有点不放心,于是就回贺兰部要把绍儿给接回来,没想到半路之上遇到了燕军来袭,我扔下随从,一路奔回,就是想向大王您报信。还好,上天庇护,您可终于挡住了燕军。”

拓跋珪勾了勾嘴角:“去贺兰部的话,应该是走五原渡口,为何会走这漠松渡口呢?”

贺兰敏的神色平静:“因为我发现有一支燕军的轻骑,不过几千骑,从贺兰部和候莫陈部之间穿过,直向北而来,与之前的其他燕军部队一路攻破各部,缴获战利品的战法完全不同,我知道大王的军队分散在河套各地,安抚部落,追杀刘勃勃,河岸一带空虚,尤其是在北边的河曲之处,并没有有力部队镇守,所以我一路跟随而来,并且不停地发信号给大王,难道您没有收到吗?”

拓跋珪摇了摇头:“我今天很早就出来了,不在大营之中,大约是跟你的信鹰错过了吧,又或者,燕军也发现了你在报信,将之拦截。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挡住了慕容麟的这次偷袭,值得庆贺,下面,还要麻烦你继续辛苦一下,向长生天祈祷,一来是感谢这次天神相助,二来是希望天神继续保佑我们大魏,这个冬天,不要那么寒冷,千万不要让黄河结冰。”

贺兰敏笑道:“大王是担心这河面结冰,慕容家的骑兵直接踏冰过河啊。”

拓跋珪使了个眼色,叫周围的随从们退下,然后看着贺兰敏的眼睛,叹了口气:“是啊,燕军毕竟是横行天下的劲旅,这次出动的甲骑俱装又有三万以上,可谓倾国之兵而出,就是要灭我大魏,大概是慕容垂也已年过七旬,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要在有生之年,把我灭掉,不使我成为他子孙的后患。要不是这次上天眷顾,慕容垂回邺城之后就重病缠身,只怕我这次真的危险了。”

贺兰敏微微一笑:“可是大王有上天的保佑,慕容垂还真就是病了,虽然他派了慕容德这个弟弟来作为副帅代管全军,可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他的那些儿子们也只是表面恭顺,实际上各行其事,这次真正突袭的也只有慕容麟这一路,只要挡住了他,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了。”

拓跋珪点了点头:“很好,爱妃辛苦了,你回去准备一下后面的祭祀之事吧,我在这里继续巡视一阵。晚上回营后找你。来人,送王妃回营。”

当一队骑兵们护着着贺兰敏,远远地消失在地平线时,拓跋珪的眼神渐渐地变得阴冷,一个汉人文士打扮的人,儒衫纶巾,在这草原上格外地显眼,他四十多岁,面相儒雅,皮肤白净,骑到了拓跋珪的身边,以汉人的礼仪拱手道:“大王,召唤臣前来,有何吩咐?”

拓跋珪看着这人,微微一笑:“崔先生,我的爱妃刚才说的可是实话?”

这个崔先生勾了勾嘴角:“贺兰王妃确实去了河东,但她并没有放回信鹰,那些信鹰,是在慕容麟在渡河时她才放过来的,大营之中应该也不会有人留意这些信鹰何时飞回,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话,她应该是一直跟慕容麟在一起,而燕军能绕开贺兰部,如果没有王妃相助,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拓跋珪闭上了眼睛,嘴角抽了抽:“贺兰,贺兰,你为什么要背叛我?这些年来,除了那一晚,难道我可有负过你一次?”

崔先生面无表情地骑在马上,一言不发,直到拓跋珪睁开了眼睛,看着他:“崔先生,今天你对我说的话,半个字也不得外泄,不然后果如何,你懂的。”

崔先生微微一笑:“我崔宏既然向大王效忠,就会遵守大魏的规章制度,这一点,自从第一天答应做您的眼睛和耳朵,就已经决定了。”

拓跋珪满意地点了点头:“自从刘裕走后,我的情报系统只有依靠先生了,上次若不是崔先生来告诉我,我也无法想象到,范阳卢家居然在河北还有这样大的力量,可以组织一支军队。可是,我一直弄不明白的一件事是,你们清河崔氏,也同样是汉人的高等世家,之前那么多胡人政权先后建国,包括那慕容氏大燕也曾经雄居河北,但你们崔家从来不愿主动出仕,为何这一次,崔先生肯主动来投呢?”

这个崔先生崔宏,正是清河崔氏的嫡流传人,曹魏时的司空崔林的六世孙,从小就给称为冀州神童,以才学名震天下,其父祖都被后赵,前燕所征,当过中小官员,而他本人则不愿意出来当官,即使是慕容垂听过他的才名,请他出来当过一阵子的官员,也最后辞官而去,却是在上次卢循进犯邺城时,他主动秘密地来向拓跋珪告密,再让拓跋珪转告慕容垂,从而设下了圈套,将卢氏的河北人马一网打尽,从此拓跋珪就任命崔宏为自己的情报组织首领,专行这些机密信息之事。

崔宏微微一笑:“我们汉人有句老话,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君主英明,我们才会出仕,留名于青史,如果君主昏暴,我们这些世家子弟则会辞官归隐,静待天下之变。当年我家祖先世代侍奉曹魏,荣华富贵,自不待言,而司马氏篡魏立晋,本来司马氏与我们崔氏,卢氏一样都是河北大族,自己上位之后,却对同为河北世家的我们多所打压,加上当时我家祖先早早看出胡人内迁,尾大不掉,日久必乱,而司马氏分封诸王,拥兵自重,实为乱国之道,于是遗训我们崔氏子孙要隐忍待机,等天下出现明主之时,前往投之。”

拓跋珪笑道:“那你们为何不象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一样,南投东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