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二千二百一十一章 武夫为官斗地主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二百一十一章 武夫为官斗地主

簡繁轉換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22:32: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 !

当所有人都离开了军帐,只剩下刘裕和朱龄石,就连原来持在刘钟手中的那枚天子节杖,也放在了刘裕身后的一个特制木架之上,刘裕看着在自己身前垂手恭立的朱龄石,微微一笑:“好了,龄石,坐吧,现在并非军议,我有些私下的话要跟你说。”

朱龄石笑了起来,盘膝坐下:“师父又对徒儿有什么教诲和指示了吗?”

刘裕点了点头:“你可知为何这回不让你留在军中,而是加一个将军的军衔,去做那武康县令?”

朱龄石沉吟了一下,说道:“武康是吴兴郡,也是吴地八郡里有名的大县,沈家兄弟,就是出自吴兴武康,他们这回在老家杀了人,虽然师父让他们以军功和爵位抵了罪,还把沈渊子赶出军中回家,但可能当地人还会觉得有些偏袒沈家,而且沈氏五虎一向是当地豪强,门下庄客也多是以前妖贼出身,师父是要我过去处理此事之后的影响吗?”

刘裕摇了摇头:“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沈家当年投靠天师道,是因为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想建立自己的军队,打着土断的名义要夺这些吴地土豪的田地,所以他们才一时糊涂,加入妖贼,后面手上的血债累累,无法回头,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满门抄斩的可怕结局,要不是我庇护了沈氏兄弟,只怕他们这一族就会给彻底消灭了,就象京口的刁家一样。”

朱龄石笑了起来:“可是师父没有消灭他们,甚至顶着当时司马元显和刘牢之的压力保下了他们,是看中了吴地的土地和人力,要收复这些土豪之心吗?”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其实我一直都有这个计划,大晋最好的土地,最多的粮产之地就在吴地八郡,百年来,一直被高门世家所控制,如果出军队,壮士,可以从京口和江北六郡出,但是钱粮衣帛,那就非吴地不可了。现在吴地多年战乱,百废待兴,以前的高门世家被驱逐了很多,导致沈家这样的当地豪强上位,这些人有些如沈家兄弟一样戴罪立功,从军北府,变成我们的人,但更多的,则是趁机当起了地头蛇,横行不法,朝廷没有足够的军力和借口去铲除消灭他们,所以,我需要打一些典型,立起威严,确定新的规矩和秩序,以后无论是高门世家还是吴地土豪,都必须以国家为重,不可再损国肥私,横行不法!”

朱龄石的眉头微微一皱:“这种事情,让沈家兄弟去做,是不是更好点,我要去武康,万一…………”

刘裕叹了口气:“就是因为他们在当地本就很有势力了,所以才不能让他们再去。不然的话,走了高门世家,却又来了吴地土豪,这一代也许他们会念着恩情听我的,我如果不掌权了,那他们的儿子,孙子还会继续忠于国家吗?在地方上,绝不能再形成这种让当地百姓只知有他,不知有国的土皇帝,这就是我要你去武康的原因。”

朱龄石咬了咬牙:“可我是军人,不是文吏啊,要是真的下手狠了,跟沈家起了冲突,以后在军中,还如何共事?”

刘裕点了点头:“这就是我把沈渊子赶出军中,回老家的原因,他们五兄弟都在军中,家中无人主事,一些远房叔伯难免会借他们的旗号做些不法之事,经过这次的处理,沈渊子至少会亲自约束家人和部曲,不再犯事,你过去之后,除了带两百旧部上任外,也可以跟沈渊子协调,稍后我会给你一道令牌,紧急时刻,你可以调用沈家的人,去铲除别的横行不法的家族。”

朱龄石笑了起来:“原来师父早就计划好了,我说呢,前日里那原来在京口的几百名旧部,你否决了他们从军的申请,原来是要留给我带去武康啊。虽然说我是不相信师父会对以前这些楚军旧部另眼相看的,但架不住他们自己会胡思乱想啊。”

刘裕点了点头:“这两天我最烦神的事情,除了沈家兄弟这事外,就是这些投降的荆州,西府,以及吴地民团的处置方式。尤其是荆州兵,我倒不是要对他们加以歧视,只是朝廷现在百废待兴,又没到收今年粮草的时候,现在军粮不足,又要拿出一部分去安抚各地百姓,所以实在无法让他们成编制地再保留。”

“如果现在解散他们回家,那荆州军士可能会给桓玄重新征召,更不可行。北府军士们这回立了功,得了爵,按朝廷的法令,可以入建康谋生,但荆州军士和西府军降军,则毕竟是败军,没有功劳,也走不了这条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成为你,还有镇恶这些上任各地县令的北府旧将的部下,不占用朝廷的官军名额,以你们的部曲名义出现。你到了武康,可以以征集粮草,上贡朝廷的名义,暂时用一些府库的存粮,来养活这些人。”

朱龄石讶道:“难道这些粮草不运到建康和这里的北府大营吗?”

刘裕微微一笑:“我会给你的部下们一个辎重营辅兵的额外编制,他们是你的部曲,也算是编外的官军,所以这些粮草,用于他们的身上,也合乎法制。不带正规军过去,是为了免得落人口实,让吴地百姓们以为我们跟桓玄之流一样,是来巧取豪夺的。实际上,除了正规纳税的粮草和绢帛外,你不可以多征一粒米,一寸布,不然的话,就算你是有功在身的我的徒弟,我也绝不会饶你。”

朱龄石正色道:“谨遵师父的教诲,徒儿以后还要一辈子跟着师父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呢,怎么能在这种小地方,在这些小事上栽跟头?北府军夺取政权,是大晋百年来的第一次,这新规则的制订和维护,需要我们每个北府军人的以身作则,身为您的徒儿,我更是不能给您丢脸哪。”

刘裕点了点头,站起身,拍了拍朱龄石的肩膀:“去吧,不要让我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